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3],居于北蛮[4],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驼、驴、骡、駃騠、��駼、 騱[5]。 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6],然亦各
《史记·夏本纪第二》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史记》本纪的重要价值,在于揭示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历史发展的大势,起到了全书纲领的作用。《夏本纪》记述的夏代,处于
2021-04-17
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3],居于北蛮[4],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驼、驴、骡、駃騠、��駼、 騱[5]。 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6],然亦各
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3],居于北蛮[4],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驼、驴、骡、駃騠、��駼、 騱[5]。 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6],然亦各有分地[7]。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8]:用为食。士力能毌弓[9],尽为甲骑[10]。其俗,宽则随畜[11],因射猎禽兽为生业[12];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13],其天性也。其长兵则弓矢[14],短兵则刀鋋[15]。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16]。苟利所在[17],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18],衣其皮革[19],被旃裘[20]。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21];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22],而无姓字[23]。
夏道衰[24],而公刘失其稷官[25],变于西戎[26],邑于豳[27]。其后三百有馀岁[28],戎狄攻大王亶父[29],亶父亡走岐下[30],而豳人悉从亶父而邑焉[31],作周[32]。其后百有馀岁,周西伯昌伐畎夷氏[33]。后十有馀年,武王伐纣而营洛邑[34],复居于酆、鄗[35],放逐戎夷泾、洛之北,以时人贡,命曰“荒服”[36]。其后二百有馀年,周道衰,而穆王伐犬戎[37],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之后[38],荒服不至。于是周遂作《甫刑》之辟[39]。穆王之后二百有馀年,周幽王用宠姬褒姒之故[40],与申侯有郤[41]。申侯怒而与犬戎共攻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42],遂取周之焦获,而居于泾、渭之间,侵暴中国[43]。秦襄公救周[44],于是周平王去酆、鄗而东徙洛邑。当是之时,秦襄公伐戎至岐,始列为诸侯。是后六十有五年,而山戎越燕而伐齐[45],齐釐公与战于齐郊。其后四十四年,而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北伐山戎,山戎走。其后二十有馀年,而戎狄至洛邑,伐周襄王,襄王奔于郑之氾邑[46]。初,周襄王欲伐郑,故娶戎狄女为后,与戎狄兵共伐郑。已而黜狄后[47],狄后怨,而襄王后母曰惠后,有子子带,欲立之,于是惠后与狄后、子带为内应,开戎狄,戎狄以故得入[48],破逐周襄王,而立子带为天子。于是戎狄或居于陆浑[49],东至于卫,侵盗暴虐中国。中国疾之,故诗人歌之曰“戎狄是应”[50],“薄伐猃狁,至于大原”[51],“出舆彭彭,城彼朔方”[52]。周襄王既居外四年[53],乃使使告急于晋。晋文公初立[54],欲修霸业,乃兴师伐逐戎翟[55],诛子带,迎内周襄王[56],居于洛邑。
当是之时,秦、晋为强国。晋文公攘戎翟[57],居于河西圁[58]、洛之间,号曰赤翟、白翟。秦穆公得由余[59],西戎八国服于秦,故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䝠之戎[60],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61]。 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62],燕北有东胡、山戎[63]。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馀戎,然莫能相一[64]。
