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悲惨世界中的芳汀?芳汀为什么会堕落?

【导语】:

芳汀是悲惨世界中的重要人物,关于芳汀为什么会堕落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小编来给大家介绍分享。来了解一下吧。

  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对冉阿让的理解非常深入,但是在理解芳汀上却出现了一些障碍。可能是因为冉阿让是理想中的人物,贯穿全书,理解起来有模型可代入;而芳汀却是一个过于真实的人物,其中的苦难与挣扎往往不是深入思索难以体贴。因此,这次探讨课,我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特意设置了不少问题,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这个人物。

  小说一共有五部,第一部的名字就是《芳汀》,而事实上,芳汀的描写只占了一小部分,第一个出场的是主教米里哀,然后是冉阿让,其次才是芳汀。但是,为什么第一部的名字要以《芳汀》为名呢?这是班上的同学没有察觉的地方。

  学生讨论的时候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我请他们在阐述自己小组观点的时候一并提出来讨论,也算是对认识芳汀的一个补充。

  有意思的是,我已开始布置讨论话题的时候,提醒学生要辨析芳汀堕落的过程中,哪些因素是主导。但是学生一开始学生芳汀的堕落,过分地集中在了指责芳汀自身的缺点上。

  芳汀自身是有问题的,但是一开始学生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在她的身上,也是令人惊讶的。不过还好,到了进行一半的时候,还是有人出来对外在的环境作了补充说明。

  学生对于芳汀的内在性格分析得倒是十分深入。第一组首先认为芳汀过分单纯,在和四个花花公子的恋爱中,其他三个姑娘都全身而退,只有她受到了伤害。其次,她活在幻想之中,“她爱幻想,爱深思,爱冥想”。到那时我提醒学生,她的深思和冉阿让的反思是有区别的。她的深思是没有进入现实的。这是她的教育经历所决定的。第三,她也没有足够的知识,芳汀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而冉阿让在监狱中还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有了一定的文化。第四,学生认为,她太漂亮了,贫穷和漂亮的反差,后来她又补充了一个词“落差”。学生认为,反差好,我认为落差更好,主要是芳汀很漂亮,她自己却没有一个好命运,这在她身上体现了一种落差。

  他们这组提了一个问题,芳汀为什么不用对德纳第说的同样谎言(丈夫去世了)把珂赛特带到海滨城市蒙特伊去。有学生说,她在当时没有办法给珂赛特一个好的生活。又有学生顺着这个找到了一句话:“她隐约感到,自己很快就要受穷,就要堕入悲惨的境遇。”她要回到家乡,“必须隐瞒自己的错误”。这时候,他又看到德纳第夫人对德纳第自己孩子的爱,认为她的孩子也能得到同样的待遇,而且到了工厂也不能照顾好孩子,所以她把孩子寄养给了德纳第。这时候有学生说,她还不如呆在自己的身边呢。我提醒他,我们分析人物,应该先体贴人物,站在人物的角度和境遇去理解人物,然后才做出自己的评判。不要先做出自己的判断。他思考了一下,认为,把孩子带在身边,时间长了也是会被戳穿的。这一点很好,我留了点悬念,这个问题到后面是有地方可以解释的。

  第二组的同学认为她的悲剧还在于过于追求贞洁,把柯赛特放在别人那里,不让别人知道,这是她在隐瞒自己的过去。他们还认为,芳汀的天真是浮游在过失上面的天真。

  到这里,学生的板子都是打在芳汀身上的,是不是她“活该”呢?内在性格的确有这些问题,但是究竟是哪个起主导作用的呢?

  下面一组正好阐述的是外在因素。他们说,他们不忍心从内在去找芳汀的问题,芳汀性格有问题,但是不是最主要的。她身上的毛病我们每个人身上多少都有。他们说了这么一些外在原因:1.情夫的不负责和抛弃,这是第一个转折点;2社会风气对未婚先孕妇女的歧视——这个现在也有,那是没有能到让你找不到工作的地步;3.工厂女工的嫉妒。这里我提醒他们去关注维克图尼安太太。不是嫉妒就能害的了别人的,学生认为那是风言风语的言语暴力,探听别人的隐私。我问,探听别人的隐私是语言暴力么?维克图尼安太太究竟做了什么呢?她花了35法郎到德纳第那里看到了芳汀的女儿,结果芳汀因为隐瞒自己有孩子而被开除了。她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德纳第一家对芳汀的不断压榨。这也是一个偶然因素。还有债主的逼迫,包工头的压低工资,还有旧货商把家具全都拿走了……

  这位同学说了很多因素。我提醒他们先去看维克图尼安太太。折旧和前面讨论的问题联系起来了,芳汀把孩子带在身边会不会就没事了?维克图尼安太太这样对别人隐私的窥探,这像是一个“吃人”的看客形象,他主动去弄清芳汀的隐私。

  到了这里,这节课就结束了。不过第二天我还是带着学生讨论了一节课,加深对于芳汀这个人物的理解。

  有一组的同学认为,内在和外在是分不开的。她认为芳汀美好的本质:自爱、天真,富于母爱——成为她堕落的根源。我对根源这个词有了一点疑义,这个词可能重了。这个看法有一些道理,但是在表述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准确。

