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来鹄 农民将有事于原野,其老曰:遵故实以全,其秋庶可望矣。乃具所嗜为兽之羞。祝而迎曰:鼠者,吾其猫乎!豕者,吾其虎乎!其幼憾曰:迎猫可也,迎虎可乎?豕盗于田,逐之可去,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唐〕来鹄 农民将有事于原野,其老曰:遵故实以全,其秋庶可望矣。乃具所嗜为兽之羞。祝而迎曰:鼠者,吾其猫乎!豕者,吾其虎乎!其幼憾曰:迎猫可也,迎虎可乎?豕盗于田,逐之可去,
〔唐〕来鹄
农民将有事于原野,其老曰:“遵故实以全,其秋庶可望矣。”乃具所嗜为兽之羞。祝而迎曰:“鼠者,吾其猫乎!豕者,吾其虎乎!”其幼憾曰:“迎猫可也,迎虎可乎?豕盗于田,逐之可去,虎来无豕,馁将若何?抑又闻虎者不可与之全物,恐其决之之怒也;不可与之生物,恐其杀之之怒也。如得其豕生而且全,其怒滋甚。射而擭之,犹畏其来,况迎之乎?噫,吾亡无日矣!”
或有决于乡先生,先生听而笑曰:“为鼠迎猫,为豕迎虎,皆为害乎食也。然而贪吏夺之,又迎何物焉?”
由是知其不免,乃撤所嗜,不复议猫虎。
——《全唐文》
〔注释〕 有事:有祭祀活动。 羞:同馐,美味的食品。 决:咬断。 擭(huò):装有机关捉野兽的笼子,这里作动词用。
〔赏析〕封建时代的农民根本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只好寄希望于神祇,盼望神把自己从无可奈何的生活境遇中拯救出来,得到最起码的温饱。他们遵照祖宗传下的陈规,用整只牲口做祭品,到野外举行祭祀。他们迎猫神和虎神,请猫和虎来收拾糟蹋庄稼的老鼠和野猪,以祈秋后丰收。这种祭祀活动早在《礼·郊特牲》中就已有记载:“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然而,这毕竟是愚昧和迷信。
文中的那个年轻人,脑子就比较清醒。他知道迎猫有益无害,而迎虎则会带来无穷祸害。试想,用完整的动物体做祭品去敬虎神,岂不是有意去刺激老虎的野性么?一旦虎的野性大发,人岂不是死到临头了吗!
作者的目的并不在说明这一番道理,他请出来一位告老还乡的绅士,借他的嘴来揭明题旨。这位绅士是从官场中翻跟斗翻出来的,自然知道生活中还有比老虎更厉害的东西。野猪糟蹋庄稼,即使歉收,总还能收几成;老虎野性大发,纵然伤人,也还有个躲处。如狼似虎的贪官污吏来了,连地皮都要刮掉一层,又请哪路大神来对付呢?农民用全猪全羊敬虎神,原本是万般无奈的。经乡先生一点拨,立刻明白过来,知道想什么办法也没用,于是二话不说,抬了祭品就走,再不提祭猫神虎神的事。这说明,他们对贪官污吏的危害,早就有切肤的感受了。
以大段对话渲染气氛,做好铺垫,然后点出“苛政猛于虎”的题旨,不动声色地揭露了唐末王朝的腐败,这正是文章的妙处所在。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