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①,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①,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
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①,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 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张谓《官舍早梅》诗所咏者,花之终,实之始也。咏梅而及于实,斯已难矣,况叶乎! 梅至于叶,而过时久矣。廷尉董崇相,官南都,在告②,有夏梅诗,始及于叶。何者?舍叶无所为夏梅也。予为梅感此谊,属同志者和焉,而为图卷以赠之。
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而名实之权在焉。巧者乘间赴之,有名实之得,而又无赴热之讥,此趋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热者也。苟真为热之所在,虽与地之极冷,而有所必辨焉。此咏夏梅意也。
(《隐秀轩集》)
【赏析】本文为托物寓怀之作。作者由梅的冷热际遇,联想到世态人情的炎凉,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趋炎附势、投机钻营之徒。文章夹叙夹议,笔锋冷峻,意味深长。
全文围绕“冷”、“热”二字行文走笔。开篇即点出“梅之冷”与梅之“极热”,一冷一热,相映成趣,孤峭出奇。紧接着分两层铺写: 先写冬梅处极冷之时,却因“雅俗争赴”观赏,反而“极热”; 次写夏梅于极热之时,却因赏者渐稀,反而“冷极”。然后点出梅之被热宠与被冷落的原因全在于它有花无花。作者仿佛未露丝毫声色,但字里行间,却暗暗对夏梅的“叶干相守,与烈日争”满怀赞许,对其遭受冷落深表同情与悲悯。这由 “冷”、“热”二字引出的赞许与悲悯之情,正照映着后文深沉的人世感慨。这段文字娓娓而叙,点染结合,用笔冷峻,与后面专说夏梅的一段均可作画龙之文看。
后面说夏梅,用逆笔兜转,借张谓的咏梅及于梅子而引出董崇相的写到梅叶,由此点出“夏梅”。这里既赞赏董崇相吟咏夏梅的别具心眼,也暗暗嘉许夏梅甘守寂寞清贫的品格。此段原为该文本事,却于此处补出以作过渡,可见行文之委曲婉转。
最后一段由梅之冷热际遇痛感世态炎凉,指出那投机取巧者的“乘间赴之”与那顶风冒雪、看起来不畏严寒的赏梅者同是一样的“真赴热者”——真正的趋炎附势之徒。作者于此挽合前文,以花喻人,借梅寓意,既揭出主旨,又唤醒全文。这里可作点睛之笔看。临末,作者告诫人们辨别世俗所趋附的是“冷”还是“热”,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由此回应开头并点出本文作意,其议论精警,寄慨遥深。
通观全文,其选题命意之超凡脱俗,笔力之冷隽峭拔。集中表现了竟陵派诗文“幽深孤峭”的特点。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