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当晋昭公时》原文、翻译及鉴赏

【导语】:

简子疾,五日不知人[5],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6],扁鹊曰:血脉治也[7],而何怪! 昔秦穆公尝如此[8],七日而寤[9]。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10]:我之帝

  简子疾,五日不知人[5],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6],扁鹊曰:“血脉治也[7],而何怪! 昔秦穆公尝如此[8],七日而寤[9]。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10]:‘我之帝所甚乐[11]。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12]。帝告我:“晋国且大乱[13],五世不安[14]。其后将霸[15],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16]”。’公孙支书而藏之[17],秦策于是出[18]。夫献公之乱[19],文公之霸[20],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21],此子之所闻。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22],不出三日必间[23],间必有言也。”

  居二日半[24],简子寤,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25];广乐九奏万舞[26],不类三代之乐[27],其声动心。有一熊欲援我[28],帝命我射之,中熊[29],熊死。 有羆来[30],我又射之,中罴,罴死。 帝甚喜,赐我二笥[31],皆有副[32]。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33],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34]。’帝告我:‘晋国且世衰[35],七世而亡。赢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36],而亦不能有也。’”董安于受言,书而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段意】 写扁鹊为赵简子诊病之事。赵简子已昏迷五日,扁鹊诊断为与从前秦穆公昏迷七日而醒的病一样,是去见天帝听预言天下大事去了,三天之内必醒,醒必有言。赵简子两天半后醒转,果如扁鹊所言,因赐扁鹊田地四万亩。此段带有神话色彩。

  字数:676

  注释

  [1]晋昭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姓姬名夷。公元前531—前526年在位。

  [2]诸大夫强而公族弱:言诸大夫势力强盛公族日益衰弱。公族,国君的宗族。

  [3]赵简子:赵鞅,春秋末晋国正卿,又名志父,谥号简子。

  [4]专:独揽专断。

  [5]不知人:不省人事。

  [6]董安于:人名,赵简子家臣。

  [7]治:正常安定。

  [8]秦穆公:秦国国君,姓嬴名任好,公元前659—前621年在位。尝:曾经。

  [9]寤(wu):醒。

  [10]公孙支:春秋时秦国大夫,姓嬴名支,字子桑,辅佐秦穆公有功,深得信任。子舆:春秋时秦国大夫。

  [11]之:到,去。帝:天帝。所:处所。

  [12]适:不过,仅。有所学:言领受天帝教诲。

  [13]且:将要。

  [14]五世:指五代国君。

  [15]霸:称霸。

  [16]而:你。男女无别:一说为男女不离别,指晋襄公释放战俘;一说为男女关系混乱,指晋襄公纵淫。

  [17]书而藏之:书写并保存这些话。

  [18]秦策:指秦国史册。于是出:言秦策所记晋国之事是从这里来的。

  [19]献公之乱:晋献公时的“骊姬之乱”。春秋时晋国国君献公有子八人,太子申生、重耳、夷吾贤德。为献公宠幸的骊姬欲立己子奚齐为太子,于是设计陷害太子申生,使之自杀,并逼得重耳、夷吾二位公子逃亡国外。

  [20]文公之霸:晋文公称霸并主盟诸侯,具有霸主地位。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晋献公之子重耳。他逃亡国外十九年,回国继位后,平定内乱,整顿内政,增强军队,平定周室王子带之乱,护送周襄王返国复位,被命为“侯伯”,遂成霸主。

  [21]襄公败秦师于殽(xiao):晋襄公(晋文公之子)在殽大败秦军,俘虏秦将。殽:地名,在今河南洛宁西北。

  [22]主君:指赵简子,尊称。

  [23]间(jian):(病)好转。

  [24]居: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表示经过的时间。

  [25]钧天:方位名,指中央。

  [26]广乐九奏万舞:反复奏悠扬的乐曲,跳各种各样的舞。广:声音缓慢。九:指多次。

  [27]类:像,类似。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28]援:拉,拽。

  [29]中(zhong)熊:射中了熊。

  [30]羆(pi):熊的一种,又叫马熊或人熊。

  [31]笥(si):盛东西的长方形竹器。

  [32]副:副品。

  [33]属(zhu):交付。翟(di)犬:翟族地区特有的狗。翟:通“狄”,我国古代民族名。

  [34]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言到你儿子壮年时把翟犬赏赐给他。

  [35]世衰:一代一代地衰弱。

  [36]嬴姓将大败周人:指赵国将大败卫国。范魁:古地名。战国时赵国之地。其地不详。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大家都爱看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