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杜尔迦女神》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导语】:

【作品提要】 牛魔王战胜天神之王因陀罗后,坐上了因陀罗的宝座,并把众神赶出天堂。众神向梵天、毗湿奴和湿婆求助,三神震怒,喷出一道耀眼的神光,这道神光与众天神发出的神光汇聚

  【作品提要】

  牛魔王战胜天神之王因陀罗后,坐上了因陀罗的宝座,并把众神赶出天堂。众神向梵天、毗湿奴和湿婆求助,三神震怒,喷出一道耀眼的神光,这道神光与众天神发出的神光汇聚到一起,变作一位威严的杜尔迦女神,众神送给她各种武器。杜尔迦挥动着上千只手臂向牛魔王挑战,牛魔王率众前来应战,激战直打得山摇地动,天昏地暗。最终,女神用三叉戟将牛魔王刺死。众神和百姓欢声雷动,赞颂女神的胜利。

  【作品选录】

  在远古,天神之王是因陀罗,檀那婆之主是牛魔王。那时候,天神和恶魔檀那婆之间连续打了一百年的战争。结果,天神被强大的恶魔打败了。恶魔牛魔王于是坐上了因陀罗的宝座。被打败了的众天神失去了天堂,就像凡人一样在人间四处游荡。他们最后来到梵天、毗湿奴和湿婆大神面前,向三大神诉苦,请三大神替他们做主,帮助他们消灭恶魔之王。

  听了众天神讲述的恶魔的劣迹,毗湿奴和湿婆十分愤怒。三大神决定消灭这个恶魔。他们的眉毛倒竖了起来。这时,愤怒从他们的口中喷射出来,变成耀眼的神光。因陀罗和众天神也一齐从口中发出耀眼的神光。这许多的神光汇聚到一起,像一座燃烧的火山。渐渐地,那神光中变化出一个威严的女神来。

  被恶魔驱逐出天堂的众天神们看见女神诞生,都发出欢呼。然后纷纷将自己的神奇兵器献给女神。湿婆给了女神三叉戟,毗湿奴给了神盘,伐楼那给了她神螺,火神给了她长矛,因陀罗给了金钢杵,并从爱罗婆多神象的颈上解下神钟给了她。海神给了她用盛开的莲花结成的花环。喜马拉雅山神给了女神一匹狮子当坐骑。众天神向女神献上了自己的最神奇的宝物。女神受到了众天神的崇敬,哈哈大笑起来。她的笑声震动着三界,惊得山在摇,海在荡,大地在晃。众天神一齐向女神欢呼起来。

  “怎么回事?”惊天动地的巨响和欢呼声使恶魔之王震怒了。他集结了他的全部军队向发出巨响的方向奔来。他看见一个挥动着上千只手臂,顶天立地的威严女神。刹那间,众恶魔与女神之间的战争开始了。名叫查马拉的恶魔统领着象、马、车、兵四路大军,名叫文甘特的率领着六万战车,马哈摩奴恶魔指挥着十万战车杀进了战场。河西洛姆、沙什帕尔也指挥着各自的数万战车投入战斗。乌格拉达山率领着几千匹战象,比达尔率领几十万匹战马冲进沙场。恶魔之王指挥着这千军万马,手舞着刀枪棍棒、宝剑神矛同女神厮杀起来。

  女神手持神弓,发出如雨般的利箭,纷纷打落恶魔手中的武器。众天神在一旁观战,见此情景,欢呼起来。女神的坐骑神狮,抖动着鬃毛,像一团火似的在恶魔军的阵地上来回飞旋。女神呼吸中生出了一万个从者,这些从者也同恶魔打了起来。女神用三叉戟、神杵、神矛、短剑杀死了数不清的敌人。因陀罗的神钟震昏了许多恶魔。沙场上到处都是恶魔的尸体。有的掉了手臂,有的掉了大腿,有的身首两处,有的被拦腰斩断。有的恶魔倒在地上后又爬起来,接着和女神搏斗。恶魔军中的马、兵、车、象被女神打得人仰马翻,战场上血流成河。恶魔军损失惨重。

  牛魔王的总统帅齐楚尔恶魔,见此情形,冲进了战场,向女神射出数不清的箭,就像云雾围绕着高山一样,无数的箭矢飞向女神。但是女神从容不迫地击落了所有的箭,然后击毁了齐楚尔的战车。杀死了他。

