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弘为人恢奇多闻》原文、翻译及鉴赏

【导语】:

弘为布被[26],食不重肉[27]。后母死,服丧三年[28]。每朝会议[29],开陈其端[30],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31]。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32],辩论有馀[33],习文法吏事[34],而又缘饰以儒术[35],

  弘为布被[26],食不重肉[27]。后母死,服丧三年[28]。每朝会议[29],开陈其端[30],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31]。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32],辩论有馀[33],习文法吏事[34],而又缘饰以儒术[35],上大说之[36]。二岁中,至左内史[37]。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38],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39],皆倍其约以顺上旨[40]。汲黯庭诘弘曰[41]:“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42]:“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43]。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元朔三年,张欧免[44],以弘为御史大夫。是时通西南夷,东置沧海,北筑朔方之郡。弘数谏[45],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46],愿罢之[47]。于是天子乃使朱买臣等难弘置朔方之便[48]。发十策[49],弘不得一[50]。弘乃谢曰:“山东鄙人[51],不知其便若是[52],愿罢西南夷、沧海而专奉朔方。”上乃许之。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53],奉禄甚多,然为布被[54],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55]。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56],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57]。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58]。且臣闻管仲相齐[59],有三归[60],侈拟于君[61],桓公以霸,亦上僭于君[62]。晏婴相景公[63],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64]!”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65],封平津侯。

  弘为人意忌[66],外宽内深[67]。诸尝与弘有郤者[68],虽详与善[69],阴报其祸[70]。杀主父偃[71],徙董仲舒于胶西[72],皆弘之力也。食一肉脱粟之饭[73]。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馀。士亦以此贤之[74]。

  淮南、衡山谋反[75],治党与方急[76]。弘病甚,自以为无功而封,位至丞相,宜佐明主填抚国家[77],使人由臣子之道[78]。今诸侯有畔逆之计,此皆宰相奉职不称[79],恐窃病死[80],无以塞责[81]。乃上书曰:“臣闻天下之通道五[82],所以行之者三[83]。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序,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84],所以行之者也。故曰‘力行近乎仁[85],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86];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今陛下躬行大孝,鉴三王[87],建周道[88],兼文武[89],厉贤予禄[90],量能授官。今臣弘罢驽之质[91],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92],封为列侯,致位三公。臣弘行能不足以称[93],素有负薪之病[94],恐先狗马填沟壑[95],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96],避贤者路。”天子报曰:“古者赏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97],遭遇右武[98],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99],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100],君宜知之[101]。盖君子善善恶恶[102],君若谨行,常在朕躬。君不幸罹霜露之病[103],何恙不已[104],乃上书归侯[105],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106]。今事少闲,君其省思虑[107],一精神,辅以医药。”因赐告牛酒杂帛[108]。居数月,病有瘳[109],视事。

  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终。子度嗣为平津侯。度为山阳太守十馀岁,坐法失侯。

  【段意】 记叙公孙弘出身布衣,家贫,事亲孝,及以贤良应召为博士,后官至丞相的经过,肯定他倡导儒学、生活俭朴、疏谏征伐、关心民瘼的品德,同时对其曲学阿世的行为及忌贤妒能的卑劣行径予以揭露。

  字数:1662

  注释

  [1]齐:齐地。在今山东。菑川国:封国名。在今山东淄博、潍坊两市间。薛县:县名。在今山东滕县南。

  [2]字:表字。

  [3]狱吏:管理监狱的官吏。

  [4]豕:猪。海上:海边。

  [5]《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修订而成。杂说:杂家之说。

  [6]建元:汉武帝的第一个年号。

  [7]招贤良文学之士:建元元年十月,武帝亲自考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问以古今治道,应对者百余人。贤良文学: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

  [8]是时:这时。

  [9]征:召;征召。以:凭借。博士:学官名。属于太常,掌古今史事顾问和书籍典守。汉武帝时始设五经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置弟子员。

