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乃超诗歌《残烛》原文及赏析

【导语】:

《残烛冯乃超》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追求柔魅的死底陶醉 飞蛾扑向残烛的焰心 我看着奄奄垂灭的烛火 追寻过去的褪色欢欣 焰光的背后有朦胧的情爱 焰光的核心有青色的悲哀 我愿效灯蛾的无智

《残烛·冯乃超》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追求柔魅的死底陶醉

飞蛾扑向残烛的焰心

我看着奄奄垂灭的烛火

追寻过去的褪色欢欣

 

焰光的背后有朦胧的情爱

焰光的核心有青色的悲哀

我愿效灯蛾的无智

委身作情热火化的尘埃

 

烛心情热尽管燃

丝丝的泪绳任它缠

当我的身心疲瘁后

空台残柱缭绕着迷离的梦烟

 

我看着奄奄垂灭的烛火

梦幻的圆晕罩着金光的疲怠

焰光的背后有朦胧的情爱

焰光的核心有青色的悲哀

  冯乃超的文艺生活是非常短促的;然而,他却为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点亮了一盏耀着朦胧感伤的“红纱灯”,《残烛》就是这盏“红纱灯”明灭闪烁的一柱烛火。

  《残烛》是首抒情诗。它以凄惋感伤的调子唱着诗人的心曲:爱情的痛楚与人生的哀愁。全诗四节可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第一节)可看作引诗,借灯蛾扑火之景生情。第二层(第二、三、四节)反复咏唱、抒情,表达了诗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愿:愿效灯蛾,化作尘埃。这里,诗人表现的并非真实的爱情,而是一部分知识青年寻求理想的内心悲苦和对美好与幸福目标的执着追求。与狭窄的抒情内容相比,《残烛》的真正魅力在于淡淡的哀愁上面浮动着的语言音节的美。诚如朱自清所说:“冯乃超氏利用铿锵的音节,得到催眠一般的力量,歌咏的是颓废,阴影,梦幻,仙乡。”(《<;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的确,诗人注意给自己的情调找到一种富于音乐美的外形,十分讲究抒情格调的动听。

  这首诗四节,十六句,不仅诗行整齐,而且注意押韵,遣词造句也追求和谐悦耳,努力在整齐的形式美中实现音乐美,使感伤的情调在动听的形式中传达出来。这是冯乃超突破李金髮象征诗过分自由散漫的局限,而对新诗艺术美的建设所作的有益的探求。从这首节奏和韵脚都很整齐协调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学习象征派诗歌表现方法的同时,也有意吸取中国传统的民族诗歌对仗、炼字和注重声韵优美的特点。体现了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由摆脱旧体诗词的束缚而走向吸取旧体诗词的养分这一变化的倾向和痕迹。所有这一切,使得此诗没有其他象征诗作那样的晦涩和朦胧,而更多一些抒情意象的明朗和清丽。如诗的第二节:“焰光的背后有朦胧的情爱/焰光的核心有青色的悲哀/我愿效灯蛾的无智/委身作情热火化的尘埃”。朦胧的情调,象征的意象,还有“青色的悲哀”这样通感的语言观念搭配,都属于象征诗的特点,而灯蛾扑火这一核心意象和整首诗的抒情意境,都又有民族的艺术情趣和色彩。这种诗风特征与冯乃超身居扶桑,却自幼接近古典文学,读了大量中国古代文学书籍,深受中国古代诗歌的熏陶密不可分。

  音色的美与民族的风韵正是冯乃超注入象征诗中的艺术养分。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