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西林壁》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鉴赏】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
苏轼《南乡子·裙带石榴红》原文、写作背景、注解
南乡子 沈强辅霅上出犀丽玉作胡琴,送元素还朝,同子野各赋一首①。 裙带石榴红②,却水殷勤解赠侬③。应许逐鸡鸡莫怕④,相逢
2023-02-22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鉴赏】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鉴赏】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四月发黄州,自九江抵兴国,取高安,访子由,因游庐山……”可知此诗约作于是年五月间。同时所作的游庐山诗,有《初入庐山五言绝句》(三首)、《瀑布亭》、《庐山二胜》(两首)、《赠总长老》等七首。《庐山二胜》前有短序云:“余游庐山,南北得十五六(意谓游程所至达全山十分之五六),奇胜殆不可胜纪,而懒不作诗,独择其尤佳者作二首。”又《东坡志林》卷一“记游庐山”条自述在庐山所作诸诗,“最后与总长老同游西林”,“仆庐山诗尽于此矣。”可知这是他游遍庐山之后带有对庐山全貌的总结性的题咏。知道了这一背景,极有助于对这首诗的理解。
西林寺又称乾明寺,位于庐山七岭之西。姚宽《西溪丛语》评此诗首句谓:“南山宣律师《感通录》云:‘庐山七岭,共会于东,合而成峰。’因知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句,有自来矣。”如果不是泛游了全山,收摄远近高低的全部峰岭在胸中构成整体的形象,就正如《初入庐山》第一首中所说:“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那样,只能看到峰峦坡陀的偃蹇(偃蹇,高耸貌)之状了。
次句“远近高低各不同”,一本作“远近看山各不同”,语意更明晰,但内涵较窄,只有“远近”而不及“高低”,颇疑苏轼初作如此,而以后改成今句。所以此句实应读作为“远近高低看山各不同”,方与次句的“识”字紧密扣合。远处、低 处所“识”的庐山,只是青山偃蹇,葱茏一片;愈贴近、愈登高,则眼中所“识”之山中景物又随身之所至而各各不同。此时此际,庐山的局部的“真面目”方能收于眼底。若问:“庐山就如你眼中所见么?”如果答道:“那还有问题!我不是亲自经历了庐山么?”这回答好像没有错。其实仅就所见的一峰一峦,一树一石,和别的山一峰一峦、一树一石相比,并无多大差别,并不足以反映庐山的全部风貌。庐山的全景,庐山的“真面目”,它的总体形象,反而只有在远眺和鸟瞰时才能显现。因此诗人叹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全诗道出了一个平凡的哲理,包括了全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分析和综合等耐人寻思的概念。苏轼慨叹身在山中反不识山的真面目之时,其实是识了庐山真面目之后的见道之言。是经过了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在胸中凝聚了局部的诸认识因而对庐山的全貌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才悟到“身在山中”,即在山的某一局部时反而不识其真面目的事理。这时如果再下山回顾,眼中的山势虽仍然“偃蹇”如旧,但已不是如未游之前的“无素”和“不相亲”了。这时的庐山,在他已不是笼统的肤泛的面目,而是达到了具体的抽象。
这样,山水诗就具有了哲理性,不仅赢得了读者的广泛传诵和吟味,同时也成了人们讽喻某种社会现象的熟语。能产生这样的作用,就证明了这首诗的强大生命力。
相关推荐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①。 东武望馀杭②,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③。 不用诉
2023-02-22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①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②。且尽一樽,收泪唱阳关③。漫道帝城天样远④,天易见,见君难。
2023-02-22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筝声①。 凤凰山下雨初晴②,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③,开过尚盈盈④。何处飞来双白鹭⑤,如
2023-02-22
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① 楚山修竹如云②,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剪,凤膺微涨,玉肌匀绕③。木落淮南④,雨晴云梦⑤,月
2023-02-22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①。 去年相送②,余杭门外③,飞雪似杨花④。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
2023-02-22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①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销魂②。故人不见③,旧曲重闻。向望湖楼④,孤山寺⑤,涌金门⑥。
20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