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七十二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导语】: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注释〕 民:人民。马叙伦说:此民字当作人(《老子校诂》)。威: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注释〕 民:人民。马叙伦说:“此民字当作人”(《老子校诂》)。威:第一个“威”字作“专制”、“威压”讲;第二个“威”字作“祸乱”讲。 狎:帛书甲本作“闸”,河上公本作“狭”。奚侗说:“即《说文》‘陕’字,‘隘’也,‘隘’有‘迫’谊。此言治天下者,无陕迫人民之居处,使不得安舒。”高亨说:“按狎借为闸。《说文》:‘闸,开闭门也。’此是用做动词,即用闸门封闭。无狎其所居,不要封闭人民的住处,使他们自由活动。”马叙伦说:“狎,狭声同谈类,故得相通。押狭二字并借为‘柙’。《说文》曰:‘柙,槛也。’或借为‘匣’,《说文》曰:‘匣,匮也。’柙、匣,均有闭距之义。”故狎、闸、狭均有逼迫、封闭的意思。 厌:《说文》:“厌,笮也。笮,迫也。”厌即压迫之义,引申为阻塞。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高亨说:“上‘厌’字即上文‘无厌其所生’之厌。下‘厌’字乃六十六章‘天下乐推而不厌’之厌。言夫唯君不厌迫其民,是以民不厌恶其君也。”(《老子正诂》) 见:读为“现”,作“表现”讲。 彼:指自见、自贵。此:指自知、自爱。

  〔鉴赏〕 本章是老子的政治观。老子指出,如社会恐怖、暴政逼压到民众忍无可忍,产生横竖都是死的思想的时候,民众也就会“不畏威”、“不畏死”,铤而走险起来反抗,这时社会也就到了无法继续统治下去的地步。鉴于此,老子认为任何社会统治都没有必要将民逼上绝路,“狎其所居”,“厌其所生”。进而老子指出,统治者就要具备这种认识,要有一定的爱民措施;而表面上的爱民,实质上反映出的是统治者的自爱。

  简言之,本章之旨是“狎其所居”、“厌其所生”的被统治者向统治者讲一种“官逼民反”的道理,即“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而统治者则可从“官逼民反”的道理中引出一种不使民反的手段,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唯不厌,是以不厌”。

  对于统治者被告知“官逼民反”的道理这点,奚侗解释道:“此云威即谓可畏之事,如刑罚兵戎之属,民不畏其所可畏,其故由于不能安居乐业,而祸乱自兹起。”(《老子集解》)

  反过来,统治者要维护统治,不使社会祸乱滋起,就得知道“官逼民反”的道理,就不能逼迫得民众不能安居乐业,就不能压榨得民众无法生存。要知道“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争吵)(《庄子·外物》),那么被逼迫得走投无路的民众又怎会不起来反抗、寻找生路?

  总之,只有使民余裕所居、熙融所生,这社会才会得以持续,得以发展,否则就会祸乱四起。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