  恶魔之王看到自己的将领一个个被杀死,就变化成一头牛亲自冲上战场。他杀死了许多女神的从者。然后瞪圆两只通红的眼睛,向着女神的坐骑神狮猛冲过来。力大无穷的恶魔之王用巨大的蹄子刨着地,两只尖牛角掀翻了许多座山,发出震天动地的吼声。两只巨大的鼻孔喷出的气又吹倒了许多山。

  女神面对力大无穷的牛魔王,扔出一条神索,那神索将牛缚得结结实实。于是牛魔王立即变化成一头狮子,挣脱了绳索。女神立即举起三叉戟,去砍恶魔的头,恶魔又变成一个手持利剑的男子。女神射出无数神箭,恶魔之王又变成一只巨大无比的大象。女神立即挥剑砍掉大象的鼻子。恶魔重新变成牛形。女神愤怒了,她喝了许多酒,然后红着眼睛放声大笑。那牛魔王用角挑起一座座大山朝女神砸来,女神用箭把大山击碎。然后她纵身一跃,跳上牛背,用三叉戟狠刺牛脖子,终于将恶魔之王杀死了。

  这时,被恶魔之王欺压的天界的天神,凡界的凡人和地界的居民们都向女神欢呼起来。

  天神和仙人们赞颂着女神,乾达婆唱起歌,天女们跳起舞,庆祝女神的胜利。

  (王晓丹 编译)

  【赏析】

  印度教非常善于利用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来宣扬教义、启化民众。本篇以生动传神的故事情节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既富于宗教意义,又富于文学意义。杜尔迦女神也称难近母,是大神湿婆的配偶,她的化身还有雪山神女和迦利女神。她击败牛魔王和大小松波,象征着女神所代表的正法对邪魔外道斗争的胜利。杜尔迦女神在众神愤怒的神光中汇聚而成,是众天神中最具有战斗力的一位,即便是大梵天、毗湿奴、湿婆、神王因陀罗等都要甘拜下风。众神赋予她法力和法宝,杜尔迦女神理所当然地成了神权的捍卫者。当牛魔王僭越天界、众神都束手无策时,杜尔迦女神力挽狂澜,夺回了天庭。

  在印度,杜尔迦女神的信徒众多,许多地方还有专门祭拜她的庙宇。对杜尔迦女神的崇拜属于印度教性力派崇拜,这一派的崇拜对象还包括毗湿奴的配偶吉祥天女和梵天的配偶辩才天女。女神崇拜早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就已产生,女神形象反映出远古时代母系社会的遗存。后来,印度原始的女性崇拜与婆罗门教及其后来的形态——印度教结合,产生了性力派。该派认为,宇宙万物皆从女神的性力而来,因而性力是最高的崇拜对象。杜尔迦女神的法宝来自众神的馈赠,显示出杜尔迦女神不同凡响的地位,在性力派教徒眼里,她具有不亚于三大主神的地位。

  印度古代宗教、文化对中国有巨大影响,神话故事作为宗教、文化的载体也在中国文学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诛杀牛魔王》作为有关杜尔迦女神的故事中非常著名的一篇,也影响着中国文学。

  首先,《诛杀牛魔王》中神仙得道、魔王讨伐、神灵显神通除魔的关键情节,在佛经中也有类似的情节出现过。《普曜经》卷六《降魔品》、《佛所行赞》卷三《破魔品》、《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七至卷三十《魔怖菩萨品》、《菩萨降魔品》均有极为相近的情节,只不过杜尔迦女神被置换成了佛陀(释迦牟尼)。佛经中的魔王名曰波旬,因佛陀得道深感忧虑,欲毁其修炼,结果自然是魔王失败。敦煌遗书中的《破魔变文》几乎复制了上述佛经中的情节,只是略多文学性的描写,这是由于变文本来就是讲给普通百姓听的,因而颇多演义色彩。

