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玄义》,略称 《妙玄》,是对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进行阐释解说的重要著作,由智��讲说, 门人灌顶笔录, 共20卷, 是所谓 法华三大部之一 (其余二部是 《妙法莲华经文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妙法莲华经玄义》,略称 《妙玄》,是对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进行阐释解说的重要著作,由智��讲说, 门人灌顶笔录, 共20卷, 是所谓 法华三大部之一 (其余二部是 《妙法莲华经文
《妙法莲华经玄义》,略称 《妙玄》,是对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进行阐释解说的重要著作,由智��讲说, 门人灌顶笔录, 共20卷, 是所谓 “法华三大部”之一 (其余二部是 《妙法莲华经文句》、《摩诃止观》)。见载于日本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3卷。
《法华经》是天台宗立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故天台宗又称“法华宗”。《法华经》由姚秦鸠摩罗什译,8卷,共28品,以 “三乘归一”为宗旨,倡言一切众生皆能成佛。异译本有《正法华经》10卷(西晋竺法护译,见 《大正新修大藏经》 卷9) 和添品妙法莲华经7卷(隋阇那崛多共笈多译,见 《大正新修大藏经》卷9)。注释该经的除 《妙法莲华经玄义》外,还有 《法华义记》 (梁法云)、 《法华文句》 (隋智��)、 《法华玄赞》(唐窥基) 等,在佛教义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妙法莲华经玄义》分通释和别释两部分。在通释部分,从7个方面阐述了 《法华经》的主旨,即标章、引证、生起、开合、料简、观心、会异。在别释部分,则按5个步骤进行诠释: 1、释名,2、显体,3、明宗,4、论用,5、判教相。首先把 《妙法莲华经》的经名一一分解,逐字注释,而最终归结为观心。这样就使“观心”在《法华经》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次,阐述了心作为实相互存在的特质,并把 “初观”和 “观成”构为因果关系,为凡人修行成佛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两点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智��认为 “凡地一念之心,具十法界十种性相”,“具”字有 “全部”和 “固有”二义。二是认为 “即”字在统一善与恶、无明与智慧、烦恼与观照等差别范畴中的意义十分重要,并强调了差别转化的条件在于由迷到悟。这种理论具有深远的宗教实践指导作用。
该书还提出了天台宗的判教主张,即 “五时八教”,使佛教经论传入中国后适应宗派的需要进一步系统化。为了阐扬该书的主张,唐湛然曾撰《法华玄义释签》 20卷,加以深入的论析。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