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碣文读后感一 看完鲁迅先生那些大部头小说之后,再回头去看他的《野草》,觉得有一种轻盈之感(此轻盈是指文字的短小),但轻盈的来却又不失质感。在《野草》里,《墓碣文》这篇文章
淮南子《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作品·淮南子》小说主要内
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作品·淮南子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由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
2023-09-04
墓碣文读后感一 看完鲁迅先生那些大部头小说之后,再回头去看他的《野草》,觉得有一种轻盈之感(此轻盈是指文字的短小),但轻盈的来却又不失质感。在《野草》里,《墓碣文》这篇文章
墓碣文读后感一
看完鲁迅先生那些大部头小说之后,再回头去看他的《野草》,觉得有一种轻盈之感(此轻盈是指文字的短小),但轻盈的来却又不失质感。在《野草》里,《墓碣文》这篇文章一直是备受争议的,对于此文旨意的理解,一直众说纷纭。而鲁迅先生曾申明,他并不希望青年人读他的《野草》,因为《野草》只属于他自己,所以对《墓碣文》我只想谈论一下我的看法,可能违背先生原本的意愿,但我仍希望通过去剖析此文中的形象,来从另一个方面去诠释先生作为一个殉道者(我所理解的)不被世人所理解的苦闷同时又充满对未来的希望的苦闷。
百度上对《墓碣文》的主题只是简单概括为“一个对现实绝望的可怕的灵魂的自我剖析”,我认为这有些简单粗暴了,我倒是觉得那个“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的“游魂”更像是一个伟大的殉道者,而且他并不绝望,绝望的应该是那些麻木无知的庸众、愚民和看客;他也不可怕,他从来“不以啮人”,仅仅是“自啮其身”来把自己剖析,让世人看清他们的“陈旧的心”还有心中早已丢失的本味。
文章以奇异的梦境作为切入点。残碑陋碣,只是用普通的沙石制成,竟还苔藓丛生,碑上文句廖廖,记得有首古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好似亘古不变的的定律,那些为天下为苍生作出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的殉道者,很多都是以忠骨深埋荒冢而被世人遗忘告终,为了道义和信念而终生奋战,却落得不被理解和遭受冷落的悲哀,相信鲁迅先生也遭遇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就是他的真实写照吗?他弃医从文,用笔作锋利的宝剑,剑锋直指封建社会吃人的封建礼教,而“吃人的人被人吃了还依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的封建根基未铲,世人也难以逃离封建思想的桎梏,所以他注定孤军奋战,注定不被理解。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希望中得救”,世人欢乐狂歌还沉迷于曾经的天朝迷梦,而那“游魂”却能依旧清醒的以冷峻睿智的思维去反思时代的命运;世人忘乎所以的漂浮在虚无的天境,而他却转而俯首,甘心做一头”孺子牛“,去为人们探路以防掉入封建礼教吞人的深渊;他是有着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他是有着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在一切中看到无所有,在无希望中得到救赎。他洞穿一切,他太明了了,所以他注定是这个时代的孑遗,这个时代最后的守夜者,不得不让世人”离开“,而自己却继续的”创痛酷烈“。
墓碣文读后感二
《墓碣文》中看到了鲁迅面对死亡和离开死亡两种隐喻,这表达了鲁迅的内在精神的一个超越的过程,蛇的僵尸这样的意象是鲁迅的对恶的一种形象表达,传统文化总体上带有致死的疾病,僵尸是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宋明理学以来传统文化的一种隐喻,“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鲁迅全集》1卷,364页.)鲁迅的西方的个体精神批判传统文化,但僵尸在鲁迅的内心并不代表全部的传统文化,鲁迅主要还是指宋以后的传统文化.
对“于一切眼中看见在无所有”,鲁迅这样说明,在《坟》的后记中,“倘说为别人引路,那就更不容易了,因为连我自己还不明白应当怎么走.我只很确切地知道一个终点,就是:坟.……那当然不只一条,我可正不知哪一条好,虽然至今有时也还在寻找.在寻找中,我就怕我未熟的果实偏偏毒死了偏爱我的果实的人,而憎恨我的东西如所谓正人君子也老偏偏都矍铄,所以我说话常不免含胡,中止,心想想:对于偏爱我的读者的赠献,或者最好倒不如是一个‘无所有’.”《写在后面》《鲁迅全集》1卷,284页.)
鲁迅“在一切眼中的看见无所有”只是还没有找到出路的一种说法,鲁迅感到自己也深中了吃人礼教的毒,这种急欲从中抽身而不得,达到一个临界体验时就产生了自啮其身的蛇的隐喻,鲁迅的自剖精神主要还是由这吃人礼教激发的.
