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林》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导语】:

  《笑林》简介|鉴赏  轶事小说集。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笑话集。三国魏邯郸淳撰。原书三卷,今佚。 《隋书·经籍志》和两《唐志》均有著录,《宋史·艺文志》不

  《笑林》简介|鉴赏

  轶事小说集。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笑话集。三国魏邯郸淳撰。原书三卷,今佚。 《隋书·经籍志》和两《唐志》均有著录,《宋史·艺文志》不载。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七云:“秘阁有《古笑林》十卷,晋孙楚《笑赋》曰:‘信天下之笑林,调谑之巨观。 ’《笑林》本此。”王利器据此认为该书赵宋时尚存,唯卷帙由三卷扩充为十卷,或有后人附益。(《历代笑话集》)今有清马国输《玉函山房辑佚书》本一卷。鲁迅辑其佚文二十九条,载《古小说钩沉》。

  我国笑话的传统源远流长。笑话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来自民间,属于民间文学创作,并活跃在人民的生活里。先秦诸子著作中的寓言,就具有笑话性质,司马迂《史记》里的淳于髡、东方朔等就曾经用笑话来规劝讽谕皇帝大臣,使他们在笑声中对自己的言行有所警悟。于是,笑话这朵民间艺术之花,逐渐为统治阶级所注目,脱离经学、史学而独立。 《笑林》这部专书的出现就是一个证明。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据刘勰《文心雕龙·谐隐》篇“至魏文因俳说以著笑书”的话,认为邯郸淳是奉魏文帝诏而撰《笑林》。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以为《笑林》“举非违,显纰缪”, “亦后来俳谐文字之权舆也。”都说明它在建安魏初文学中应时而生,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是具有继承前人、影响来世的划时代意义的。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把《笑林》列入志人小说类,主要是指它写的是人事,而不是鬼怪奇闻。其实,就其内容来说,它和《世说新语》之类的志人小说是大不相同的。首先,《笑林》中的人物多数非历史上所实有。书中常称“某甲”、 “某乙”、 “王氏”、 “李氏”、“楚人”、 “齐人”、 “太原人”、 “南方人”等,大都是作者虚构的。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它从民间笑话演化而来的迹象,或许就是作者采辑民间笑话也未可知。其次,书中的故事,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有一定思想内容。如下面一段故事:

  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吝啬,恶衣疏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授乞者。寻复嘱云: “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财货充于内帑矣。

  文中的富翁, 有家产万贯,却为富不仁,吝啬无比。富翁无子绝后,死后田宅没官,真是大快人心,这是群众对他的惩罚,表现了对这类刻簿鬼深刻的憎恨。这个故事本身并不引人捧腹大笑,但却发人深思,富有民间笑话辛辣的风格。再如:

  楚人居贫,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 “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给云: “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淮南方》可能是汉淮南王刘安所著专讲神仙方术的书。楚人迷信左道旁门,妄想学会隐身术,以便公然窃取别人的资财而不被发现。文中通过对他扫叶、试叶、攫物以至被捕等细节的描绘,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利令智昏的愚夫形象,对他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笑林》中有的故事嘲笑庸夫的愚鲁,却闪耀着劳动人民创造性智慧的火花: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 “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执长竿者”的笨拙, “见事多矣”老父的愚蠢,也许在生活中不常有,但他们的行为,对那些自作聪明的人,却是一付最好的解救良药。

  总之,《笑林》作为我国笑话的开创性著作,它吸收民间笑话艺术的营养,表现人民的爱憎和智慧,是富有积极的思想意义的。

  在艺术上, 《笑林》具有民间口头创作的特点。它以讲述故事的口气叙事,以夸张和漫画式的笔法写人,篇幅虽然短小,却也生动形象,思想虽然单纯,却还爱憎分明。它滑稽、幽默,有浓烈的生活气息。上面引述的《楚人隐形》的故事,全文仅一百二十一字,却能把楚人的痴心妄想刻画得维妙维肖,令人发笑,又无不叫人感到可悲。故事以“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作结,充分体现了笑话这种轻松幽默,化悲为喜的艺术特色。再如:

  甲乙斗争,甲啮下乙鼻。官吏欲断之,甲称乙自啮落,吏曰: “夫人鼻高耳口低,岂能就啮之乎?”甲曰: “他踏床子就啮之。”

