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永淳中童谣》原文及赏析

【导语】:

新禾不入箱,新麦不入场。 迨及八九月,狗吠空垣墙。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五行志二》 唐高宗开耀二年(681),洛阳一带大旱,唐高宗永淳元年(682),洛阳一带又连降暴雨,淹没许多村庄,淹死

  新禾不入箱,新麦不入场。

  迨及八九月,狗吠空垣墙。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五行志二》

  唐高宗开耀二年(681),洛阳一带大旱,唐高宗永淳元年(682),洛阳一带又连降暴雨,淹没许多村庄,淹死许多人民,冲毁了大片庄稼,而宫府的“蠲免”和“赈济”,实际上又都是一纸空文。这首童谣就产生于这个时候。它描绘了大灾过后农村中的一片荒凉景象,也暗示了统治者根本不恤民命的社会现实。

  “新禾不入箱”的“禾”字,是谷、黍、稷、豆的总称。它和下句的“新麦不入场”相联系,实际是专指麦收之前就可早熟的扁豆、碗豆之类,而非其他谷物。这说明,头一年就是大灾荒,人们为了接济春天饥饿之苦,早春便种上了早熟作物。次句的“新麦”,实际上包括燕麦(大麦)和小麦,因为燕麦也是早熟于小麦的作物。如果把“禾”字只理解为一般谷物,首句便成了与次句相抵牾的废话;因为在麦收之前,谷、黍之类才刚刚破土出苗,哪能谈得上“入箱”不入箱呢?首二句意谓:头年大旱,禾稼歉收,今年种上接济春荒的作物又没收入仓箱,大麦小麦也没等收割到打麦场上,便大涝成灾了。这种情形,唐代有,宋代也发生过。农民为了渡过春荒,总是种一些春天早熟的作物。例如苏轼在《浣溪纱》中就有这样的句子:“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麦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那也是写老农在春荒中挨饿,只好把未熟的麦穗捣碎充饥。因而词人问老农,早熟的扁豆快要熟了吧?那“豆”,也是指早熟于小麦的扁豆之类。

  正确理解了前两句,后面的“迨到八九月,狗吠空垣墙”便好理解了。因为去年荒旱,人民已没得温饱,今年早熟的作物和麦类,又因旱涝而颗粒未收。而官府的“蠲免”和“赈济”,又有名无实。所以到了八九月间,人民便非死即逃,街巷皆空了。只有不懂事的饿犬,对空室而吠叫,想叫主人来喂它,它哪知主人已经饿死或流亡在外了呢?

  这首歌谣,虽仅用二十字,但却把封建社会中农村饥荒的情形写得简明而形象。特别是“狗吠空垣墙”句,简直把人民逃亡,农村破败荒凉的情景写活了。但此谣非知农事者不能说出,非知农事者不能得以正确理解。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