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论》是中医血证专著。清唐宗海著,成书于光绪十年(1884),主要版本有光绪十年(1884)刻本;光绪十六年(1889)刻本(附《医学一见能》);上海大达图书局 《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 上海人民出版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血证论》是中医血证专著。清唐宗海著,成书于光绪十年(1884),主要版本有光绪十年(1884)刻本;光绪十六年(1889)刻本(附《医学一见能》);上海大达图书局 《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 上海人民出版
《血证论》是中医血证专著。清唐宗海著,成书于光绪十年(1884),主要版本有光绪十年(1884)刻本;光绪十六年(1889)刻本(附《医学一见能》);上海大达图书局 《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排印本等。
唐宗海(1847—1897),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清末中医学家。光绪乙丑(1889)进士,授礼部主事。少时学文,因父多病而留心医学,对气血学说颇为重视。由于血证自古绝少名论,故从《内经》、《难经》及仲景之书中探求有关论述,结合个人经验进行阐发,“将失血之证精蕴奥义一一发明,或伸古人所欲言,或补前贤所未备,务求理足方效,不为影响之谈”,著成中医史上第一部血证专著《血证论》。清朝末年,西方医学大量输入我国,时人反响不一。唐氏是从维护中医的愿望出发,首次明确提出“中西汇通”的医家。其著书立说,常从中西汇通的角度论述问题,是中西医汇通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初名 《中西医刊》)、《本草问答》、《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后来唐氏将此四书与 《血证论》合刊为《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此外,尚有《医易通说》、《六经方证中西通解》 等著作。
本书8卷,约13万字。前有自叙。卷1为总论,首述阴阳水火气血、男女异同、脏腑病机、脉证生死、用药宜忌; 卷2—5分论血上干 (吐血、呕血、咯血、鼻衄、齿衄等14条)、血外渗 (汗血、血箭、跌打出血等)、血下泄(便血、尿血、经血、崩漏、产血等)、血中瘀 (瘀血、蓄血、血臌、经闭等)总计32条; 卷6为失血兼见诸证,备举与失血有关之证,共40证;卷7—8为方解,共编列本书引用古今方201首,间议诸方适应的病机及方义,以备查检。
本书系统论述血证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要点,阐发了许多新的见解。其发明处,多证诸经验,且引申古义,旁参西法,分门别类,以便应用。其学术思想主要有:1. 气血水火互相维系、互相资生的生理观念:人身不外阴阳水火,水即化气,火即化血,而气与血,水与火更互根依存。况且运血者即是气,守气者即是血,气为阳,气盛即为火盛,血为阴,血虚即是水虚。水火气血存在形式虽是不同,但属于同 一整体的两个方面,合则为一,分则为二,互资共生。就五脏与气血关系而言,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而上主于肺,脾胃居中州,间运上下,在人体气血水火的生化及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中有重要作用,故治血必兼顾脾胃。2. 血病治气的治疗思想: 气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所谓“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 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本书基于这种认识,详析了各种血证的病机,并主张以调气和气为主要原则,以和法为治血第一良法。调和气血具体的方法又分为调气 (包括降逆气,泻实火)、补气(包括补虚、升陷)两方面。3. 止血复正的四大法则:围绕止血复正的总则,本书对出血证,具体地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步治法,前后兼顾,互相呼应。以止血言,用药往往兼顾到消瘀,而消瘀实寓宁血之功。以祛瘀言,它既可消除或减少重复出血的危险,又能免罹损证的后患,其中也蕴有止血和补血的含义。另外,本书在血证选方议药方面也有独到见解。
《血证论》是研究血证的重要文献。他 “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内经》的脏腑、经络、脏腑学说以及东垣脾胃无气升降理论、朱丹溪重视阴血的观点、王清任活血化瘀方药等,都不同程度地渗入了他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中。本书问世百年以来,翻印达十余次,流传甚广,影响很大,丰富和发展了祖国医学的血证论治。近几十年来本书也多次排印出版,对活血化瘀理论与临床的研究,有一定影响。今人裴正学等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本书作了评释。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