墓碣文读后感三
文章写的是一个梦,梦中的景象阴森、恐怖:颓废的坟墓,苔藓丛生,剥落漫灭的墓礍,胸腹俱破、中无心肝的死尸……让人不寒而栗。
然而,如果说外界的惨景还能让人勇敢面对的话,那么,折磨人灵魂的“毒气和鬼气”则令人难以忍受。墓碣文便是这种痛苦心情的表白。
墓礍正面的几段说墓中死者:他在狂热浩歌中遭遇到透心的寒彻;在追求天堂般美好的希望中看到了地狱般的深渊;在现世的一切事物中看到了一无所有的虚无;最后,才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之类。
墓中的死者经历了分离挣扎与抉择的痛苦人生!他在黑暗冷酷的现实社会中,由希望的呐喊狂舞到否定一切的虚无。然而,可贵的是他最终在虚无的绝望反抗中看到了希望。这是一个勇敢面对现实、坚韧不拔地苦苦求索着的蜕变历程,是一个思想者的思想光辉。
然而,这光辉的思想的凝成是在不易。这个勇敢的求索者的每一次思想蜕变都经历了异常艰巨而痛苦的自我解剖。这种自我解剖犹如毒蛇“自啮”。
墓礍背面的文字表白了“自啮”的痛苦和矛盾的思想: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抉心自食”就是自我解剖,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所咀嚼的“本味”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的,只能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了。因为在创痛剧烈时,无法去体会“本味”,而在痛苦之后,已是事过境迁,“本味”已不复存在。这是多么令人悲哀的事啊!“……答我。否则,离开!……”自我解剖,思想蜕变的痛苦与矛盾思想有谁能回答得出呢!鲁迅的奇特构思是让墓中死者自己复活来说出答案:
“待我成尘时,你将看见我的微笑!”
这一充满虚无思想的答案,不仅不能使我满意,反而使我产生了一种比看见颓唐的坟墓、苔藓丛生的墓礍、胸腹俱破的死尸更为恐惧的感觉,于是:“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
“我”的逃走,表明了“我”与死尸所代表的虚无思想毅然决裂的态度。因此,可以说《墓碣文》是鲁迅在精神最为痛苦绝望的时刻决意埋葬旧思想的一座墓碑,也是鲁迅向着希望之光挣扎着继续前进的转折点。
鲁迅说过,他不轻易在作品中露出自己的血肉;但他又显然渴望袒露自己,求得真正彻底的自我表达。作品用虚幻的梦境来描画真实的、血淋淋的自我解剖,以及借用模糊漫灭似掩还露,似断还连地表达意绪,很好地在现了鲁迅复杂的痛苦和深刻的矛盾。
《朝花夕拾》
范爱农、《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
《仿徨》
祝福、弟兄、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
《呐喊》
《呐喊》自序、阿Q正传、白光、端午节、风波、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
《故事新编》
《野草》
《野草》英文译本序、《野草》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雪、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杂文集
《伪自由书》、《而己集》、《花边文学》、《热风》、《坟》、《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附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作品·淮南子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由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
2023-09-04
中国古典戏曲·明、清戏曲的繁盛与变革·洪昇 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钱塘(
2023-09-04
中国古典戏曲·明、清戏曲的繁盛与变革·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海若,别署清远道人,晚
2023-09-04
中国古典戏曲·明、清戏曲的繁盛与变革·孔尚任·桃花扇(节选) 孔尚任 第七出 却奁 (杂扮保儿掇
2023-09-04
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古代小说代表作品·唐传奇与宋明话本·李朝威·柳毅传 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
2023-09-04
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古代小说代表作品·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干宝与《搜神记》· 王墓 《搜神
2023-09-04
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作品·淮南子·共工怒触不周山 《淮南子》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
2023-09-04
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古代小说代表作品·唐传奇与宋明话本·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 字犹龙,号墨
2023-09-04
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古代小说代表作品·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刘义庆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我
2023-09-04
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古代小说代表作品·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刘义庆与《世说新语》·另附志怪小说
2023-09-04
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作品·淮南子·后羿射日 《淮南子》 逮至尧之时,十日竝出,焦禾稼
2023-09-04
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古代小说代表作品·明清小说·吴承恩与《西游记》 距今四五百年前,在明代中叶,我国出
2023-09-04
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古代小说代表作品·明清小说·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人们一般都认为,世界上诗歌创作
2023-09-04
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古代小说代表作品·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刘义庆与《世说新语》·周处 《世
2023-09-04
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作品·山海经·夸父逐日 《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
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