  其次,在选文里,牛魔王曾变身成一头力大无比的牛,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西游记》中牛魔王变身大白牛的情节:“头如峻岭,眼若闪光,两只角似两座铁塔,牙排利刃。连头至尾,有千余丈长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二魔变化类似,连名字都相同。经研究,人们发现这一情节确有文化传播的影响轨迹: 杜尔迦女神的故事中,魔王先后变成了牛、狮子、手持利剑的男子和象,而杜尔迦女神则利用法力一一将其击败。同样,在佛经和变文中也有这个故事发展变形的存在证据。佛典《贤愚经》卷十《须达起精舍品第四十一》中佛陀弟子舍利弗与六师斗法,这一段与《西游记》第六十一回火焰山降服牛魔王的故事相类。有趣的是六师之徒劳度差善于变化,舍利弗也用高超的法术变化加以降服。前者法力巨大,先后变成了宝山、水牛、水池、毒龙、鬼怪和大树,而舍利弗也变成金刚、狮子、象王、金翅鸟王、毗沙门和风神,最终击败了劳度差。

  这段故事亦被著名变文《降魔变文》吸收,劳度叉(即《贤愚经》中的劳度差)所变化的六种法相与《贤愚经》完全相同,只是顺序不同。同时,变文的描写更趋于文学化,劳度叉所变水牛性情猛烈、勇力惊人,已经近于《西游记》中的牛魔王形貌了。在《西游记》中,斗法双方的变化要生动、复杂得多: 败走的牛魔王先后变成天鹅、黄鹰、白鹤、香獐、大豹、人熊,而孙悟空相应地变成了海东青、乌凤、丹凤、饿虎、狻猊、赖象。

  通过对比,从中可以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一,杜尔迦神话中,牛魔王变化的狮、象,都是印度本土的标志性动物,中国中原地区不产。手持利剑的男子更像是尚武的刹帝利形象。尽管杜尔迦的坐骑就是狮子,但印度教观念中狮子并不确指为正义。象也只作为交通和战斗中的工具。在《西游记》中,狮子与象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坐骑,曾经下凡作恶,后被菩萨收服。孙悟空所变狻猊也是狮子。《穆天子传》卷一中有:“狻猊野马,走五百里。”郭璞注云:“狻猊,师(狮)子,亦食虎豹。”《降魔变文》和《西游记》都有佛教因素的存在,《贤愚经》更是佛教经典,因而狮子与大象这两种动物就被彻底收归佛教阵营,与佛法相指称。第二,《贤愚经》与《降魔变文》中舍利弗所变金翅鸟王、毗沙门和风神皆来自印度,为中国的变文听众所不熟悉。很可能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慢慢消逝并为《西游记》中变化的动物形象所代替。印度文化影响中国文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哪些因素被中国文化吸纳,哪些因素没有融合到中国文化中来,这个细节是一个生动的例子。第三,杜尔迦神话是印度教宗教文化的产物,以杜尔迦女神崇拜为代表的性力派在印度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印度神话突出强调杜尔迦女神战无不胜,牛魔王固然凶猛,但在女神面前仍然不堪一击。而《降魔变文》以传播佛法为要旨,为了讲述故事的生动,其情节已经向更细致、生动的方向发展。像杜尔迦女神那样简单地施展法器是不够的,舍利弗要针锋相对地变化斗法。与前两者相比,《西游记》的文学性更强。牛魔王同孙悟空一样善于变化,与孙悟空交战不落下风。二人斗法、斗智的生动场面,无疑增强了文学的魅力。尤其是二人所变动物生动可感,较之此前的宝山、大树等非生命变化要有趣得多。牛魔王先变成其他动物,招架不住之后露出最厉害的真身白牛,也比较符合逻辑。

  另外,杜尔迦神话和《西游记》中的伏魔法宝也是非常类似的。在杜尔迦神话的某个异文中,女神使用了名叫“巴希”的圆圈状法宝,把牛魔王变成的巨牛捆得结结实实,女神才得以杀死牛魔王。而在《西游记》中的斗法过程末尾,托塔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等众天神前来助阵,哪吒用其特有的法宝——风火轮挂在了牛角上,再吐真火将牛魔王烧得嗷嗷吼叫,最终降服了妖魔。“巴希”与风火轮两种法宝形状相近,都在降妖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哪吒三头六臂的战斗法身和杜尔迦十只胳膊、手执法器的形象也是很类似的。

  由此可以看出,杜尔迦神话通过《普曜经》、《佛所行赞》、《佛本行集经》等佛经进入中国,又通过《破魔变文》、《降魔变文》等以变文的形式接近民众,再由神魔小说《西游记》推而广之。只是年代久远,演进繁复,后人已经很难看清故事情节的源头。中印降魔故事的发展变化背后有着各自的宗教文化烙印,只有深刻地领会其中的宗教内涵,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些作品。

  (王鸿博)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