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乐毅列传臣不佞》原文、翻译及鉴赏

【导语】:

臣不佞[2],不能奉承王命,以顺左右之心。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今足下使人数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3],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4],故敢

  臣不佞[2],不能奉承王命,以顺左右之心。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今足下使人数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3],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4],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亲[5],其功多者赏之,其能当者处之[6]。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窃观先王之举也,见有高世主之心[7],故假节于魏[8],以身得察于燕[9]。先王过举[10],厕之宾客之中[11],立之群臣之上,不谋父兄[12],以为亚卿。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令承教,可幸无罪,故受令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13]。”臣曰:“夫齐,霸国之馀业而最胜之遗事也[14]。练于兵甲,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必与天下图之。与天下图之,莫若结于赵。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欲也。赵若许而约,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以为然,具符节南使臣于赵[15]。顾反命[16],起兵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而举之济上[17]。济上之军受命击齐,大败齐人。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18];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于燕。齐器设于宁台[19],大吕陈于元英[20],故鼎反乎磿室[21],蓟丘之植植于汶篁[22],自五伯已来[23],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慊于志[24],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承教,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辞。

  臣闻贤圣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25];早知之士[26],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27],收八百岁之蓄积[28],及至弃群臣之日,余教未衰,执政任事之臣,修法令[29],慎庶孽[30],施及乎萌隶[31],

  皆可以教后世。

  臣闻之,善作者不必善成[32],善始者不必善终。昔伍子胥说听于阖闾[33],而吴王远迹至郢;夫差弗是也[34],赐之鸱夷而浮之江[35]。吴王不寤先论之可以立功[36],故沉子胥而不悔;子胥不早见主之不同量[37],是以至于入江而不化[38]。

  夫免身立功[39],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诽谤[40],堕先王之名[41],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42];忠臣去国,不絜其名[43]。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不察疏远之行[44],故敢献书以闻,唯君王之留意焉。

  于是燕王复以乐毅子乐闲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复通燕,燕、赵以为客卿[45]。乐毅卒于赵。

  【段意】 此为乐毅报燕惠王书。书中针对燕惠王“将军自为计则可,而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的指责,反复抒写先王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自己对先王的至诚至忠;一再申述“去燕归赵”决非为个人打算,而是“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进而表明决不为昏君效愚忠,决不步子胥之后尘的抗争精神。

  字数:1236

  注释

  [1]报遗:回赠。

  [2]不佞(ning ):不才。

  [3]侍御者:本指侍奉君主左右的宠臣,这里以卑达尊,代指惠王。畜(xu):收容。幸:宠爱。

  [4]不白:犹不察。

  [5]私亲:私自送给亲近的人。

  [6]能当:指才能与职位相当。处之:使他居于某一职位。

  [7]高世主:高于一般的君主。

  [8]假:借。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的符节。此句谓充当魏国使臣。

  [9]得察:被考察。

  [10]过举:破格举用。

  [11]厕:《战国策》作“擢”,举拔。

  [12]父兄:指燕昭王同姓大臣。此句谓燕昭王大胆用人,不与同姓大臣商议。

  [13]以齐为事:以伐齐为目标。事:指战事。

  [14]最:《战国策·燕策》作“骤”,故最应为冣之误,冣与骤同。骤胜:即屡胜(从王念孙说,见《史记会注考证》)。遗事:犹余业。

  [15]具:备办。

  [16]顾反命:回来向昭王禀报。反:同“返”。

  [17]河北之地:指黄河以北的魏、赵等国。举:指全部集结。

  [18]身免:只身免死。

  [19]器:宝器。宁台:燕国台名,在今北京市西南。

  [20]大吕:齐钟名。元英:燕国宫名。

  [21]故鼎:指曾被齐掠去的燕国大鼎。反:同“返”。磿(li)室:燕宫名,在宁台附进。

  [22]蓟(li)丘:燕都,故址在今北京西南角。汶:汶水,属齐境,在今山东中部。篁(huang):竹田。全句为燕都蓟丘所栽种的竹子是从齐国汶水的竹田中移植而来。

  [23]五伯(ba):同“五霸”。

  [24]慊(qie):满足。

  [25]《春秋》:原指孔子根据鲁国史料所整理的一部编年史,此用以泛指史书。

  [26]早知之士 :有先见之明的人。

  [27]乘(sheng):一车四马。

  [28]八百岁:从周武王灭纣、封姜太公于齐,至乐毅破齐,先后约八百年,故称“八百岁”。

  [29]修:严明。

  [30]慎庶孽:谨慎对待诸公子,不乱嫡、庶的名分。庶孽:非国君正妻所生的儿子。按古代制度,庶子无权继承王位,而对待庶子不慎,又往往酿成内乱。

  [31]萌隶:百姓。萌同“氓”。

  [32]作:指开创事业。

  [33]伍子胥:春秋吴国大臣,本为楚人,因其父兄皆被楚平王所杀,奔吴,辅佐吴王阖闾(lǚ)伐楚,一举攻灭楚郢都。阖闾:即姬光。公元前514—前496年在位。

  [34]夫差:吴国国君,阖闾之子,公元前495—前473在位。因不听子胥劝告,国被越王勾践所灭。

  [35]鸱(chi)夷:皮袋。夫差听信谗言,迫子胥自杀,子胥临死前遗言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吴王闻之大怒,令人将其尸体装入皮袋内,投进江里。

  [36]寤:同“悟”。先论:指伍子胥先前劝夫差灭越的话。

  [37]量:度量,器量。

  [38]入江而不化:传说子胥因含冤而死,故入江而冤魂不散,成为波涛之神。

  [39]免身:保全性命。

  [40]离:同“罹”(li),遭遇。

  [41]堕:同“隳”,毁坏。

  [42]不出恶声:不说别人坏话。

  [43]不絮其名:不为自己洗刷罪名。絮:同“洁”,洗刷。

  [44]疏远之行:被王疏远者(乐毅自指)的品行。

  [45]客卿:以客礼相待的大臣。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大家都爱看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