自是之后百有馀年,晋悼公使魏绛和戎翟[65],戎翟朝晋。后百有余年,赵襄子逾句注而破并代以临胡貉[66]。其后既与韩、魏共灭智伯,分晋地而有之[67],则赵有代、句注之北,魏有河西、上郡,以与戎界边[68]。其后义渠之戎筑城郭以自守,而秦稍蚕食[69],至于惠王[70],遂拔义渠二十五城。惠王击魏,魏尽入西河及上郡于秦。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71],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72],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73]。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74],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馀里[75]。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76],而三国边于匈奴[77]。其后赵将李牧时,匈奴不敢入赵边。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適戍以充之[78]。而通直道[79],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馀里。又度河据阳山、北假中。
当是之时,东胡强而月氏盛[80]。匈奴单于曰头曼[81],头曼不胜秦,北徙。十馀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適戍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82]。
【段意】 写匈奴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及匈奴的社会习俗。说明匈奴是夏后氏之苗裔,属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居住在北部边境地区,从事畜牧业,善骑射。自夏代以来,常侵扰汉民族居住的中原北部边境,发生了多次战争。
字数:1977
注释
[1]匈奴: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部族。
[2]夏后氏:古代部落名。相传其领袖禹治水有功,继舜为共主,禹子启建立夏朝,故夏后氏又为夏朝之别称。苗裔:后代。
[3]唐虞:指陶唐氏和有虞氏,分别为尧、舜的国号。山戎、猃狁(xian yun)、荤粥(xun yu):都是秦汉以前匈奴的名称。
[4]北蛮:指北方蛮荒之地,即中国北部边境内外。
[5]橐(tuo)驼:骆驼。骡:指母马与公驴交配所生之杂种,亦称马骡。駃騠(jue ti):即驴骡,母驴与公马交配所生之杂种。騊駼(tao tu):马的一种。騱(tuo xi):野马。
[6]毋:通“无”,没有。城郭:古时筑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有二重,内称城、外称郭。此处泛指都邑。常处:常居之所。这句的意思是说:他们没有城邑,没有经常居住的房屋,也不从事农业生产。
[7]分地:分占的牧地。
[8]少长(shao zhang):年龄稍大。
[9]士:指男子。毌(wan):通“贯”、“弯”,拉弓。
[10]尽:都。为:做、当。甲:铠甲、战衣。骑:骑兵。意思是都当骑兵。
[11]宽:和缓,指平时。平常无事就随着牲口游牧。
[12]因:以。意动句,即把射猎飞禽走兽作为职业。
[13]急:紧急,指战时。战时人人练习攻战之术,以便侵掠征伐。
[14]长兵:指能够远距离杀伤敌人的兵器。
[15]短兵:近距离作战的兵器。鋋(chan又音yan):铁柄小矛。
[16]羞:害羞。遁走:逃跑。走,跑。不羞遁走:意动用法,不认为逃跑是羞耻的事。
[17]苟:假如;只要。
[18]咸:都。
[19]衣:穿。
[20]被:通“披”。旃(zhan)裘:用兽毛、兽皮制成的衣服。
[21]妻其后母:意动用法,把他的后母当作妻子。下句“皆取其妻妻之”意同,把兄弟的妻子当作妻子。这是匈奴的一种风俗,一为财产不外散,二为繁衍人口。
[22]讳:避讳,旧时对帝王或尊长不敢直称其名,称为避讳。匈奴人不避讳。
[23]姓字:姓氏和表字。其实匈奴贵族亦有姓氏,单于姓挛鞮氏,显贵有呼衍氏、兰氏、须卜氏。
[24]夏:夏朝。道:国运。衰:衰落。
[25]公刘:周族领袖。稷官:农官。
[26]此句谓,在西戎地区进行改革。
[27]豳(bin)地名,今陕西彬县东北。
[28]有:又。
[29]戎狄:泛指西、北两方的部族。大(tai)王亶(dan)父:即古公亶父,周族领袖,周文王的祖父。
[30]亡:逃。走:跑。岐下:岐山之下。
[31]悉:全部。邑焉:在这里聚居。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32]作周:建立周国。
[33]西伯昌:周文王姬昌。畎(quan)夷氏:即犬戎,戎族的一支。
[34]武王:周武王姬发,周文王之子。纣:商代亡国之君,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营: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
