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编》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导语】:

《明道编》是明代的一部哲学著作。黄绾撰。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其子黄承德将先父所撰《久庵日录》及学生听讲笔记 《习业录》合并,刻成 《明道编》一书。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标点本。 黄

  《明道编》是明代的一部哲学著作。黄绾撰。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其子黄承德将先父所撰《久庵日录》及学生听讲笔记 《习业录》合并,刻成 《明道编》一书。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标点本。

  黄绾 (1477—1551),字叔贤,号久庵、石龙,浙江台州府黄岩县人,明思想家。初以祖荫入官,官至礼部尚书暨翰林院学士。黄绾一生的思想曾经历两次转变。首先由信奉宋儒转为从师王阳明。在接触王学之后,推崇不已,乃称门弟子。晚年思想一变,从“天性人情之真”出发,反对王阳明“去欲”、“去七情”之说。其著作有《石龙集》、《庙制考义》、《易经原古》等19种,除 《明道编》外,余皆佚失。

  本书原12卷,今存6卷,约35000余字。

  本书体现了作者思想的转变与发展,以及对王学的批判。他否认宋儒的 “心传”之道统,而崇尚 “经世之学”之道统。他认为,从伏羲、尧舜至孟子的道统是“正脉”:而宋儒所继承的是禅学,是异端。他批判道:“宋儒之学,其入门皆由于禅”,而“禅学之盛,将为天下国家之害”。禅化了的王学“空虚之弊,误人非浅”。其次,他强调了学问与实践两者关系的重要,发挥了孔子所说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思想,提出了学问与实践的主要项目是“德”、“仁”、“艺”,认为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致良知”是行不通的。再者,他强调了 “思”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认为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反对陆九渊、杨简的“不思”、以“思”释“致”。他认为“致治有方”,具体而言就是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本书对于王学的批判以及认识论方面的贡献,是作者思想中的积极部分,体现出积极的唯物主义观点,与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有相通之处。不足的是,本书将天、地分成品类,渲染鬼神威力,还劝诫人们在祭祀时要有“思慕诚敬之心”,这些都表现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中华书局所出版的本书标点本系刘厚佑、张岂之据北京图书馆所藏明嘉靖本整理而成,此标点本卷首有侯外庐先生序,对黄绾的思想、著作作了分析与介绍。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