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笔记。十卷。唐封演撰。书成于唐贞元十六年(800年)。 封演,字号与生卒年及籍贯不详。事迹不见于正史。天宝末年进士。先为薛嵩僚属,后又改入田承嗣幕府,官至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兼御史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史料笔记。十卷。唐封演撰。书成于唐贞元十六年(800年)。 封演,字号与生卒年及籍贯不详。事迹不见于正史。天宝末年进士。先为薛嵩僚属,后又改入田承嗣幕府,官至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兼御史
史料笔记。十卷。唐封演撰。书成于唐贞元十六年(800年)。
封演,字号与生卒年及籍贯不详。事迹不见于正史。天宝末年进士。先为薛嵩僚属,后又改入田承嗣幕府,官至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后田承嗣的侄子田悦代田承嗣为节度使,在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十一月称魏王。封演被封为司刑侍郎。其平生著作有《古今年号录》一卷、《钱谱》一卷、《元正占书》一卷,以及《封氏闻见记》五卷。但只有《封氏闻见记》流传至今,其余皆亡佚不存。
《封氏闻见记》在《唐书·艺文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皆有著录,并称此书为五卷。今传本《封氏闻见记》分为十卷,但书中内容却仍有缺佚。《封氏闻见记》记事以类相从,采用标题立目的体例。每目之下叙事若干,间有论述之文或另加按语,首尾完具,颇似一篇言简意赅的小论文。全书共有一百零一目,其中今传本有九目无正文,后人依据《唐语林》、《全唐文》和《南部新书》所引之文而补出六目之文,现仍有三目正文缺佚。
今传本《封氏闻见记》共有十卷。第一卷分别论述道、儒二教的历史。第二卷记载文学、典籍、石经、声韵的有关史事,论述颇为翔实可信。第三卷详尽地论述唐朝贡举、制举等选官用人制度;并且概述了御使权势重弱的变迁,以及方镇节度使加御史大夫衔后而地方权重,和方镇幕府成为游宦之士升迁的要津等史事。第四卷和第五卷,记述朝廷典章、制度、仪法及各规定与掌故。第六卷杂述生活、游戏,以及葬、祭诸事。其中多有对于各种风俗习惯的考证和辨别。第七卷和第八卷,论述各地所特有的自然景观与异物,以及考证历史名城、遗迹,和对古迹、古物与古传说的辨别。第九卷和第十卷,记载唐朝人物的事迹。第九卷专述唐朝士大夫的嘉言善行。共有十八种名目,分类论述。其内容都是可供垂教的人品德操之事。第十卷共有十八个名目,从各种不同的方面记述唐朝人物的轶事。其内容多为可以存训戒之事。
《封氏闻见记》是记载唐代史事和制度的重要文献,它在史学上具有非常重大的贡献。《封氏闻见记》非常翔实地记载了许多唐代的典章、制度、故事和各种史事,丰富了唐代史史料。其中有许多记载可以弥补正史之缺无。如第二卷《声韵》之中,记载了《唐韵》是由许敬宗在陆法言《切韵》的基础上进一步改编而成。这是它书所无而此书独载的珍贵史料。再如颜真卿《韵海镜源》世无传本。此书中详记其体例,由此可知元人阴时夫的《韵府群玉》实源出于《韵海镜源》,并知明《永乐大典》列篆隶诸体于字下的形式是取自《韵海镜源》的体式。而且,它也是辨驳所谓颜真卿之书“取句首字,不取句末字”的有力证据。又如第七卷《月中桂》中,记“桂子月中落”一联为宋之问《台洲诗》句,足证计有功《唐诗纪事》中所谓骆宾王为僧之妄。书中有些论述则又能阐发前代重要的发明。如第二卷《文字》中,论隶书不始于程邈,援引《水经注》为证,认为隶书早在春秋之时就已产生,只是程邈因观其省易,故修改而献,非程邈所独创。其见解颇近事实。此外,其它如《金鸡》、《露布》《卤簿》、《官衔》、《石志》、《碑碣》、《羊虎》、《拔河》诸文,所论述源委都很详明,是研究历史及各科专门史事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封演的治学态度严谨,不盲目迷信古迹,书中列有多目,对此辨证甚明。如第八卷《历山》文中,辨齐州历山不是舜所曾居之处。只因地名历城,遂与舜耕历山之说相涉而致误。再如《朱山》文中,说朱山应名为州山,非缘仙人朱仲所居,而是因为这山的西北即是春秋时的州国故城。又如《羑里城》文中,辨明河南汤阴县北的羑里城不是纣囚文王之所。它只是古人因依立冢以为保固的实心土堡而已。并且借用汤阴张县尉所云“此是郭令公围相州时所筑”之语,证明传说非是。《文宣王庙树》文中,以唐广德年间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河南途中,过谒文宣王庙中的所见所闻,说明许多传说都源出于无知之人的胡说妄造,以讹传讹,以致出现了许多假古迹。另外,封演对于古物也持有审慎的态度。如第八卷中《孟尝镬》文中,也表现出他不盲目迷信传闻的严谨学风。由此,也可见《封氏闻见记》书中所记载的大量唐代历史、朝廷典章制度和朝野人物轶事,同样具有非常可信的史料价值。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此书时说:“唐人小说多涉荒怪,此书独语必征实”。清人卢见曾在此书序中也说此书“考据该洽,论辨详明,乃说部之佳者”。所以,《封氏闻见记》是唐人笔记之中,比较好的一部,它对于研究唐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封氏闻见记》的传抄本有天一阁藏明抄本、莫郘亭藏旧抄本、凌绂曾藏抄本、《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今有影印)、天津周氏藏抄本。《封氏闻见记》的校本有海源阁藏朱邦衡校蒋氏本、陆心源校本、缪荃孙云轮阁藏校本、王国维校本。刻本有雅雨堂刻本、江都秦黉刻本、《学海类编》本、封氏家刻本、《指海续刻》本。一九三三年又出版了赵贞信的《封氏闻见记校证》。此本是以雅雨堂本为底本,参校以上各本,并参考了大量的史书、史籍,且补出了传本所缺六目的正文。此本的最大特点是:此一本之中,包容了各本的内容,不同之处,皆校注于下,并附录了大量相关的史料,极利于研究与参考之用。一九五七年,中华书局又出版了赵贞信在《封氏闻见记校证》本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并删繁就简、取精去粗,成为一部内容充实而份量又不太大的《封氏闻见记》的校注本,名为《封氏闻见记校注》。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