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诗歌《敦煌的早晨》的原文及赏析

【导语】:

《敦煌的早晨李瑛》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在敦煌, 风沙很早就醒了, 像群蛇贴紧地面, 一边滑动,一边嘶叫。 但沙飞、风啸, 掩不住乡野大道歌声高; 白杨梢头又传来一片野鸟啼, 红柳丛中

《敦煌的早晨·李瑛》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在敦煌,

风沙很早就醒了,

像群蛇贴紧地面,

一边滑动,一边嘶叫。

 

但沙飞、风啸,

掩不住乡野大道歌声高;

白杨梢头又传来一片野鸟啼,

红柳丛中的渠水哔哔笑。

 

党河岸边走着一群青年人,

黄牛背上驮着捆捆树苗;

莫看每人肩头都有一小片沙漠,

他们要到瀚海的浪尖上去栽杏种桃。

 

……忽然,谁在吹笛子,这么早,

在田间、树丛?在沙丘、山脚?

我知道流沙湮不住他们的笛眼,

漠风也吹不断那憨厚的笑。

 

哈,走来了,三个孩子,

笛声回绕着三把铁锹;

红扑扑的小脸像怒放的牡丹,

他们要到学校去栽条林荫道。

 

人说敦煌连早晨也是棕黄色的,

黄的河水,黄的野云,黄的古堡;

可为什么透过万里沙帐,我却看见:

这早晨,湿湿的,青青的,有这么好!

 

选自《红柳集》,作家出版社1963年版

  治沙造林,改造山河,是六十年代初期全国性的绿化祖国活动的主要内容。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轰轰烈烈的劳动场面,也没有采用那种跳跃性很大、直接剖露胸怀的抒情方式。诗人截取造林者清晨出发路上的一个片断,通过一个个具体画面和场景,因小见大地展示治沙造林、美化家园的生活情景。诗的开头,通过写景,交代了全诗的背景。第二节仍是写景,但诗人没有采用第一节的直接描写法,而是以虚写实,以诗人的主观感受巧妙地展示出一幅经过整治后水清鸟噪人欢唱的美丽图画。第三节至第五节,诗人频繁地变化景致,视角由远而近。远景写年轻的造林者驱牛上征途的情景。突然,笛声划破清晨清谧宁静的气氛,引起“我”的关注,镜头随着“我”的寻觅轨迹,自然地从远景渐渐摇向近景,接着出现三个孩子“笛声回绕着三把铁锹”的特写镜头。诗人对湿润、葱绿的明天的早晨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诗作用生动的比喻、比拟等表现手法,创造性地强化诗意。用群蛇爬行姿态比作风沙移动,采用的是明喻,诗人抓住了主客体外部动作形态上的类似,既绘声绘色地描述风沙像群蛇正在贴地爬行的情景,又用生动活泼的形象提出一个触目惊心的现象:群蛇张开血口嘶叫着,欲把整片良田吞掉,以引起人们的警觉。“莫看每个肩头都有一小片沙漠”,用沙漠来暗示每个造林者肩上都负有治理荒漠的艰巨任务,将本来抽象的言词变得具体化了。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