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喜只喜的》原文及赏析

【导语】:

喜只喜的今宵夜, 怕只怕的明日离别。 离别后,相逢不知那一夜。 听了听,鼓打三更交半夜。 月照纱窗,影儿西斜, 恨不能双手托住天边月, 怨老天,为何闰月不闰夜? 清华广生辑《白雪遗

  喜只喜的今宵夜,

  怕只怕的明日离别。

  离别后,相逢不知那一夜。

  听了听,鼓打三更交半夜。

  月照纱窗,影儿西斜,

  恨不能双手托住天边月,

  怨老天,为何闰月不闰夜?

  ——清·华广生辑《白雪遗音·马头调》

  本篇将害怕情人离别的心态,写得活脱可喜,奇妙有趣。

  古人说得好:“诗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唐·孟棨《本事诗序》)这首民歌的作者不仅有浓烈的感情,而且把感情变化的幅度放大到辽阔的两极之间,一开头就写明“喜只喜的今宵夜,怕只怕的明日离别。”由“喜只喜的”到“怕只怕的”,这两者之间该是有多大的感情跨度啊!人们读了之后,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如此呢?这大概不是通常的离别,而是“离别后,相逢不知那一夜”?可能遥遥无期,或困难重重,总之似乎自己无法把握未来的命运,只有指望眼前与情人团聚的幸福时刻得以延长。因此当她听到“鼓打三更交半夜”,看到“月照纱窗,影儿西斜”的时候,便很自然地产生了这样一种奇妙的心理: “恨不能双手托住天边月。怨老天,为何闰月不闰夜?”如果能够“双手托住天边月”,使时间停顿下来,或者有两个夜接连在一起的“闰夜”,使她与情人团聚的时闲得以延长,那该多好啊!

  作者要“托住天边月”及“闰夜”的想法,虽然是荒诞的,但由此所表现出来的要求延长与情人团聚的感情却是真实的。用荒诞的幻想,表现出了真实的感情,这就是它的显著艺术特色,也是它之所以能产生一种奇妙有趣的艺术效果的奥秘所在。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