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六翮于荆枝,望绮云于青汉者,有日于兹矣。而春华来被,草石开鲜,辞动情端,志交衿曲。信知邻德之谈,无虚往牍。夫子虽迹躔朱阁,而心期岱岭; 岂但散发乎高岫,以将飞霜于绝谷。良为钦哉!野人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栖六翮于荆枝,望绮云于青汉者,有日于兹矣。而春华来被,草石开鲜,辞动情端,志交衿曲。信知邻德之谈,无虚往牍。夫子虽迹躔朱阁,而心期岱岭; 岂但散发乎高岫,以将飞霜于绝谷。良为钦哉!野人
栖六翮于荆枝,望绮云于青汉者,有日于兹矣。而春华来被,草石开鲜,辞动情端,志交衿曲。信知邻德之谈,无虚往牍。夫子虽迹躔朱阁,而心期岱岭; 岂但散发乎高岫,以将飞霜于绝谷。良为钦哉!野人幸得托形崇阜,息影长林。每对月流叹,临风轸慨,徒事累可豁,而发容难待,自非齐死生于一致者,孰不心热者乎? 举世悠悠,孰云同此?傥遇知己,相与共忧。朅来虞公,兹焉可迈。何为栖栖,空劳鼓缶?迨及暇日,有事还童,不亦皎洁当年,而无忸前修也?
(《陶隐居集》)
【赏析】这是一封招唤友人一同隐居学道的书信。
先表述接到对方来信时的愉快心情。“栖六翮”句说劲健之鸟栖息于山野荆丛之上,这是比喻自己隐居山林。“望绮云”句说仰望青天彩云,这是说自己向往成仙飞举。陶弘景少年时读葛洪《神仙传》,便对人说: “仰青天,睹白日,不觉为远矣。” (《梁书·处士传》) 这里也是此意。“春华”四句说友人的信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倾吐心曲。“春华来被,草色开鲜”是比喻来信情辞之美。于是深感二人同心,非常欣慰。“邻德”用 《论语·里仁》“德不孤,必有邻”之语。接着说虽友人居庙堂之高,但向往隐逸学道,实在令人钦佩。岱岭,泰山,道教以为福地,这里代指道教名山。飞霜指熔炼丹药,魏晋人有以“霜”称仙药者。再下面抒写自己隐居山林的心情: 虽摆脱了尘务俗累,但仍有衰老、死亡的恐惧。除非真象《庄子》所说的那样,将生死看得毫无差别,不然,谁能不为老之将至而心头发热?这么一来,便更盼望有知己神交之友,相与偕隐,同其忧乐,互相安慰。最后即呼唤对方,说: 何必一面栖栖惶惶,一面徒然以《庄子》齐同死生的说教自慰? (鼓缶用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事; 庄子说死生均为道之运化,故无须乐生哀死。) 还是从事于修道养生、返老还童之术吧。
陶弘景是道教著名人物,深为当时人所仰慕。《梁书·处士传》说他“有时独游泉石,望见者以为仙人”。但从本文可以看出,他虽隐于山林,但有时也不免有一种孤独感,更有死之恐惧。其内心深处,究竟还是有与常人相通的一面的。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