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谊堂文集》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导语】:

文集。十二卷。清张伯行撰。初刊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 张伯行,字孝先,号敬庵,又号恕斋。生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卒于雍正三年(1725年)。河南仪封人。康熙进士。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等

  文集。十二卷。清张伯行撰。初刊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

  张伯行,字孝先,号敬庵,又号恕斋。生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卒于雍正三年(1725年)。河南仪封人。康熙进士。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等,官至礼部尚书。在任期间有政绩,治河有功,改革积弊。伯行生为康熙年标榜程朱理学时,毕力推崇之,上呼下应,遂为一代理学名臣。论学宗旨为“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著作有《正谊堂文集》、《续集》、《困学录》、《续困学录》、《近思录集解》、《唐宋八大家文钞》等。

  是书内含奏疏、公文、告示、书信、议论、记传、墓志铭等。内容除政务以外,多为倡导程朱理学之议及修身养性心得,故哲学内容较丰富。

  伯行重视于理学宗绪,以为儒学自孟子以后便淹没无闻,汉晋隋唐等世以佛老清虚之谈为主,至唐中韩愈虽“谈笑挥之”,但仍不能够杜绝,直到宋代诸理学家出,才使圣明之道恢复,犹如拨云雾而见青天,理学达到了顶峰。而后陆、王出,搅乱了思想界。因而他推朱熹,以为是“集诸儒之大成,无异孔子集群圣之大成。”(《著述说》)斥陆九渊、王阳明、李贽及颜元等。特别是谈到颜元的“实学”,既不程、朱,也不陆、王,以“事功”为首,若如此则必大乱天下之道。就张伯行看来,“夫学圣人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论学》)这就好像要去京师的人,应当先研究到达的路径和方位,历历不爽,然后上路,才不会迷失去向。如果以为只要随意走,便能到达,懵然直往,必然将是南辕北辙。如颜元所说的学六艺以成德,那是无目的、无经径的“行”,为学必误。

  张伯行思想虽崇理学,但其重在“知主敬”,即通过主敬立本,通过穷理致知,然后反躬以践其实。就此而言,是与朱熹有别的。但其主敬和佛禅是有别的,是合于义理,而非虚灵。因为“义理于人最重,全义理以应万事,则动不逾距,发皆中节,自有依据;舍义理而留虚灵,则为空寂,为狂妄。”(《复原元功》)虽然都落在人心,但为了是主敬能得到确定,伯行特注重于区别,如儒家谈心,释氏也谈心,但孔子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放心要依赖于学,而释氏却说心即佛,只事心而不讲学问、不穷理,以致猖狂恣肆。他之“言心不过谓其治变出入无时,非主敬无以操持之也,可与异端之虚无寂灭同日语哉!”(《陈布衣文集序》)谈到“困”,张伯行则联系他所讲的功夫,这也与虚灵、无为相反,“困则悔,悔则思,思则奋,奋则用力必坚,入道必深。”(《困学录序》)如果遇困便怠忽下来,那是庸人自弃,困而能刻厉的,则是君子的自修所为。等等。

  该书初为乾隆元年(1736年)张伯行之子张师栻、张师载校刊。入《正谊堂全书》、《丛书集成初编》。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