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袁盎虽不好学》原文、翻译及鉴赏

【导语】:

袁盎虽不好学,亦善傅会[1],仁心为质[2],引义慷慨。遭孝文初立,资适逢世[3]。时以变易[4],及吴楚一说[5],说虽行哉,然复不遂[6]。好声矜贤[7],竟以名败[8]。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

  袁盎虽不好学,亦善傅会[1],仁心为质[2],引义慷慨。遭孝文初立,资适逢世[3]。时以变易[4],及吴楚一说[5],说虽行哉,然复不遂[6]。好声矜贤[7],竟以名败[8]。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9]!

  【段意】 写司马迁对袁盎、晁错的评论。作者认为袁盎多有善德,然却以好声矜贤而亡身;认为晁错由于“变古乱常”遭致亡躯。

  字数:218

  注释

  [1]袁盎两句:袁盎虽不好读书学习,但却善于把书上的内容融会贯通。傅会,领会贯通。

  [2]仁心为质:以仁慈之心作为禀性。

  [3]资适逢世:才能恰逢其世。资,天资、天赋。

  [4]时以变易:时代不断变化。此句指文帝崩而景帝立。

  [5]吴楚一说:指吴、楚七国反叛后,袁盎向景帝所进急斩晁错吴楚即可罢兵的建议。

  [6]不遂:不如意,未达到预期设想。

  [7]好声矜贤:喜爱名声,自矜贤能。

  [8]竟以名败:却因名而败亡。

  [9]按:太史公这段评论,谓袁盎“好声矜贤,竟以名败”,此论不妥。袁盎乃汉文、汉景时之直臣,敢言极谏,忠君爱国,不可视为“好声矜贤”。至于袁盎之死,实乃梁孝王阴谋未能得逞挟恨谋杀所致,更不可怪罪于袁盎。对晁错,无一句好言,所论更为不当。晁错力主削藩,是从国家社稷长远利益出发之大略,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不致使各诸侯国形成尾大不掉局面,造成社会的震荡,是历史的进步。作者却视削藩为“变古乱常”,似乎是历史的倒退。对袁、晁二人所论不妥之处,当为作者时代的、历史的局限所致。

  (迟乃鹏)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大家都爱看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