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蒙古地区方志。十六卷。清张穆撰。成书于咸丰九年(1859年)。 张穆,初名瀛暹,字诵风、蓬仙,一字石州,又署石舟、硕州,别署季翘、㐆斋,晚年号清阳亭长。生于嘉庆十年(1805年),卒于道光二十九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清蒙古地区方志。十六卷。清张穆撰。成书于咸丰九年(1859年)。 张穆,初名瀛暹,字诵风、蓬仙,一字石州,又署石舟、硕州,别署季翘、㐆斋,晚年号清阳亭长。生于嘉庆十年(1805年),卒于道光二十九
清蒙古地区方志。十六卷。清张穆撰。成书于咸丰九年(1859年)。
张穆,初名瀛暹,字诵风、蓬仙,一字石州,又署石舟、硕州,别署季翘、㐆斋,晚年号清阳亭长。生于嘉庆十年(1805年),卒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山西平定人。道光十九年乡试,因与监试官员发生冲突退场,遂绝意仕进,专心治学,著有《顾亭林年谱》、《俄罗斯事补辑》、《元裔表》、《外藩碑目》、《㐆斋笺记》等,并曾校勘《元朝秘史》、《长春真人西游记》、《元圣武亲征录》、《西域释地》、《藩部要略》等。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张穆感于边患日深,认为蒙古舆地系中国边塞,其部族强弱关系中国兴衰,须有专书记载,于是广集资料,进行编纂,屡易其稿,未竟而卒,后由其友何秋涛校订,并排比补辑末四卷,至同治四年(1865年)刊刻问世。是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蒙古地志。
该书根据蒙古族以畜牧为主、不常厥居的特点,“因其部落而分纪之”,前六卷记内蒙古(包括哲里、卓索图、昭乌达、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伊克昭六盟二十四部)、后十卷记外蒙古(依次是喀尔喀蒙古四部四卷、额鲁特蒙古三卷、额鲁特蒙古新旧土尔扈特部三卷),运用史志体,并采取自撰自注的编纂方法,正文用笔简练,大致以各盟的旗为单位,叙述蒙古各部落建置沿革、王公系谱事迹、游牧所在道里四至、会盟贡道等;注文则广征博引,凡文物史迹、山川水道、历史掌故、地形气候等均详细介绍,综合考察各部历史地理和人文状况,既突出主题,又兼顾方方面面,扩大了史志体裁的记事范围。
该书始终贯彻经世致用的宗旨,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倾向。它特别强调边疆地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记疆域四至,首先点明蒙古各部与京师的距离,叙历史沿革,重点介绍清入关后蒙古各部落首领接受清朝封爵功勋的情况,并涉及经济、军事和婚姻等关系;它重视边防,博引史籍,详记蒙古各部山川城堡、地形险要、驻军城镇及边地卡伦屯兵地点等;它还重视蒙古农牧业经济发展,细述蒙古各部牧区水道泉源流向、土地肥瘠、水草分布等自然经济条件。全书叙事缀古通今,既陈古史,复论今事,记述了秦汉以来蒙古各部的沿革变迁,又以明清为主,现实性强。时人誉为“读史者得实事求是之资,临政者收经世致用之益”,当不为过。由于此书结构详而有体,征引赡而不秽,考证精而不浮、确而有据,为近代边疆史地代表作之一,足补辽、金、元三史之阙,因此备受国内外学者推崇,并被译为多种文字流传于世。
主要版本有:清同治四年(1865年)刻本,同治七年(1867年)祈嶲藻刻本;光绪十七年(1891年)杭州王锡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铅印本;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灵石杨氏连筠簃巾箱本、上海埽叶山房石印本;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石印本,收入《皇朝藩局舆地丛书》;民国十七年(1928年)长沙商务印书馆铅印本,收入《国学基本丛书》;一九六五年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收入李毓澍主编《中国边疆丛书》(一)。译本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俄译本,一九一七年须田嘉桔日文初译本及一九三九年改译本。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