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正论》是在佛道斗争中产生的佛教论著。法琳著。该书被收入历代刊刻的佛教大藏经中。日本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亦收了该书。此外唐代僧人道宣所撰 《广弘明集》第13卷,收录了该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辨正论》是在佛道斗争中产生的佛教论著。法琳著。该书被收入历代刊刻的佛教大藏经中。日本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亦收了该书。此外唐代僧人道宣所撰 《广弘明集》第13卷,收录了该
《辨正论》是在佛道斗争中产生的佛教论著。法琳著。该书被收入历代刊刻的佛教大藏经中。日本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亦收了该书。此外唐代僧人道宣所撰 《广弘明集》第13卷,收录了该书的 《十喻》、《九箴》等篇。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由石峻、楼宇烈等选编的《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3册中,也据 《广弘明集》收了本书的 《十喻九箴篇》。
法琳 (572—640),是隋唐之际僧人。俗姓陈,颍川郡人。少年出家为僧,游猎儒释道三教,博通内外典籍。为了解道教情况,他曾“权舍法服,长发多年”,着黄巾道服与道家交往。唐武德初年,才还归佛教,住长安济法寺。武德年间,有太史令傅奕上废佛法奏事十一条,极力反对佛教竞滥,一时朝野震动。许多佛教徒为维护佛教地位,纷纷著文作论,攻击傅奕之说。法琳亦作《破邪论》2卷约八千多文,引经据典,斥傅奕之说为谬见。其时又有清灵观道士李仲卿、刘进喜分别作 《十异九迷论》和 《显正论》贬斥佛教,为破斥这些观点,法琳又假借经史,广征博引,著 《辨正论》8卷以弘扬释宗。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有西华观道士秦士英向太宗密告,说法琳所著的 《辨正论》讪谤皇宗,有罔上之罪,于是太宗大怒,将法琳下狱问罪,最后被判流放益州。流放前法琳曾作《悼屈原赋》以屈原自许。流放途中,因患疾病而病逝于百牢关菩提寺。
据唐释彦琮所作《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见《大正藏》卷50) 记,由于参考资料不足,法琳作 《辨正论》从初稿到成书,历时多年,直到唐贞观年间才最后完成。《辨正论》全书8卷,分为12篇。1、《三教治道篇》(卷1、2)。从儒、释、道三家的道德观念及社会作用出发辨别三家优劣,认为“儒以忠孝,道以道德,释以慈悲为立教之本,而释教的慈悲范围最广”。2、《十代奉佛篇》 (卷3、4)举晋宋以来直到隋唐十代君主、公卿宰辅敬佛奉法之事。3、《佛道先后篇》。4、《释李师资篇》 (卷5),辨释老先后,并论证佛为道师。5、《十喻篇》。6、《九篇篇》(卷6),针对道士刘仲喜的 “十异九迷论”设十喻九箴作答,以辨释优于道。7、《气为道本篇》 (卷6),叙述了当时道教的一般信仰。8、《信毁交报篇》(卷7),引 《宣验记》、《冥祥记》等书记信毁佛教的因果报应故事。9、《品藻众书篇》 (卷7),举内外诸经典借以表明佛藏的奥旨妙意。10、《出道伪谬篇》 (卷8),从8个方面论述道经的伪谬。11、《历代相承篇》 (卷8),从经典、礼仪等9个方面来论证道教仿效佛教之事。12、《归心有地篇》(卷8),引梁武帝舍道归佛文说明佛教是归心之地。
该书作成后,在当时产生了极大影响。东宫学士陈士良曾为之制序。在当时流传很广。初唐时期的佛道之争,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法琳的这部著作又是这次事件中的一个重要文献,因此《辨正论》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这部著作本身就是佛道斗争的产物、书中对当时佛道两教的情况都有描述,因此为我们研究当时的佛教和道教情况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资料。此外,《辨证论》中广引儒释道三教典籍,特别是其中引用了一些道教经典,因此这部著作就具有特别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