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先生集《马说》原文及鉴赏

【导语】: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昌黎先生集》)

  【赏析】在韩愈自鸣不平的散文中,《马说》是较著名的一篇。它短小精悍,言简意深,深刻揭示了封建专制下人才备受摧残的社会现实。尽管左思、陶潜等不少人已从悲士不遇的个人角度抒写了不平心情,但象作者这样集中而全面地抨击不合理的用人现象,并不多见。

  文章的思辩力量来自缜密雄辩的科学论证。在开头作者用肯定前件到肯定后件的充分条件句,从正面鲜明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中心论点后,文章又用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的必要条件推理,从反面阐明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的道理,这一正一反,突出了两者共存共亡的关系,强调了知人善任的极端重要性。接着,文章从“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批评了用人上的不合理现象,为中心论点提供论据。整个论证一波三折,逻辑严密,又辅之以雄健的笔力、整齐而富于变化的句式,因而具有难以阻遏的雄辩气势和很强的说服力。

  运用形象生动的文学笔法,贯注作者自身的思想情感,使此文在哲理表述中同样也充溢着强烈的情感力量。作者饱含怀才不遇的亲身感慨,连类没喻,穷情尽变,以伯乐喻知人善任者,以千里马借喻优秀人才,并在具体描述中始终紧扣马的活动方式及特征,形象地表现出被压抑人才所受的不公正待遇。文中“千里”二字七次反复,犹如声声呼唤,其痛惜之情、嗟叹之声,催人泪下,只有有亲身体验的人才能写得如此动情,如此深切。其“执策而临”一语,栩栩如生地刻划了某些执政者的昏愦庸碌,绝似小人情状,而结末一发问,一感叹,理胜情浓,既警拨动闻,又耐人寻味。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