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司马穰苴列传齐景公》原文、翻译及鉴赏

【导语】:

齐景公时[2],晋伐阿、甄[3],而燕侵河上[4],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5],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6],以为

  齐景公时[2],晋伐阿、甄[3],而燕侵河上[4],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5],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6],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7]。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8],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9],与庄贾约曰[10]:“旦日日中会于军门[11]。”穰苴先驰至军[12],立表下漏待贾[13]。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14],人,行军勒兵,申明约束[15]。约束既定,夕时[16],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17]?”贾谢曰[18]:“不佞大夫亲戚送之[19],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20]。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21],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22],何谓相送乎[23]!”召军正问曰[24]:“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25]?”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26],请救。既往,未及反[27],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28]。三军之士皆振慄。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 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军中不驰[29],今使者驰,云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30]、马之左骖[31],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32]。士卒次舍[33],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34]。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35],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36],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37]。燕师闻之,度水而解[38]。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未至国[39],释兵旅,解约束[40],誓盟而后入邑[41]。 景公与诸大夫郊迎[42],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43]。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44]。田氏日以益尊于齐。

  【段意】 交代司马穰苴的出生和出任齐国将军的历史背景,叙写了他治军作战的主要事迹。其中着重描绘了诛庄贾徇三军以申明约束的经过。

  字数:971

  注释

  [1]田完之苗裔:田完的后代。田完:即田敬仲,春秋时齐大夫,陈厉公之子。齐桓公十四年(前672年)因内乱奔齐,桓公任之为工政。其后宗族渐强,至田和,夺取了齐国政权。苗裔:后代子孙。

  [2]齐景公:春秋齐国国君,名杵臼,公元前547年—前490年在位。

  [3]阿、甄:阿:即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甄:《太平御览》引作“鄄”,今山东鄄城。

  [4]河上:即今河北沧州、山东德州以北,古黄河以南的地区。

  [5]庶孽:妾媵所生之子。

  [6]说:通“悦”。

  [7]扞:同“捍”,抵御,捍卫。

  [8]闾伍:古代户籍单位,二十五家为闾,五家为伍。这里指民间、乡里。

  [9]辞:告辞。

  [10]约:约定。

  [11]旦日日中:明日中午。日中:日当正中,即中午。

  [12]驰至军:驱驾车马快速赶到军营。驰:车马疾行。

  [13]立表下漏:竖立标竿以测日影,安置滴漏以计时间。

  [14]仆表决漏:与“立表下漏”相对。言放倒标竿,撤除滴漏。

  [15]约束:军规军纪。

  [16]夕时:傍晚。

  [17]何后期为:即何为后期。言为什么迟到。

  [18]谢:认错,道歉。

  [19]不佞:不才,没有才能。

  [20]援枹鼓之急:战斗的紧急时刻。援:持。枹(fu):同“桴”,鼓槌。鼓:击鼓。古代战场上以击鼓作为进军战斗的号令。

  [21]暴(pu)露:处于露天之外,遭受日晒雨淋。此句言士兵戍边辛苦。

  [22]悬于君:维系在你身上。悬:系挂。君:对人的一种尊称。

  [23]何谓:即“何为”,凭什么。

  [24]军正:古代军中执法之官。

  [25]期:约定期限。

  [26]驰报:驱驾车马,火速前往。报告。

  [27]反:通“返”。

  [28]徇三军:向三军士卒宣示。徇:示众。三军:春秋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

  [29]军中不驰:军营不可驱车疾行,擅自出入。

  [30]左驸:马车车箱左侧之立木,驸,同“”。

  [31]左骖:左侧的骖马。古代驾一车用三马或四马。中间驾辕的马叫服马,位于两侧的马叫骖马。

  [32]行:行军出发。

  [33]次舍:行军中的止息营地。

  [34]拊循:安抚。又作“拊巡”。

  [35]悉:尽。

  [36]比其羸弱者:亲近关心瘦弱的士兵。比:亲近。羸(lei):瘦弱。

  [37]罢去:撒军退去。

  [38]渡水而解:渡过黄河,北撤而去。水:指黄河。

  [39]国:国都,都城。

  [40]解约束:放松管制。

  [41]誓盟而后入邑:宣誓效忠后才进入都城。誓盟:结盟起誓。

  [42]郊迎:出城郊迎接,以示隆重。

  [43]反:通“返”,回。

  [44]大司马:官名。《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此处大司马大概与《周礼》所载的大司马职掌差不多。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大家都爱看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