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四十卷。明刘宗周撰。有清道光四年(1824年)刊本。 刘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因讲学于山阴县北蕺山,故称蕺山先生。生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卒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浙江山阴(绍兴)人。万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文集。四十卷。明刘宗周撰。有清道光四年(1824年)刊本。 刘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因讲学于山阴县北蕺山,故称蕺山先生。生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卒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浙江山阴(绍兴)人。万
文集。四十卷。明刘宗周撰。有清道光四年(1824年)刊本。
刘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因讲学于山阴县北蕺山,故称蕺山先生。生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卒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浙江山阴(绍兴)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左都御史,因同东林党人一起指陈时政,斥责魏党,而三次革职。南明亡后,绝食而卒。曾筑证人书院,弟子众多,其中殉明而载于《明史》者五人,如祁彪佳等,又有后成为著名学者的黄宗羲、叶庭秀、陈确、张履祥、恽日初、陆世仪等。学术上早年兼宗程朱陆王,后自立。
《刘子全书》由其学生董玚所编,卷首有黄宗羲《序》和董玚《抄述》。含语类十三卷、文编十四卷、经术十一卷、附行状、年谱各一卷。
宗周反对朱熹理在气先说,以为气是万物之根本,万事万物皆由气之变化产生,即所谓“太极之妙,生生不息而已矣,生阳生阴而生水火金土而生万物,皆一气自然之变化。”(《圣学宗要》)关于道与器,以为抽象的道依赖于具体的器生,即“盈天地间凡道理皆从形器而生,绝不是理生气。”(《答刘乾所》),离开了器,便无法见道,同时,两者又无法说谁上谁下,谁先谁后。推而至人伦,“仁义礼智”只属“无形之名,必然依赖于有形而生,只有有父子,而后才可能有仁之名,只有有君臣,而后才有义之名,等。
刘宗周对王阳明良知说也不赞同,其中一些文章谈及。如《重刻王阳明<传习录>序》云其使“高者玄虚,卑者诞妄”,于《大学古记义约》中云:“文成(王阳明)云:‘闻见非知,良知为知;践履非行,致良知为行。……’然须知良知之知,正是不废闻见,致良知之行,正是不废践履。”从而提出了闻见重要性的观点。进而,他对张载、王阳明所倡导的“德性之知”之先验性表示不满,先是反对将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分离开来,再论人的睿知源于与闻见有关的经验,又说那些闭耳绝聪的禅定方式的无助于世,即“旦人自朝至夕,终无睹闻不著时,即后世学者一种瞑目杜聪工夫,亦是禅门流弊,圣学原无此教法。”(《学言》)但又在另外的地方谈到格物是自求本心,道也在于反求。
许多地方谈到心性。将气称为是形而下者,将性称为是形而上者,而性即气,气即性,这就像道与器的关系。同时,所谓的人性也不是过去的儒者所说的道德内容,而首先是人的生理机能。进而否定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对立,以为“性只是气质之性,而义理之性者,气质之所以为性也。”(《会录》),按此推理,也“道心”与“人心”不可隔裂,“离却人心,别无道心。” (同上)又说“心只有人心,而道心者,人之所以为心也。”(同上)以此看欲与理的关系,也“欲与天理只是一个,从凝处看欲,从化处看理。” (《学言》)关于人性的差异,归之于“习”,如“人生之初,固不甚相远矣,孩而笑咈而啼,饥喝嗜欲有同然也,及夫习于齐而齐,习于楚而楚,始有或相迳庭者矣。”(《原学》)
集中的另些文章谈当时社会与政治,如《预矢责难疏》中言朝廷的税赋,《遵旨回奏疏》与朱由检论民生,《祈天永命疏》请求皇上的“仁政”,其他的如《劾魏忠贤》中指斥阉党,《讨“贼”檄》则攻击农民起义,《三申皇极之要疏》论明世教,等等,都体现了刘氏对政治的热切关怀。还有一些传、书、志等反映了他的生平经历。
该书有清道光四年(1824年)杜春生刻本,道光十五年(1835年)刻本,和《四库全书》本。清人沈复粲续编《刘子全书遗编》二十四卷,有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刊本。刘氏著作此外又有恽日初所辑《刘子节要》,张履祥辑《刘子粹言》等。日人桑原忱于孝明天皇文久癸亥年(清同治二年,1863年)辑成《刘蕺山文粹》,由大阪博劳町刊行。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