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美》读后感与心得体会

【导语】:

老师好美看完之后有很多感受,小编收集整理的《老师好美》读后感与心得体会,来了解一下吧!

  老师好美读后感一

  这个不到一个月的寒假,我终于把严歌苓女士的新作《老师好美》看完了,“终于”因为故事描述的如此痛心,不忍心看下去,但同时也不得不叹服作者平和的心境、非常的耐心和细腻的笔触。

  “我想写‘世界所缺的那本书’” 作家严歌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好像这不是第一次用颠覆这个词来宣传我的新小说了。上次是《陆犯焉识》,也在书的封面上印了“转型之作”之类的字样。所谓转型和颠覆,都不是作为作家的我考虑的因素,我只求有所突破。在我决定写每一部小说之前,我总是要想写它的意义何在。记得我在哥伦比亚艺术学院读书的时候,教我们欧洲小说经典的老师——一个俄国人问我们:什么让你们认为世界单就缺你们写的这本书?每天印刷机会印出成千上万的书籍,很多都默默登上书店书架,不几天又被默默撤下,什么使你们认为有必要把你们的书写出来呢?”他这个提问我记住了,在以后写每一本书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世界单缺你这本书吗?假如我自己的回答是肯定的:“是的,缺我这本书。”那么我就会着手去写。颠覆也好,转型也好,无非是人们认为它不完全在我过去的题材或创作形式系统里。”

  故事其实并不复杂:36岁的优秀而负责的语文老师丁佳心,担任了高三1班的班主任,班上转来一个富二代学生刘畅,他和本班一个贫困而优秀的学生邵天一都浓烈而真诚地爱上了自己的丁老师;爱不能分享,爱难以自抑,于是前者手刃了后者;一时舆论哗然,丁老师成了众矢之的,她受人报复后放弃了自救。情节并不复杂,但作者却铺衍成235千字的长篇,且富有层次而饶有情趣。

  ​ 我格外喜欢其中的两个词:“膨胀”和“迷醉感”,这是属于青少年和成年之间那段模糊的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在成熟,但是缺乏正确引导,他们不能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感,打架,甚至像刘畅杀了邵天一那样,那个时刻他不能清醒的认识到他在做多么严重的事情,他只是在找一个宣泄情感的方式。在刘畅的世界里,那个时期,爱情就是最重要的,丁佳心就是天大的事,他无法忍受邵天一纠缠她,霸占她,言语侮辱她,那也算一种语言暴力吧。还有“模拟”,并不是说他游戏世界和现实世界不分,我感觉更多是迷茫,不确定,寻找退路。但生命和生活都没有模拟或彩排的机会。

  ​大概是三百页左右,有一处情节是丁佳心带女儿吃快餐,女儿提出下去买东西,她问女儿有钱么,女儿站在楼梯口说有。她看着只有小小的女儿长相清秀,气质不群,觉得当妈的是不配有这么个女儿的。简单的一处,看哭了我。(王丹丹)

  老师好美读后感二

  最近无意中看完了严歌苓老师的《老师好美》,这本基于真实校园师生恋情杀案而创造的小说。看完小说,我又去看了一下小说原型案件:贵阳六中师生恋情杀案。整部小说的剧情走向基本上跟情杀案是一致的,只是严歌苓老师在小说里更加往人性深处去挖掘,去探索这场悲剧的源头和动机。

  严歌苓老师为了写这本小说,曾深入高中感受当代高中生的生活情况、心理状态,也给这段畸恋找了个高中学习高压的理由。但是比较遗憾的是,可能是对高三生活学习状态着墨较少,也可能是这个故事本身就比较异于常人的心路历程,我对书中的高三描写并没有产生共鸣,也没有任何代入感。还有一个想吐槽的就是那个用数字英文交流的短信:520,530,GGMM,每当一看到我就出戏,然后觉得恶心心……不过这些个数字短信倒是挺纪实的,当时这个案件的记录确实有这些短信。

  整个故事,主要是三个原因导致了这场畸恋:高三学习压力、家庭父母影响,和老师丁佳心对于老师、女人、母亲、情人等女性身份的混淆。

  高三学习压力主要体现在邵天一的失眠上与刘畅的考试紧张症。也正是因为邵天一的失眠与刘畅的考试紧张症使得他们两人与丁佳心老师产生了更进一步的感情。而刘畅杀害邵天一的一个很重要的辩护解释就是在高三的压力没有得到正常的纾解,再加上混乱的情感关系,使得他对天一痛下杀手。

  家庭的影响,邵天一和刘畅的家庭是两种极端,但两人同时都想从家庭中逃离出来。邵天一的家庭属于贫穷到需要申请助学金的那种,父母没有什么文化,居所附近的邻居也都是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的那一类。他的父母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对邵天一却是十分疼爱的,但是邵天一总是觉得这份爱给他造成了深重的负担,母亲虽然爱他,但却从来不懂他,所以对于“想要一个理解他苦痛的母亲”的感情转移到了语文老师身上。而对于刘畅来说,家境尚可,母亲是知名企业家,物质永远能得到满足,但是在情感上所得到的陪伴就比较少了。他的母亲认为给他最好的物质条件就行了,从来没有关注过这个儿子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更不用说去理解他了。我个人理解,这两个孩子会依恋上他们的语文老师的原因显而易见——从母亲那里得不到正确的关爱。

  而造成这段悲剧的真凶还是这个老师,在真实案件中,这个老师离过一次婚,又结过一次婚,跟同学A属于婚内出轨,然后又跟同学B暧昧不清,最后诱使同学B杀了同学A。在小说中,语文老师相对案件来说是美化的,但是这种美化就使得这个人物特别不符合常情。两个高三的半大孩子在处理感情上出现了偏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个三十六岁结过一次婚的老师在处理感情上显示得犹豫不决、身份混乱是很不应该的。对于一个老师来说,她可以是良师,可以是益友,但是在对于学生的再进一步的偏差感情是不应该进行回应的,作为一个做了十几年老师的人,不可能连这一点都处理不好。所以她是在有意放任自己,从年少的孩子那找到纯净的爱。但是这个老师到最后我都认为她没有承认自己的小心思,与真正去承担自己在这个案件中的真正责任。这个老师的塑造给我的感觉就是云里雾里,纠结不清,一个三十六岁有情感经验的人,对待感情、处理事情的方式像一个少女一样,给人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而且这个少女到最后都没有长大。还有这个老师对于学生没有原则的奉献也让人觉得非常不真实。

  严歌苓老师在人物内在的心理描写上真的是非常杰出,尤其是这种有点扭曲变异的感情,但是实在是因为这本书的立场,使得我对严歌苓老师所塑造的丁佳心老师觉得十分的别扭。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