全名为《城子崖山东历城县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总编辑李济(参见《西阴村的史前遗存》条),执笔者傅斯年、李济、董作宾、梁思永等七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全名为《城子崖山东历城县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总编辑李济(参见《西阴村的史前遗存》条),执笔者傅斯年、李济、董作宾、梁思永等七
全名为《城子崖——山东历城县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总编辑李济(参见《西阴村的史前遗存》条),执笔者傅斯年、李济、董作宾、梁思永等七人。成书于一九三四年。
城子崖遗址现属章丘县。一九二八年发现。当时考古界流行观点为“仰韶文化西来说”,为寻找所谓彩陶文化区以外的中国固有史前文化和探讨殷墟文化之源,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于一九三○、一九三一年两次发掘该遗址。《城子崖》为发掘成果之报告。
《城子崖》一书正文七章,前有傅斯年、李济作书序二则,附录董作宾古代历史沿革的考据一文,全书图版五十二版,插图十幅,表二十,全文英译附其后。
《城子崖》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发掘城子崖遗址的原因和目的;发掘过程;遗址的地理环境及风土;遗址文化堆积情况。将七个发掘区的文化堆积总括为上、下两个文化层;遗迹和遗物个论。发掘所获遗物有陶器、石器、骨角蚌器、金属器以及动物遗骸等。报告分门别类介绍了各种遗物后,还就其中部分遗物的出土层位和形制变化情况做了归纳分析,指出城子崖下文化层的陶器
以黑光亮的磨光黑陶为代表,同时伴出黄陶。上层文化以形制粗略简陋的灰陶器为特征。黑陶期的下文化层内发现一座城垣,南北长四百五十米,东西宽三百九十米,大致为方形,墙体的营建方式是在基槽或壕沟内填土,夹板夯筑起墙。夯层厚0.12—0.15米,夯窝呈梅花状,窝的直径三——四厘米,墙体基部厚约十米,随每层夯土向内收三厘米,但原有高度已不可寻。城墙的部分地段建筑在黑陶期文化遗存之上,故其建筑时代在黑陶期居民在遗址上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些地段的墙体用两种土建筑,灰土在外,黄土在内,界限分明,是知城墙分两次建成。属上层文化的遗迹主要有陶窑六座。关于两个文化层的年代,报告根据稍早在河南安阳后冈发现的 “三迭层”关系认为,黑陶期的下文化层早于殷墟文化而晚于仰韶文化,出土的卜骨等遗物表明城子崖下层文化和殷墟文化有密切关系。城子崖上层文化出土铜器和陶文等,已经进入青铜时代,可能是古谭国文化。
城子崖遗址的发掘和《城子崖》报告的出版使学术界第一次比较全面地了解到除仰韶文化之外,还存在过一个以黑陶为特征的文化,这个文化不久被正式命名为“龙山文化”,其年代晚于仰韶文化,是中国上古文化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从而不仅开拓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地域和时间范围,也使学术界首次获得有关中国史前文化的构成、与殷墟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全新认识,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限于当时的水平,报告对遗址的文化分期较粗并有若干不准确之处,黑陶期的城垣也有些疑问,但总体并无太大失误,仍是今天研究龙山文化的经典著作。
本书有中国科学公司一九三四年刊印本。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