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谓迂夫曰: 子之言太迂,于世无益也。迂夫曰:子知迂之无益,而不知其为益且大也。子知迳之有益,而不知其为损亦大也。子不见夫树木者乎? 树之一年而伐之,则足以给薪苏而已;二年而伐之,则足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或谓迂夫曰: 子之言太迂,于世无益也。迂夫曰:子知迂之无益,而不知其为益且大也。子知迳之有益,而不知其为损亦大也。子不见夫树木者乎? 树之一年而伐之,则足以给薪苏而已;二年而伐之,则足
或谓迂夫曰: “子之言太迂,于世无益也。”迂夫曰:“子知迂之无益,而不知其为益且大也。子知迳之有益,而不知其为损亦大也。子不见夫树木者乎? 树之一年而伐之,则足以给薪苏而已;二年而伐之,则足以为桷; 五年而伐之,则足以为楹; 十年而伐之,则足以为栋。夫以为收功愈远,而为利愈大乎? 古之人惟其道闳大而不狭也,其志邃奥而不能迩也,其言崇高而不能庳也,是以所适龃龉,而或穷为布衣,贫贱困苦以终其身,然其遗风余烈数百千年而人犹以为法。向使其人狭道以求容,迩志以取合,庳言以趋功,虽当时贵为卿相,利止于其躬,荣尽于其生,恶得余泽以及后世哉? 如余者患不能迂而已矣,迂何病哉? ”
(《温国文正司马公集》)
【赏析】本文所谓迂与迳的问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在考虑问题与办事情的时候,应该追求短期效益还是追求长远利益。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北宋神宗年间政治、经济改革在思想领域中论争的反映。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其保守的政治立场是不可取的。但是他指摘某些人一味追求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这种看法自有其合理的因素。
《释迂》一文对此作了别开生面的说明。作者以栽树为例,说: 如果只求短期效益,栽一年就把树砍来,那只能当柴草烧; 栽两年砍来,只能作盖屋的椽子用; 栽五年砍来,只能作柱子用; 如果有长远打算,栽它10年,那就可以用作栋梁之材了。作者又指出: 道大、志深、言高的人虽然有时穷为布衣,但对后世贡献很大; 而那些道狭、志近、言卑的人即使贵为卿相,对后代却无影响。这就以历史事实为根据,批判了当时急功近利的人。所以结论说: “迂何病哉?”
全文论证严密,条理清晰,言近旨远,大有深味。林纾云司马光文“精贵近理,不必施采,而自琅琅可诵,亦不必恃口辩,而人自不能屈”,于此可见一斑。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