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②》注释和评析

【导语】:

  苏轼《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②》注释和评析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③,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 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 风露透窗纱。 恰似姮娥怜双燕④,

  苏轼《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②》注释和评析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③,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 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 风露透窗纱。 恰似姮娥怜双燕④, 分明照、画梁斜⑤

  【注释】

  ① 少年游:词调名。调见晏殊《珠玉词》,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以为名。又名小阑干、玉蜡梅枝。双调。此词五十一字,前段六句,后段四句,各两平韵。

  ② 题一本无“代人寄远”四字。 润州:隋唐州名,宋时为军、府,治所即今江苏镇江市。

  ③ 余杭门:宋时杭州北门之一。

  ④ 姮(heng)娥:即嫦娥。《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

  ⑤ 照画梁,语出宋玉《神女赋》序:“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皓若明月舒其光。”

  【评析】

  苏轼在词坛上的起步较晚。根据朱彊村的编年,苏轼现存最早的词,是宋神宗熙宁五年通判杭州时所作的《浪淘沙》“昨日出东城”、《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潮》等篇。这个时间,比起他最早的编年诗(宋仁宗嘉祐四年)来,晚了整整十三年。这种现象,说明在北宋初期,词的地位仍然较低。在封建士大夫们的眼里,词被视为“艳科”、“小道”,不过是写男欢女爱、伤春伤别之情,在酒筵之间供歌儿舞女们唱唱,娱怀遣兴而已,不过是一种“诗余”。所以苏轼在进入仕途之初,不会首先去涉足词坛,这是可以理解的。

  从熙宁五年到熙宁七年,苏轼在杭州的这一段时间,共存词四十余首,一般认为是他词作的早期。这一时期,苏词尚未摆脱时代风气的影响,内容主要是写伤春伤别、浅恨闲愁,风格也基本上是婉约的,读起来与晏欧词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我们这里分析的《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一词,便可以看成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的暮春时节。熙宁六年,润州大旱,朝廷拨粮三万石,募饥民兴修水利以代赈。苏轼于十一月离杭赴润赈灾,至熙宁七年四月仍滞留润州,离别亲人已有半年之久,感于“行役未归”,故有此作。细绎词中的内容,与诗人这一段时间的经历完全吻合,所以我们推测,题中“代人寄远”的“人”字,指的正是诗人的妻子。托为家人“寄远”,实际上是一种从对面写起的手法,就像杜甫的《月夜》一样,通过写妻子的愁苦,反过来衬托自己思念亲人的苦闷。有人将“代人寄远”解释成“代妓寄远”,是缺乏根据的。

  词的上片,是通过两个场景的描写,来表现闺中人的离情别绪。这两个场景,一个是去年冬天,冒着满天纷纷扬扬的大雪,妻子送别丈夫于余杭门外的情景;另一个是今年春天将尽、杨花柳絮漫天飘飞之时,妻子在闺中对远行亲人的苦苦思念。这一段描写,从表面上看,词意较为明显,感情的线索似乎也比较简单,其实,这里却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内涵。

  首先,是词中展示的时间线索。作者在这里写了两个时间:“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尽”,而联系这两个时间概念的,是“犹不见还家”一句中的“犹”字。这条时间线索具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渲染了时间上的距离感,显示了离别的漫长,而这恰恰是人物痛苦产生的原因;另一个作用,是造成一种如泣如诉的感觉,好象这位闺中人正面对着我们,哀怨地向我们倾诉着她离别亲人后的痛苦,诉说着冬去春来,岁月的熬煎。这种时间上的距离感、感情上的倾诉感,都是通过这条时间线索表现出来的,假如词中没有这样一条明确的时间线索,这一段描写的感人力量显然就要大大削弱。

  其次,是诗人在这一段中的巧妙比喻。以杨花喻雪,出自《世说新语》中谢安问子侄“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女谢道韫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著名故事;以雪喻杨花,则出自韩愈的《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些,本不是什么新鲜的比喻。诗人的巧妙之处,在于抓住了这两种自然景物可以互拟的特点,先以杨花喻雪,再以雪喻杨花,这就不仅轻而易举地描绘出这两种景物的形象,而且突出了雪与杨花相似这一点。惟其相似,闺中人在看到“今年春尽”的杨花时,才会蓦然回忆起“去年相送”时的情景,而“杨花似雪”、“雪似杨花”这一对比喻,也就成为联结前后两个场景的重要的内因。

  另外,“杨花似雪”、“雪似杨花”这样一种回环往复的修辞形式,使人很容易联想起《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表现手法。这种修辞方式,造成了韵律的回荡,增添了语言的流动感,使得这首词从一开始就笼罩在一种优美的艺术氛围之中。

