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以前至武泉》原文、翻译及鉴赏五岁

【导语】:

以前至武泉[3],击胡骑[4],破之武泉北。转攻韩信军铜鞮[5],破之。还,降太原六城[6]。击韩信胡骑晋阳下,破之,下晋阳。后击韩信军于硰石[7],破之,追北八十里[8]。还攻楼烦三城[9],因

  以前至武泉[3],击胡骑[4],破之武泉北。转攻韩信军铜鞮[5],破之。还,降太原六城[6]。击韩信胡骑晋阳下,破之,下晋阳。后击韩信军于硰石[7],破之,追北八十里[8]。还攻楼烦三城[9],因击胡骑平城下[10],所将卒当驰道为多。勃迁为太尉[11]。

  击陈豨[12],屠马邑。所将卒斩豨将军乘马絺[13]。击韩信、陈豨、赵利军于楼烦[14],破之。得豨将宋最、雁门守圂[15]。因转攻得云中守遫[16]、丞相箕肆、将勋。定雁门郡十七县,云中郡十二县。因复击豨灵丘[17],破之,斩豨,得豨丞相程纵、将军陈武、都尉高肆,定代郡九县。

  燕王卢绾反[18],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19],得绾大将抵、丞相偃、守陉、太尉弱、御史大夫施,屠浑都[20]。破绾军上兰[21],复击破绾军沮阳[22]。追至长城,定上谷十二县,右北平十六县[23],辽西、辽东二十九县[24],渔阳二十县[25]。最从高帝得相国一人[26],丞相二人,将军、二千石各三人[27];别破军二[28],下城三,定郡五,县七十九,得丞相、大将各一人。

  勃为人木彊敦厚[29],高帝以为可属大事[30]。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31]:“趣为我语[32]。”其椎少文如此[33]。

  勃既定燕而归,高祖已崩矣,以列侯事孝惠帝。孝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以勃为太尉。十岁,高后崩。吕禄以赵王为汉上将军,吕产以吕王为汉相国,秉汉权[34],欲危刘氏。勃为太尉,不得人军门。陈平为丞相,不得任事。于是勃与平谋,卒诛诸吕而立孝文皇帝。其语在吕后、孝文事中。

  【段意】 写周勃在汉初多次率军平定叛乱,功绩显赫,特别在诸吕变乱中立下了诛吕安刘的盖世之功。

  字数:741

  注释

  [1]韩王信:战国韩襄王的后代,曾随刘邦入汉中,后被封为韩王。高祖六年谋反,投降匈奴。代:汉封国,都城在今河北蔚县东北。

  [2]霍人:古邑名,在今山西繁畤东北。

  [3]武泉:古邑名,在今内蒙古武川县。

  [4]胡骑:匈奴骑兵。

  [5]铜鞮(di):古县名,在今山西沁县西南。

  [6]太原:古郡名,治晋阳,在今太原市西南。

  [7]硰(sha)石:古邑名,在今山西静乐东北。

  [8]北:通“败”。此指败军。

  [9]楼烦:古县名,即今山西宁武。

  [10]平城:古县名,在今山西大同东。

  [11]太尉:汉代最高军事长官,三公之一。

  [12]陈豨(xi):赵相国,高祖十年谋反,自立为代王,治马邑,在今山西朔州。十二年战败被杀。

  [13]乘马絺(chi):复姓人名。

  [14]赵利:原赵国将领。

  [15]雁门:古郡名,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南。 圂(hun):雁门郡守名。

  [16]云中:古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遫(sù):云中郡守名。

  [17]灵丘:古县名,在今山西灵丘东。

  [18]卢绾(wan):刘邦同乡好友,高祖五年燕王臧荼谋反被俘后,刘邦封卢绾为燕王。十二年谋反,被击败后投降匈奴。

  [19]蓟(ji):古县名,在今北京市西南。

  [20]浑都:又名军都,古县名,在今北京昌平西。

  [21]上兰:水名,即马兰溪,在今河北怀来境内。

  [22]沮(ju)阳:上谷郡治,在今河北怀来东南。

  [23]右北平:古郡名,治所在今辽宁凌源西北。

  [24]辽西:古郡名,治所在今辽宁义县。辽东:古郡名,治所在今辽宁辽阳。

  [25]渔阳:古郡名,治所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26]最:总计。

  [27]二千石: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这里指郡守。

  [28]别:另外。指周勃不从高帝而独立作战。

  [29]木疆:质朴刚强。彊:通“强”。敦厚:忠厚稳重。

  [30]属:通“嘱”。

  [31]东乡坐:面朝东坐,意谓不尊重诸儒生和游说之士。乡:通“向”。

  [32]趣:快。

  [33]椎:直率。文:文饰。

  [34]秉:把持。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大家都爱看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