[35]酆、鄗(feng hao):周都名,地处今陕西西安以西。
[36]荒服:荒远而能服事帝王的地区。
[37]穆王:周穆王姬满。
[38]是:这时,此时。之:以。
[39]甫刑;周穆王命其相甫侯制定的刑法。辟:法度、法律。
[40]周幽王:西周末代国君,历史上有名的昏君。用:因为;由于。姬:古代对妇女的美称;也作对妾的称呼。褒姒(si)):幽王宠妃,后立为王后。
[41]郤:通“隙”,嫌隙。
[42]幽王宠爱褒姒,废申后(申侯之女)和太子宣臼,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幽王,俘褒姒,拥立平王。
[43]中国:指华夏族居住的中原地区以至黄河中下游一带。
[44]秦襄公:秦国开国君主,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始受封为诸侯。
[45]燕、齐:均系周朝封国。
[46]郑:周朝封国。氾(fan)邑:邑名,在今河南襄城。
[47]已而:不久。黜(chù):废。
[48]以故:因为这缘故;因此。
[49]或:有的;有的人。虚指代词。陆浑:地名,在今河南嵩县西南。
[50]戎狄是应:引自《诗·鲁颂·閟宫》。应(ying):打击。是:表示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诗意为打击戎狄。
[51]薄伐猃狁,至于大原:引自《诗·小雅·六月》。薄:语助词。大原:地区名,在今甘肃东北部。一说在今山西运城一带。
[52]出舆彭彭(bang),城彼朔方:引自《诗·小雅·出车》。舆:车厢、车。彭彭:形容车马盛多,车声隆隆。城:筑城。朔方:北方。
[53]既:已经。
[54]晋文公: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
[55]翟(di):通“狄”。
[56]内(na):通“纳”。纳入。
[57]攘(rang):排斥;排除;讨伐。
[58]河西:地区名。今陕西东部,黄河南段西岸地区。圁(yin):水名,即秃尾河。在陕西北部。
[59]由余:春秋时秦国大夫,帮助穆公称霸西戎。
[60]陇:山名。 在陕西、甘肃边境。 绵诸、绲(kun)戎、翟、䝠(huán,又音yuan):都是西戎族部落名称。
[61]梁山:山名,在陕西韩城县境。漆:水名。在今陕西铜川一带。义渠、大荔、乌氏、朐(qu)衍:都是西戎族的部落名称。
[62]林胡、楼烦:部族名。
[63]东胡、山戎:部族名。
[64]相一:相互统一。
[65]晋悼公:姬周,晋国国君。使:派。魏绛:晋国大夫。和:和好。
[66]赵襄子:赵毋恤,晋国执政大臣。逾:越过。句(gou)注:山名。在今山西代县西北。破并:攻破、并吞。代:国名。以:而。胡貉:古代部族。
[67]智伯:晋六卿(赵、韩、魏、范、中行、智伯)之一。曾立哀公骄为晋君,专权一时。分晋地而有之:韩、赵、魏都是春秋时代和战国初期晋国的显贵家族,后来灭智伯共同瓜分晋国,各自独立建国。
[68]界:毗连;连接。
[69]稍:逐渐。
[70]惠王:秦惠文王。
[71]宣太后:秦昭王母亲。乱:淫乱。
[72]变俗:改变赵国风俗。
[73]高阙:在今内蒙杭锦后旗东北。云中:郡名。在今内蒙中部。雁门:郡名。在今山西西北部和内蒙黄旗海、岱海以南。代郡:郡名。在今山西东北部和河北西北部。
[74]质:人质。
[75]归:回国。袭:袭击。破:打败。走:赶走。却:退却。
[76]冠带:戴帽束带为古代士大夫以上的装束,引申为文明的意思。战国七:指秦、楚、齐、燕、韩、赵、魏七个国家。它们是战国时代七大强国,经常互相攻战。
[77]三国:指秦、赵、燕。
[78]適戍:被罚守边。適,通“谪”。
[79]直道:道路名。为当时从关中前往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
[80]月氏(zhi):部族名。
[81]单于(chan yu):匈奴君主称号。头曼:人名。
[82]故塞:原先的边塞。此处指河套以南原秦朝所筑长城。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提示】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始封代王,周勃等平定诸吕之乱后,被迎立为皇帝,在位凡23年。汉文帝执政期间,执
2021-04-16
【提示】 《孝景本纪》是汉景帝刘启的传记。刘启(前188前141),前157前141年在位。他继高帝刘邦、文帝刘恒之后继续实行与民休息的
2021-04-16
【提示】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原名彘(zhi治),是景帝刘启的第九个儿子,高帝刘邦的曾孙,是西汉强盛时期一位有雄才大略,又建立了文治
2021-04-16
2018-11-28可可诗词网-全文上册 https://www.kekeshici.com【提示】 《史记》有十篇年表,用表格形式谱列某一时期的史事人物。年表
2021-04-16
【提示】 《十二诸侯年表》年经国纬,谱列春秋之时的列国事件,共有十四栏,即:周、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
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