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驰载驱①,马车飞驰快奔走, 归唁卫侯②。回去慰问我卫侯。 驱马悠悠,策马疾行路悠悠, 言至于漕。终于来到漕城头。 大夫跋涉③,大夫追来劝阻我, 我心则忧。使我心里很悲愁。 既不我嘉④
诗经《玄鸟》原文及赏析
天命玄鸟①,上天命令神燕降, 降而生商,降而生契始建商, 宅殷土芒芒②。住在殷土多宽广。 古帝命武汤③,当初上帝命成汤, 正域彼四
2021-08-17
载驰载驱①,马车飞驰快奔走, 归唁卫侯②。回去慰问我卫侯。 驱马悠悠,策马疾行路悠悠, 言至于漕。终于来到漕城头。 大夫跋涉③,大夫追来劝阻我, 我心则忧。使我心里很悲愁。 既不我嘉④
载驰载驱①,马车飞驰快奔走,
归唁卫侯②。回去慰问我卫侯。
驱马悠悠,策马疾行路悠悠,
言至于漕。终于来到漕城头。
大夫跋涉③,大夫追来劝阻我,
我心则忧。使我心里很悲愁。
既不我嘉④,虽然大家不赞成,
不能旋反⑤。我也不能转回程。
视尔不臧⑥,看来你们无上策,
我思不远⑦。我怎能抛开卫国人
既不我嘉,虽然大家不赞成,
不能旋济。我也不能渡水回旧京。
视而不臧,看来你们无上策,
我思不閟⑧。我思念卫国之心更不停。
陟彼阿丘⑨,登上那个高山冈,
言采其蝱⑩。去采贝母治忧伤。
女子善怀(11),女子从来多愁思,
亦各有行(12)。也有道理和主张。
许人尤之(13),许国大夫责难我,
众稚且狂。既是幼稚又轻狂。
我行其野,我正走在郊野上,
芃芃其麦(14)。麦苗蓬勃如水浪。
控于大邦(15),快向大国去求告,
谁因谁极(16)! 依靠何国到何邦!
大夫君子,诸位大夫贤君子,
无我有尤(17)。请勿责我违礼仪。
百尔所思(18),你们的主意上百条,
不如我所之(19)! 不如我走这一遭!
[注释] ①载:语助词。驰、驱:意思相近,快马加鞭之意。②唁(yan):慰问。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引韩说曰:“吊生曰唁,吊失国亦曰唁。”这里兼有这两种意思。卫侯:指卫文公。③跋涉:登山涉水。言行长路之辛苦。指许国大夫相追事。④既:尽,皆。不我嘉:即“不嘉我”。 ⑤旋反:回归。反:同“返”。⑥臧:善。⑦不远:《毛传》:“不能远卫也。”言不能抛开卫国不管。⑧閟(bi):闭,止。⑨陟(zhi):登。阿丘:大山丘。《尔雅·释地》:“大陵曰阿。”一说为丘名。⑩蝱(mang):即贝母,药名。 主疗郁结之症。(11)善怀:多思虑。《郑笺》:“善,犹多也。怀,思也。”(12)行(hang):道,道理。(13)许人:指许国诸大夫。尤:责备,责难。(14)芃(peng)芃:茂盛的样子。(15)控:往告,赴告。(16)谁因谁极:即“因谁极谁”,依靠何国,到何国去。因,依靠。极,至。(17)有:通“又”。(18)百尔所思: 即“尔百所思”,指许国大夫们主意极多。(19)之:往。指回卫国。
[赏析] 这是一首具有史诗性质的非同凡响的政治抒情诗,作者是春秋时的许穆夫人,她是我国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位女诗人。她的创作时间比曾被柏拉图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古希腊女诗人萨孚要早二三十年。
据记载,卫懿公好鹤失政,公元前660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师败绩,遂灭卫”。宋桓公(卫戴公妹夫)率师迎卫遗民,夜渡黄河。卫人拥立戴公为君,舍于漕(今河南省滑县东南)。次年,戴公逝世,立文公。许穆夫人为卫戴公之亲妹,远嫁许国穆公,她听到卫亡的消息,立刻奔赴漕邑,慰问文公,并提出联齐抗狄的主张。后得到齐桓公之助,卫终复国于楚丘。《载驰》即作于她抵漕邑之时,约在卫文公元年(公元前659年)春夏之间。许穆夫人事又见《韩诗外传》、《新序》及刘向之《列女传》。由于《左传·闵公二年》记述过简,遂使许穆夫人归卫或未归卫成为历来聚讼纷纭的问题。仔细玩味诗义,《载驰》当是许穆夫人闵其宗国颠覆、归唁卫侯的纪事之作,而非“虚想之词”(《诗经原始》)。三家诗说是正确的。
全诗共分五章。
第一章写许穆夫人自许归卫的行程和许大夫闻讯追赶之事。开头“载驰载驱,归唁卫侯”两句气势宏伟,写出了许穆夫人奔赴国难、风驰电掣的紧急行程和紧张的气氛,从中也透露出作者极为关心祖国命运的思想性格。中间“驱马悠悠,言至于漕”两句,“悠悠”一词用得极妙,既写出了由许返卫途程之遥远,也写出了许穆夫人的忧思。末两句“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写许穆夫人焦灼的沉重心情。古礼规定:“妇人非三年之丧,不逾封而吊。”(《礼记·杂记下》)“妇人无出境之事,经礼也;为子娶妇,奔丧父母,变礼也。”(《春秋繁露·玉英》)懿公死于兵乱,戴公仓卒庐漕,俱未能成葬礼,许穆夫人之归,不能以奔丧为词,这是许人执礼相责的理由;但是许穆夫人早已明白宣称:我之驰驱而归,乃吊卫侯之失国;宗国破灭,此不恒有之变,既不能救,义当往吊。虽然当时尚未有此礼,也不合于常经,但却是符合于天理人情的。相传孟子对此亦表示赞佩,在回答高子问时说:“有卫女之志则可,无卫女之志则怠。”“夫道二,常之谓经,变之谓权。怀其常道而挟其变权,乃得为贤。夫卫女行中孝,虑中圣,权如之何?”(《韩诗外传》卷二)“忧”字既写她预见到许国大夫前来阻拦的烦恼,也写出了她有先见之明,一场唇枪舌剑之争已必不可免了。
