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①,拥毳衣炉火②,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帷长堤一痕,湖心亭一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①,拥毳衣炉火②,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帷长堤一痕,湖心亭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①,拥毳衣炉火②,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帷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④。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陶庵梦忆》)
【赏析】晚明文人观照自然山水特重性情、本色。他们认为,在一个名胜之地,游人阗隘,肩摩踵接,是会破坏自然景观的。好比一个绝世佳人,打扮太浓艳,脂粉气太重,反而有损于美,其丽质真容被弄模糊了。因此他们主张,观赏山水最好在轮蹄稀少之时。张岱曾说,善游西湖者,当择秋冬、月夕、雨雪之际。此则小记就是写他雪中游湖的豪兴和所见的景色。
作者笔下的西湖雪景,明净素洁,淡远静谧,的确反映了西湖性情和美质的一个方面,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和审美情趣。这幅画面并不限于作者视角所能及的范围,作者还想像出一个虚拟的最高点,摄下西湖的全景,自己所乘的一叶小舟也成了观察的对象,而与全景融成一片。这和张岱观照山水的独特方法有着密切关系,他喜欢踞高临下俯瞰远眺,“余爱眼界宽,大地收隙罅” (《火德祠》诗) 。作者又巧妙地将两种不同几何图形进行配置、组合,使视觉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一痕”、“一芥”,长而细,“一点”、“两三粒”,圆而小。这种写景方法与王维著名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文叙作者与金陵客邂逅一节,也生动有趣。文字通俗简短,非常传神。写客人的惊喜之语和舟子的喃喃自语,口吻情调完全两样,表现了他们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想法。这两句对话都从侧面烘托出作者与客人的逸兴雅怀,对于山水的痴情。唯有这样的痴情人才能真正领略到山水的性情,而“世间措大何得易言游湖” (《西湖梦寻·明圣二湖》) ?这段“奇遇”,正表现了作者这种高雅自得的心态。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