  这篇故事,三言两语就勾画出强者甲一副蛮横无理的丑恶嘴脸。他那违反人的生理常识的辩解(“甲称乙自啮落”),执迷不悟的态度(“他踏床子自啮之”),正是笑话中常用的夸张艺术手法。它的讽刺和幽默,留给人们的是捧腹大笑。作者就是用这种笑的艺术来鞭挞腐朽落后的事物。

  诚然, 《笑林》作为我国早期笑话艺术的集结,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书中有些故事如《痴婿行吊礼》,嘲笑残疾人的无知;“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梦五藏神曰: ‘羊踏破菜园。’”纯为博得一笑而已。

相关推荐
  • 《笑林广记·上任》原文及翻译
  • 《笑林广记·龟渡》原文及翻译
  • 《笑林广记·龌龊》原文及翻译
  • 《笑林广记·鼻影作枣》原文及翻译
  • 《笑林广记·麻阴》原文及翻译
  • 《笑林广记·麻卵袋》原文及翻译
  • 《笑林广记·骨血》原文及翻译
  • 《笑林广记·骂须少》原文及翻译
  • 《笑林广记·面》原文及翻译
  • 《笑林广记·面》原文及翻译
  •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明世说新语》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明世说新语》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明李绍文撰。八卷。 《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所载明一代佚事琐语,迄于

      2024-10-14

    • 《明记略》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明记略》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明皇甫录撰。 《钦定续通考》、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四卷,历代小史本、丛书

      2024-10-14

    • 《明镜公案》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明镜公案》简介|鉴赏  明代白话短篇公案小说集。  一册七卷。封面题“精炼百家诸名公明镜公案,三槐堂梓行”

      2024-10-14

    • 《春梦琐言》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春梦琐言》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传奇小说。作者不详。  书叙会稽富春人韩仲琏,一日出游,步入山洞,遇李娘、棠妲二女,侍寝交

      2024-10-14

    • 《昨非庵日纂》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昨非庵日纂》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二十卷。明郑暄编纂。存明崇祯刻本,清末石印本,台湾《笔记小说大观》本。此

      2024-10-14

    • 《最娱情》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最娱情》简介|鉴赏  综合性文集。共四集,二层印本。上层第一集是古今诗话,第二集是古今曲藻,第三集是古今小说,第四集是挂枝

      2024-10-14

    • 《月河所闻集》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月河所闻集》简介|鉴赏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莫君陈撰。一卷。今有《吴兴丛书》本。  本书载北宋时杂事,有关元祐诸臣

      2024-10-12

    • 《朝野遗记》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朝野遗记》简介|鉴赏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佚名氏撰。 《四库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有《古今说海》本、《历代小史》本

      2024-10-12

    • 《机警》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机警》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王文禄撰。 《千顷堂书目》编入子部小说类, 今存有《百陵学山》本、《续

      2024-10-12

    • 《林泉随笔》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林泉随笔》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明张纶撰。一卷。有《今献汇言》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等。作者生平不可考

      2024-10-12

    • 《枫窗小牍》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枫窗小牍》简介|鉴赏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南宋袁褧撰,袁颐续。 《稗海》本题为百岁寓翁撰。二卷,有《宝颜堂秘笈》本、 《

      2024-10-12

    • 《查功课》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查功课》简介|鉴赏  短篇小说。趼(吴趼人)著。载《月月小说》第八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月出版。  小说只有极少量

      2024-10-12

    • 《梁溪漫志》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梁溪漫志》简介|鉴赏  宋代文言琐谈、轶事小说。南宋费袞撰。梁溪为无锡城西南地名,费袞为其地人,故以之名书。十卷,有明仿

      2024-10-12

    • 《梅杏争春》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梅杏争春》简介|鉴赏  宋代小说家话本。晁瑮《宝文堂书目》著录,今存残页五纸。据其版式、纸质,郑振铎疑为《清平山堂话本

      2024-10-12

    • 《检蠹随笔》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检蠹随笔》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琐谈小说集。明杨宗吾著。  《千顷堂书目》、 《明史·艺文志》入子部小说家类,题

      2024-10-12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