第二章紧承首章,写许穆夫人与许国大夫之间的尖锐激烈的思想交锋它更好地凸现了作者炽热的爱国激情、不屈的坚定意志、无畏的斗争勇气和果断的刚毅性格。诗中对许国大夫的劝阻和责难一字未及而只是正面表明许穆夫人的义无反顾,决不回头,一心思念卫国,坚决走自己的道路的决心。全章八句,前后四句意思相同而又有所递进,每句均用“不”字,气势雄健,咄咄逼人,这种全章一样的否定排比句,在《诗经》中是绝无仅有的。
第三章写许穆夫人归卫后的细腻的心理活动。“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写她在冲破许国大夫的重重阻拦后登上祖国山岗后的复杂心情。“采蝱”句具有象征性,暗示许穆夫人思绪万端,希望借此消愁解忧,排遣心中的郁愤。但在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之后,她的信念就更加坚定了:“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言外之意是说自己怀念祖国,奔赴国难,权宜行事,是对的,于情理可通。末句“许人尤之,众稚且狂”,则进一步嘲讽许国大夫们非难自己的无知和轻狂。从而使许穆夫人的爱国形象更加丰满。
第四章写许穆夫人明确提出向大国求援的政治主张。诗分两层,首先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抒情主人公的心情。望着故国的田野里绿油油、密稠稠蓬勃生长的小麦,许穆夫人的心情是欢快的;于是一个救国的大计很快也制定出来了:向大国求援,依靠大国,复兴卫国! 许穆夫人早在待字闺中时就有结亲大国以为后助的想法(见《列女传·仁智》),事实说明,这种外交策略也还是有效的,可行的。《左传·闵公二年》载:“许穆夫人赋《载驰》。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归(馈)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充分表明了许穆夫人的远见卓识和政治才能。
第五章写许穆夫人义正词严地向许国大夫宣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而你们的责难是错误的。它表明了作者的坚定信念和博大的气概。全章语句有似内心独白,又像面对面的庄严宣告,简洁明精,戛然而止,铿锵有力,掷地作金石声,感人至深,使许穆夫人的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更加升华,一个伟大的爱国女诗人的形象丰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首先在于通过叙事抒情、写景寓情、对话寄情等手法,寓情于事,情景交融,以细腻的描述,刻画了抒情主人公那真挚热烈、沉郁悲壮而又缠绵悱恻的爱国情怀,塑造出感人的爱国女性的崇高形象。
其次,诗的结构既严谨绵密,脉络清晰,前后照应,始终贯串着忧国、希望复国同许大夫论争这一中心线索,同时又写得波澜起伏,富于变化,既符合生活现实,又显示了抒情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及其发展过程。第一章许穆夫人的出场写得气势磅礴而紧张,第二章许穆夫人同许国大夫们的思想交锋写得尖锐而激烈,第三章许穆夫人归卫后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而凝重,第四章许穆夫人提出向大国求援的政治主张写得欢快而坚定,第五章许穆夫人向许国大夫宣称自己的信念则写得庄重而刚强,真是曲尽整饬,纵恣之妙,表现了作者高度的文学水平。
第三,诗中暗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对话刻画出两类人物形象:一类是拘守古礼、瞻前顾后、百般阻拦、扣马而谏的许国大夫的迂腐形象;另一类则是通权达变、高瞻远瞩、义正词严、义无反顾的许穆夫人的爱国形象,这就更加显示了女主人公言行的可贵与伟大。
另外,诗的语言明白通达,既简洁质朴也爽朗流畅,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抒情主人公的思想风貌和性格特点。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