  下一组同学认为,她的性格不能完全使她堕落,主要还是社会的因素。芳汀首先就出生与深不可测的贫穷的底层,没有家庭,没有教育,缺爱,这才会被托洛米埃诱骗。讨论的时候也有同学产生了一个问题,芳汀怎么会这么天真这么纯洁,和她的出身不太匹配,是不是雨果的描写出了问题。有个同学说的很好,她这种天真其实是一种无知,缺乏教育。她的身上其实也有好逸恶劳的成分,她早年在农场生活,环境相对单纯安逸,才有了这样的“天真”。

  这样的孩子是不是一定就走向妓女这条路,这其中其实有多偶然因素,我们讨论的是哪些因素把她推向了这条路。一开始雨果把她写的这么美,对于她最后的堕落也就更加惋惜。

  更重要的是,雨果自己就有论述“社会要买一个女奴,向谁买?向贫穷。向饥饿、寒冷、孤独、遗弃、贫乏。那是痛苦的买卖,一个灵魂为换取一块面包而出卖自己。贫穷卖出,社会买进。”因为贫穷,他在被欺骗之后没有能力自救。我假设了一下,如果珂赛特被马吕斯骗了,他会不会落入芳汀的下场。学生说不会,因为冉阿让会帮她讨回公道,而且冉阿让的经济条件非常好。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芳汀,不仅孤独,而且无依。他在人生的很多转折点,没有外在的助力,也没有遇到外在的助力。因此她一直堕落了下去。就个人而言,她的堕落是偶然的,在社会层面,她的堕落是必然的。雨果把芳汀描写成了底层人民的代表。因此,第一部的名字才叫《芳汀》。

  这组同学继续分析,又回到了芳汀本身,说她缺少判断能力,因为她对德纳第的一次又一次逼债没有产生怀疑。这和前面她缺少教育、天真无知就对应上了。

  下一组的同学回到了导言:男人因穷困而道德败坏,女人因饥饿而生活堕落,儿童因黑暗而身体孱弱。她认为这三句话是互文的,是穷困、饥饿、黑暗使人们到了悲惨的境遇中的。她提到了另一个版本的“黑暗”,翻译成“无知”,“无知使儿童凋败”。这句话也可以用在芳汀身上,她也曾是儿童,而也正是无知使她凋败。这位同学还提到了雨果对1817年的描述,写了很多社会的细节,拿破仑失败后,社会其实基本没与什么大的改变,风气依旧。穷苦的人们依旧贫困,芳汀就是他们的代表。我们顺便提到了祥林嫂,这位同学认为芳汀还有寄托,而正是这份寄托在剥削她。这就有牵涉到了深刻理解芳汀的因素,芳汀一个人的话,也许他是不会走上妓女这条路的,正是这个孩子,让她有一种为了孩子牺牲的伟大精神,怀着一种圣洁的心态去堕落的,雨果也有类似的描写,马德兰市长收容所的嬷嬷一开始看不起芳汀,但是最终被芳汀对孩子的爱打动了。

  序言其实还有一句话也很重要:只要社会还存在压迫,只要还借助法律和习俗硬把人间变成地狱……学生对习俗分析的够多了:社会风气、维克图尼安太太的窥探、工厂女工的嫉妒等等。

  马德兰市长对自己的工厂工人有两条要求: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我问学生这有什么问题,学生体现出了很可贵的审辩思维,他们先问,什么是正直,什么是诚实。继而他们发现这些都是道德评判。有一个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冉阿让自己在这里也不是一个诚实的人,他自己就隐瞒了自己的身份。有一种更大的习俗的压迫是:以正义的名义进行压迫。维克图尼安太太把芳汀赶出去之后,她自己不觉得自己干了坏事,反而觉得自己很伟大。以正义的名义去伤害一个人的时候,这就是压迫。

  还有法律的力量。沙威认定贫穷的芳汀是有罪的,这是习俗的问题,但其中也有法律的压迫。巴塔马林调戏芳汀,却没有被定罪,这是法律在保护他们。我上一届的同学找到了一个关于巴塔马林先生的细节,这届同学没有找到。因为我们这一届是以主题的方式贯穿全书讨论的。巴塔马林先生最后在审判尚马第的案件中出席做了陪审员,这也是对法律的讽刺。

  我们的讨论就到此,最后我做了一下总结。我们一开始把注意力过分地放在了芳汀本身,她自己确然有性格缺陷,导致她不能再之后的危机的很好的处理,加剧了她的悲惨命运。但是真正让她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是社会因素。我们在分析的时候不能偏废某些因素,但是一定要认识什么是主导因素,以及作者是如何去塑造这个人物的。也许,换一个社会,她不会这么悲惨。但是也不能安全消除自身的因素,比如说,她刚到海滨城市蒙特伊,找到了工作,她就赊债买了很多家具。她一旦失业,也就疲于应付。还有同学问,她为什么不知道回德纳第那里看看呢?因为她根本走不了,她走的话会被人认为逃债,她不能离开这个城市。

  同学发现的很多问题,通过文本本身的逻辑是可以解释的,这不是雨果的破绽。当然与过这部作品是有破绽的,但不在这里。我们要细读文本,找到合理的解释,从而也能发现作者真正出问题的在哪里。

  一句总结:就个人而言,她的堕落有偶然性;就社会层面而言,她的堕落有必然性。雨果把她作为一个贫苦社会的代表,代表了当时深受压迫的广大穷苦人们。我让学生找一找类似的人物,学生找到了德纳第的女儿爱潘妮、巴黎的黑社会、流浪儿,以及小说中一闪而过的乞讨者。他们或是次要人物,或是群像,或是一笔带过,但是看到他们,都能让我们想到芳汀,每一个人都有着和芳汀或多或少类似的命运遭遇。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