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五十五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导语】: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注释〕 毒虫:王弼本作“蜂虿虺蛇”。河上公本、陆希声本、苏辙本、林希逸本、吴澄本多作“毒虫”,今据诸本改定为“毒虫”。虿:蝎也。虺:小蛇也。螫:指毒虫用尾端刺人肆毒。 据:指兽类用爪足拿按抓物。俞樾说:“据当作豦。……今作‘据’者,假字耳。”高亨说:“俞说是也。兽以爪攫物曰‘豦’,古书通以‘据’为之,《战国策·楚策》:‘两虎相据。’《盐铁论·击之篇》:‘虎兕相据而蝼蚁得志。’‘相据’,谓以爪相攫也。”(《老子正诂》) 攫鸟:高亨说:“‘攫鸟’,犹云鸷鸟也。‘攫’盖借为“瞿’,《说文》:‘瞿,鹰隼之视也’。鹰隼鸷鸟,其视瞿瞿然,故鹰隼之类,谓之瞿鸟,瞿鸟犹云鸷鸟,明矣。”(《老子正诂》)搏:帛书乙本作“捕”。搏读为捕,捉的意思。 朘:王弼本作“全”,全借为“朘”(音全)。《释文》引《说文》:“朘,赤子阴也”,指男婴生殖器。作:挺举、翘起。 嗄:哑。河上公本作“哑”。 和:指阴阳调和,身体和谐。 益:纵欲贪生过分。徐梵澄说:“益之者,犹预支他年备用之财,以侈今日之富者也。”(《老子臆解》)祥:古代用作吉祥,但也用作妖祥。这里指的是妖祥、灾殃。 心:思想、意志。强:逞强、强暴。 壮:强壮。

  〔鉴赏〕 老子言道德,常以婴儿赤子作比喻。本章老子又一次提出人要修性返德于婴儿般的纯真柔和,这样就会像婴儿一样不壮也不老,遇物亦无伤,使之既符合人之养生,更符合“道”之原则。

  在老子看来,婴儿尽管形未成而气自专,情未感而精自应,声久费而和不伤,所以是“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终日号而不嗄”。而之所以能这样,老子认为全在于婴儿任其自然之真、本然之气,泊然无欲,故不壮亦不老,无物能伤。

  而渐长成形的人则开始耳目交于外,心意受于内,不任自然而益生多欲;欲于货物名利、饮食男女……这按老子看来,未有好结果。

  这些人有时候还以心使气,表现为乖戾决骤、张脉偾兴,这样就使得内不能自主,外不能自制,异于婴儿的“精之至”与“和之至”。这种乖戾决骤、张脉偾兴看似“刚强”,但按老子看来,人一旦入于“刚强”,这“老”也必定从之,也必定失去赤子之性,也难有好结果。诸如这些,均违反“道”之原则。

  所以,老子强调人要修性返德,至同于初,如婴儿积冲气之和、守柔弱之道,调心制欲,养气卫身,这样人既不壮,恶乎老?既无老哪来死?就能处于“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的“无死地”之境。所以有人强调“人但养成婴儿,何事不了”(苏辙语)。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