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海茫茫晓未分, 风烟漠漠棹还闻。 连宵雪压横江水, 半壁山腾建业云。 春气卧龙将跋浪, 寒天断雁不成群。 乘潮鼓楫离淮口, 击剑悲歌下海濆。 姚鼐中年辞官,长期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湖海茫茫晓未分, 风烟漠漠棹还闻。 连宵雪压横江水, 半壁山腾建业云。 春气卧龙将跋浪, 寒天断雁不成群。 乘潮鼓楫离淮口, 击剑悲歌下海濆。 姚鼐中年辞官,长期
湖海茫茫晓未分, 风烟漠漠棹还闻。
连宵雪压横江水, 半壁山腾建业云。
春气卧龙将跋浪, 寒天断雁不成群。
乘潮鼓楫离淮口, 击剑悲歌下海濆。
姚鼐中年辞官,长期主持江宁、扬州等地书院。这首诗大约作于他在江宁主讲授徒之时。
首联破题,直写乘船晓行情状,是开门见山的写法。诗中的“湖海”当指秦淮河入口长江的一带江面。以江为海,古人不乏其例,如南朝乐府《西洲曲》:“海水摇空绿”,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斜月沉沉藏海雾”,皆借海指江。此诗以湖海喻江,不仅因为古已有之,也是天欲破晓之时作者乘船的感觉。举目江心只见水天茫茫,烟波缭绕,未见涯涘,如行湖海,四处杳无人声,船棹击水声声入耳。昏暗、静寂是拂晓时分江中舟行的整个氛围,紧扣题面“晓发”二字。
颔联以“连霄”承接首联的“晓未分”。一夜大雪仿佛压住长江水面的波浪。诗中以横江水泛指长江水面的波浪,大雪压住江浪自然是夸张的说法。下句说船发金陵,两岸山顶浓云翻腾,看来天气一时未能放晴。这联写景,着眼于晓行时天气状况。顶寒冒雪前行,可见旅途艰辛。
颈联依然写景。上句说初春将至,长江水涨,传说龙为水族之长,这里即从卧龙代指蜿蜒东去的长江。下句出现断雁这一意象,寒冬时节失群孤雁,也是常见的景物。前面五句或言水波茫茫,棹声入耳,或写大雪压江,浓云翻腾,或谓春水将涨,都与“金陵晓发”,这个题目关联紧密。而第六句转写断雁,似乎有点离题。其实不然,这一方面实写作者之所见,一方面又象征自己远离家园,羁旅行役的生涯。这意象的出现,与全诗显得灰暗沉重的氛围相和谐,又为尾联抒发感慨作了有力铺垫。
前三联写景,渲染出悲怆沉闷气氛。这固然是因为诗人旅途厌倦,情绪不佳,也是社会大氛围在文人心理上的折射。乾隆时代,清王朝虽然极盛,但政治恐怖,屡兴文字大狱,士子内心非常压抑,心理负担沉重。这样的社会背景,典型心态在文人创作中,有时不期然而然地折射反映出来。
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以“击剑悲歌”四字形容乘船初离金陵时情绪。所悲何事,诗中未能明言。细揣全诗,应是羁旅行役的感伤或世路坎坷的哀愁。这个结尾与首联遥相呼应,同时又饶有余韵。其韵味在于情由景转,景因情生。前三联的写景,严寒大雪暗示旅途艰辛。气候如此恶劣,大概也是尾联悲慨之情油然而生的原因。拂晓时的昏暗沉寂,寒空中的失群断雁以深沉的色彩烘托这种悲慨。反过来说,诗人撷取这些冷色调的意象入诗,又是其内心悲慨使然。通篇以环境景物烘托情感,意境浑融一体。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