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拾遗》是中药学著作。清赵学敏撰,成于1765年,刊于1864年。为拾李时珍《本草纲目》之遗余而作,故名。《清史稿艺文志》载: 本草纲目拾遗,十卷。赵学敏撰。清代 《八千卷楼书目》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本草纲目拾遗》是中药学著作。清赵学敏撰,成于1765年,刊于1864年。为拾李时珍《本草纲目》之遗余而作,故名。《清史稿艺文志》载: 本草纲目拾遗,十卷。赵学敏撰。清代 《八千卷楼书目》
《本草纲目拾遗》是中药学著作。清赵学敏撰,成于1765年,刊于1864年。为拾李时珍《本草纲目》之遗余而作,故名。《清史稿·艺文志》载: “本草纲目拾遗,十卷。赵学敏撰。”清代 《八千卷楼书目》、《竹崦庵传钞书目》、《鉴止水斋藏书目》等均录“本草纲目拾遗,十卷。赵学敏撰。”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同治三年甲子(1864)刻本,清同治十年辛未(1871)钱塘张氏吉心堂刊本,清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合肥张氏味古斋重校刊本,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横排版。
赵学敏(约1719—1805),字恕轩,号依吉,清著名药学家。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学敏与其弟学楷皆承父命学医,名其堂曰“利济”。自幼好博览,凡星历、医术、药物等书,无不潜心研究,积得成帙,汇近千卷。又亲手植药,详察形性。著有 《串雅》、《本草纲目拾遗》二书,刊刻行世。另有《医林集腋》、《养素园传信方》、《祝由录验》、《囊露集》、《本草话》、《花药小名录》、《升降秘要》、《摄生闲览》、《奇药备考》等10书,总名之曰 《利济十二种》,惜大多散佚。
《本草纲目拾遗》 10卷,卷首列有序例和正误。“正误”项下纠正《本草纲目》错误34条。各卷分论正品药716种、附品药205种,总计921种。卷1为水部,论药24种;卷2为火部、土部、金部、石部,论药106种;卷3为草部上,论药67种;卷4为草部中,论药80种;卷5为草部下,论药81种;卷6为木部,论药103种; 卷7为藤部、花部、果部上,论药96种; 卷8为果部下、诸谷部、诸蔬部,论药140种;卷9为器用部、禽部、兽部,论药122种;卷10为鳞部、介部、虫部,论药92种。
本书总结了明代《本草纲目》之后一百多年药物学发展的新成就,是清代重要的本草学著作,备受后世重视。它以补 《本草纲目》之遗、正李时珍之误为宗旨,收录了《本草纲目》未载的药物716种,今天不少常用重要药物如太子参、冬虫夏草、鸭胆子等均首见于本书记述;有些药物《本草纲目》虽已收载但其形态、功效、用法不详者,乃为补之;对部分误认、混认、误分、错论的药物,都予厘正。同时,发掘并收录了许多民间验方和当时传入的外来药物及制药方法,总结并阐发了赵氏本人的临床经验,对丰富和发展我国药物学颇有贡献。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