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启: 奉教垂赉米十石。丹乌衔穗,既集西周;黄雀随车,还飞东市。渍而为种,不无霜雪之精;取以论兵,即有山川之势。某陋巷箪瓢,栉风沐雨,剥榆皮于秋塞,掘蛰燕于寒山。仰费国租,遂开尘甑。非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某启: 奉教垂赉米十石。丹乌衔穗,既集西周;黄雀随车,还飞东市。渍而为种,不无霜雪之精;取以论兵,即有山川之势。某陋巷箪瓢,栉风沐雨,剥榆皮于秋塞,掘蛰燕于寒山。仰费国租,遂开尘甑。非
某启: 奉教垂赉米十石。丹乌衔穗,既集西周;黄雀随车,还飞东市。渍而为种,不无霜雪之精;取以论兵,即有山川之势。某陋巷箪瓢,栉风沐雨,剥榆皮于秋塞,掘蛰燕于寒山。仰费国租,遂开尘甑。非丹灶而流珠,异荆台而炊玉。东方朔之捧米,既息长饥; 西门豹之垦田,方惭此赉。
(《庾子山集》)
【赏析】此启作于北周武帝时。这里的“启”用于臣下谢恩,与用于亲友间的“启”有异。赵王即武帝之弟宇文招,原封赵国公,武帝建德三年 (574)进爵为王。他爱好文学,写作诗文学习庾信的风格,对庾信十分友好。
此启为答谢赵王赠米所作。意思很平常,文辞则极尽雕琢美化之能事: 对偶工整,声韵和谐,用典繁密,是南北朝后期骈文高度发展时期的产物。由于大量用典,今日读来颇觉艰涩堆砌,当时人却以此为美,可以欣赏作者的博学巧思。如“丹乌” 以下八句,系将与米有关的四个典故组织成文,并无深意,但有双关映带之巧。“丹乌”二句用《尚书大传·大誓》之典,说周武王时有火自天而降,落在王屋之上,化为赤乌,且与谷俱来。这被认为是周将统一天下的祥瑞。这里用以关合北周。若考虑到宇文氏在官名、礼制等方面都实行复古,附会西周,考虑到北周正雄心勃勃,准备统一中国,那便会感到作者运思确极为巧妙。“黄雀”二句用《神仙传》典故,说市东车翻米覆,群雀相呼,前往啄食。这里作者似有自比之意,说自己如渺小的雀鸟,东西奔走以逐食。“渍而为种”二句,据《汜胜之书》,以雪汁渍蚕屎,和谷种之,能御干旱,故称雪为五谷精。“取以论兵”用东汉事,马援在皇帝面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分析军情。庾信作此启时,当正是北周对北齐用兵之日,建德四年、五年均出兵来讨,赵王亦为其将帅。因此用这两个典故颇切合时事。
作文运用典故,如果得当,可使文辞含义丰富,启发读者联想; 若运用不当,甚至有意逞其博学,便会使人觉得纤巧有余,而作者本意反隐晦不明。本文用典似嫌过分,这是由于其内容本无深意,故作者乃刻意以文字见巧。不过当时的读者对于各种典故相当熟悉,对于作文的背景自然也十分了解,因此读起来大约并不感到很困难的。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