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歌《东光》原文及赏析

【导语】:

东光乎?仓梧何不乎?仓梧多腐粟,无益诸军粮。诸军游荡子,早行多悲伤! 关于此诗的主旨和时代背景,余冠英 《乐府诗选》中写道: 这诗反映从征南越军人的悲怨之情。武帝征南越,当时臣民多不愿

  东光乎?仓梧何不乎?仓梧多腐粟,无益诸军粮。诸军游荡子,早行多悲伤!

  关于此诗的主旨和时代背景,余冠英 《乐府诗选》中写道: “这诗反映从征南越军人的悲怨之情。武帝征南越,当时臣民多不愿意,朝廷虽以关内侯的高爵来鼓励,也激不起从军的热情。元鼎五年的大出兵,所征发的多半是罪犯。行军所经多是南方卑湿之地,所谓 ‘瘴乡’,如不是土著,没有不以为苦的。”可见,这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

  诗篇开端不凡,以反问的句式突兀而起。“东光乎?仓梧何不乎?”东光,即指东方亮了。仓梧,同 “苍梧”,地名,今广西梧州。汉武帝元鼎五年征南越的军队,其中有一路取道苍梧。这两句是写自然现象。意谓东方已经亮了罢?苍梧为什么还不亮呢?苍梧的清晨被浓厚的瘴气笼罩,因而看起来天还没亮。可见出征将士在天刚刚放亮,瘴气浓雾密布的时刻就要起程出发。其怨愤之情已表露出来。

  接下的两句 “仓梧多腐粟,无益诸军粮。”进一步写出征士卒内心的悲慨。苍梧是一个 “瘴乡”,那里终年瘴雾蒸腾,不见阳光,由于空气过度的潮湿,致使粮仓里的粮食发霉腐烂,这怎么能有益于士卒的饮食需要呢?对此恶劣的环境、条件,士卒们不寒而栗。这两句虽是叙述之语,却将士卒的畏惧之感,烦怨之情,充分地描述出来。

  最后“诸军游荡子,早行多悲伤”两句,点出士卒悲伤的主旨,在封建社会,社会动荡,战争不止,士卒被迫南征北战,宛如那游荡子一样,没有安定之时,每天早早就被驱赶上路,士卒之苦自在不言之中。千言万语都囊括在 “悲伤” 二字之中。

  全诗虽只有短短六句,却反映了一个重大的题材,那就是谴责了统治阶级无视士卒疾苦,以及人民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诗歌平铺直叙,可蕴藉的情感却愤慨悲怨,给人以深深的感染。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