  如果说,词的上片所描写的场景是阔大的,那么到了下片,摄取的镜头就变得极近、极细小;从抒情的角度看,闺中人的感情也表现得更婉曲、更细微。

  “对酒卷帘邀明月”一句,显然是化用了李白《月下独酌》诗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句的句意,但李白所表现的,仅仅是孤独和寂寞,而闺中人的对月,更多的则是寄托了对离人的怀念。共对中天明月,相隔无限关山,此时此刻,她的“卷帘邀月”,包含着多少无法排遣的愁苦,又寄托了多少热烈的期待和渴望!然而现实却是无情的。她的心上人还远在天涯,她们的重逢还不知何日,所以下一句:“风露透窗纱”,笔调便转为凄清。夜深了,冷风和雾气透过窗纱,打在闺中人的身上,她心中的悲凉是可想而知的。这时候,她抬起头来,正巧看到冷月的清辉穿过窗户,照在栖息于画梁的双双燕身上,这就更强烈地触动了她的离愁。

  “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一句,包含着丰富而曲折的艺术内容。首先,它写出了双燕的幸福。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双燕总是被当作爱情幸福的象征,同时又与离别的痛苦形成对比来加以表现的。如晏殊的《蝶恋花》词中,就是把“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与思妇的“离恨苦”对照着来写的;又小山词《临江仙》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亦是如此。在本词中,诗人写出燕子双双,依偎于画梁之上,栖香正稳,也正是为了反衬出闺中人的孤独和愁苦。这一层意思,在词中是很明显的。

  第二层意思,是写闺中人的心理。“恰似”二字,显然系闺中人之所想:望着皎洁的月光,她很自然地想到了月宫中的寂寞嫦娥。她想象着,嫦娥见到人间的这一对幸福的燕子,看到它们形影相从、双止双栖,该会是多么羡慕,以至深情地把月光投射在双燕的身上。在闺中人的这种痴想中,我们感到有一种寄托:她实际上是在嫦娥这个形象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借嫦娥的“怜双燕”,来写自己对爱情幸福的羡慕和渴望。只不过对于封建淑女来说,这种感情是羞于剖露的,所以借“恰似”之想,比较曲折地加以表达罢了。

  另外,这一句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通过写景物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分明照、画梁斜”,写的是月光照耀下栖息在画梁上的燕子,但同时,它又把闺中人那种久久凝视、如醉如痴的神态,也“分明”地暗示给我们了。我们可以想象:月亮西沉了,“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我们的女主人公,早已是“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了,但她却久久地坐在窗前,痴痴地仰望着画梁上的双燕,不肯离去。她的孤独和痛苦、她的期待和渴望,都在她这种凝神痴望的神态中表现出来了。所以,“分明照,画梁斜”一句,不仅是景物的正面描写,同时也是人物形象、人物感情的侧面烘托。它使得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加深婉而细腻,这也是此词以景语结尾却显得格外缠绵动人的原因之一。

  苏轼的这首《少年游》,是他早期的重要代表作,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早期词作的一些突出的特点。

  首先,就是词的题材还是传统的伤春伤别、浅恨闲愁的内容,生活面还相当窄;它的表现手法和使用的语汇,也基本上没有超出欧阳修、晏殊词的藩篱。把这种词与苏轼密州以后的作品相比较,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苏轼倅杭时期的词作,其豪放词风还没有形成。过去有些评论对苏词此期评价过高,是不够妥当的。但是,苏词创作之始,就具有一些鲜明的艺术特色,这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此词的语言,疏朗、明快,特别是上阕,清新自然,纯乎口语,而表达的感情,又确实是清切婉丽,优美动人。正像楼敬思所说,是“冲口而出,无穷清新”(《词林纪事》引)。这种语言风格,是应当给予充分肯定的。过去有人批评此词的上片“抒情过于率直”,其实并不公允。因为在北宋前期的词坛,“天然”还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只是到了后来,词才日益以婉曲蕴藉、绵邈细密为“正宗”,反而把词的最初的形态——民间词的许多特点丢失了。

  另外,此词虽然描写爱情,却不涉艳俗,更没有柳永、黄庭坚辈的那种“淫媟之辞”。它所表现的爱情是诗人真挚感情的抒发,是发自肺腑的心声。不轻浮、不造作。这些特点,在苏轼后来的词作中始终保留着,成为苏词风格的重要方面。

相关推荐
  • 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 《杨亿·少年游》原文及赏析
  • 少年游之一寸相思殷长歌为何离开正阳宫,加入血翼神教?
  • 少年游之一寸相思朱厌的结局是什么?朱厌喜欢谁?
  •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大家都爱看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