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歌《素馨曲(三首)》原文及赏析

【导语】:

素馨棚下梳横髻,只为贪花不上头。十月大禾未入米,问娘花浪几时休? 一更鸡啼鸡拍翼,二更鸡啼鸡拍胸。三更鸡啼郎去广,鸡冠沾得泪花红。 岁晚天寒郎未回,厨中烟冷雪成堆。竹篙烧火长长炭

  素馨棚下梳横髻,只为贪花不上头。十月大禾未入米,问娘花浪几时休?

  一更鸡啼鸡拍翼,二更鸡啼鸡拍胸。三更鸡啼郎去广,鸡冠沾得泪花红。

  岁晚天寒郎未回,厨中烟冷雪成堆。竹篙烧火长长炭,炭到天明半作灰。

  这《素馨曲》三首是产生于清代广东的民歌,属情歌之类。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云: “粤俗好歌…… 《素馨曲》 云云。”

  素馨是一种花名,别称素馨花,木犀科,常绿直立亚灌木。春季开花,花白色,富香气,聚伞花序顶生。我国云南、广东等省都有裁培,印度也有分布。可供观赏,花为提取芳香油的原料。由此似可推断,《素馨曲》的命名与女性和爱情有关。即主要是由女性所唱的情歌。

  第一首首句“素馨棚下梳横髻”。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云: “梳横髻者,未笄也。宜笄不笄,是犹不肯在花棚上也。”未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即结发而用笄贯之。旧时因称女子年达十五岁为及笄,亦指女子已到可以出嫁的年龄。此句意为年已及笄梳着横髻的女子在素馨花棚下站立徘徊。

  第二句 “只为贪花不上头”,“上头”古代女子年十五始用笄束发,叫“上头”。例如五代时花蕊夫人《宫词》: “年初十五最风流,所赐云鬟便上头”。此句句意按梁绍壬的解释是“宜笄不笄,是犹不肯在花棚上也”。

  三、四句“十月大禾未入米,问娘花浪几时休?”据梁绍壬称:“十月熟者名大禾,岁宴而米不入,花浪不收,是过时无食也。此刺游女,亦以喻士之不及时修德,流荡而至忘也。”

  综观这四句诗,因受广东方言词汇限制,其内容颇难确切理解,大体意思似应为:年轻少女在花下徘徊,思春欲嫁,她以十月稻禾成熟当收而不收,“过时无食”为喻,告诉亲娘应及时嫁女,意同唐代《杜秋娘》诗: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因而梁绍壬认为这是“刺游女”,即讥刺心思游荡,急欲出嫁的女子的。

  第二首是女子送别情郎之时所唱的歌。全诗四句,句句与鸡联系,手法别致,也深具民歌特色。前二句 “一更鸡啼鸡拍翼,二更鸡啼鸡拍胸”,意在表明,郎君起行的当天夜里,妻子一夜未睡,或情话绵绵,或别意难眠。从一更到二更的鸡啼全都清楚听得。至于 “拍翼”、“拍胸”则是互文见意,即无论一更二更,鸡啼同时总是既振翼又拍胸的。

  “三更鸡啼郎去广,鸡冠沾得泪花红”意即丈夫在三更之时即起,赶早出行去广州,此时的妻子心中十分不舍,泪流不止,甚至泪水都滴到了鸡冠(或鸡冠花) 上,使得鸡冠也被洗得更显红艳了。

  第三首是写丈夫久出未归,妻子在家思念不已的情况。“岁晚天寒郎未回,厨中烟冷雪成堆”,意为直到年关岁晚,丈夫仍未归来,妻子意兴索然,连一日三餐也懒于治理了。雪成堆,“雪”字应指白色的柴灰成堆,未能清理,而非指自然界中的白雪。因为广东无雪,而如有雪也不会堆在厨中。

  “竹篙烧火长长炭,炭到天明半作灰”,以 “炭”谐“叹”,用作比喻,手法巧妙,也为民歌所常见,例如 “道是无晴却有晴”,以 “晴”谐 “情”;“衔碑不得语”,以 “碑”谐 “悲”等。诗句表面意为,如竹篙烧火,烧成了长长的炭,实际是说思念夫君,彻夜长叹。同样,第四句也是以炭谐叹,表面是长炭烧到天明已半化为灰,实际是说,自己彻夜长叹,到天明时心灰已尽,言外之意有无限的伤感。因而,三首中当以这一首的艺术手法为高。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