  [10]不能:无能。

  [11]病免归:借口有病,辞官回家。

  [12]有:又。

  [13]推上:推举。

  [14]让谢:辞让谢绝。

  [15]臣:古人的谦称。已:已经。尝:曾经。西应命:向西去长安应召。

  [16]太常:官名。掌宗庙礼仪,兼掌选试博士。

  [17]对策:应考者回答主试者提出的有关治国策略问题。

  [18]第:等第;名次。居下:居于下等。

  [19]策奏:对策文章呈进御前。

  [20]擢(zhuo):选拔;提拔。

  [21]拜:授予官职或爵位。

  [22]视:视察。

  [23]盛毁:极力诋毁。无所用:没有什么用处。

  [24]恢奇:杰出;不寻常。多闻:见多识广。

  [25]称:声称;说。人主:国君。病:忧虑。不广大:度量不广大。指心胸狭窄。

  [26]为:制作;使用。

  [27]重(chong)肉:两种肉食。

  [28]服丧:守孝。按规定,父、母去世服丧三年。公孙弘为后母服丧三年,足见其“孝谨”。

  [29]朝:上朝。会议:聚会、议事。

  [30]开陈其端:发表意见时只开个头作提示,不把主见直说出来,让武帝自己考虑该怎么办。又一说为:把问题的各个方面都提出来,让武帝选择。此解与“开”、“端”二词不符,与公孙弘表面敦原、谨慎、实为“阿世”的性格也不合。

  [31]面折庭争:当面反驳,当庭争辩。折,驳斥对方,使其折服。

  [32]敦厚:忠厚。

  [33]辩论:指言谈。有馀:很慎重,留有馀地。

  [34]习:熟悉。文法:文书、法令。吏事:公务。

  [35]缘饰:装饰。指从儒家学说中找根据。

  [36]说(yue):通“悦”,喜欢。

  [37]左内史:官名。掌治京师。

  [38]主爵都尉:官名。掌封爵之事。汲黯:事在《汲郑列传》。请间(jian):先后间隔着进谏皇帝,请皇帝接见。

  [39]至上前:到皇帝面前。

  [40]倍:通“背”,违背。顺:顺从。上旨:皇帝的旨意。

  [41]诘:质问;责问。

  [42]谢:谢罪;道歉。

  [43]然弘言:以弘言为然。意动用法,认为弘说的对。

  [44]张欧:字叔,当时任御史大夫。免:免职。

  [45]数(shuo)谏:屡次进谏。

  [46]罢(pi)敝中国:使中原地区疲惫衰败。奉:供给。此处有经营的意思。无用之地:泛指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47]愿罢之:希望停止下来。

  [48]朱买臣:武帝时历任中大夫等职。难:质问;反驳。便:方便。

  [49]发十策:提了十个问题。

  [50]不得一:一个也没答上。

  [51]山东:地区名。战国、秦、汉时代,统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

  [52]若是:像这样。

  [53]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系负责国家军政大事的最高长官。

  [54]然为布被:可是(他)盖用麻布做的被子。

  [55]有之:有这事。

  [56]九卿:指任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九种官职的人。

  [57]诚:确实。

  [58]饰诈:虚伪、欺诈。钓名:沽名钓誉。

  [59]管仲:春秋时期齐国人,齐桓公任他做卿(相当于后来的“相”)。

  [60]三归:三处府第。按:“三归”有多种解释,此取一。

  [61]侈拟于君:奢侈的程度可与国君相比。

  [62]僭(jian):越。指下级冒用上级的名义、礼仪或器物等。

  [63]晏婴:齐景公时的卿。

  [64]陛下:对帝王的尊称。安得:怎能。

  [65]卒:终于。

  [66]意忌:猜疑、妒忌。

  [67]外宽内深:表面宽洪大量,内心深不可测。

  [68]郤(xi):通“隙”,嫌隙,仇怨。

  [69]详(yang):通“佯”,假装。

  [70]阴报其祸:(弘)暗中用灾祸来报复他。

  [71]杀主父偃:事在下文。

  [72]徙:外调。董仲舒:西汉著名的经学大师,曾建议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采纳。胶西:封国名。地在今山东胶河以西、高密县以北。

  [73]食一肉:吃饭时只用一个肉菜。脱粟:仅仅脱去谷皮的糙米。言其很节俭。

  [74]贤之:以之为贤(意动用法)。认为他有贤德。指他自己节俭却用奉禄资助故人、宾客。

  [75]淮南、衡山谋反: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春,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谋反,事泄自杀,牵连被杀者数万人。

  [76]治:惩治。党与:朋党。方急:正紧迫。

  [77]填(zhen)抚:安抚。填,通“镇”,安定。

  [78]由:经由,遵循。

  [79]奉职不称:不称职。

  [80]窃:默默地。

  [81]塞责:搪塞责任。

  [82]天下之通道五……然后知所以治人:语出《礼记·中庸》,个别文字有出入。通道:常道。五:五个方面。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

  [83]所以:用以。三:三个方面。即智、仁、勇。

  [84]通德:常德。《中庸》原作“达德”。

  [85]以下三句,《中庸》作“好学近乎知(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意思是:(以本文为序)努力实践近于仁,勤学好问近于智,知道羞耻近于勇。

  [86]所以:(怎样)用来。自治:自我约束;自我修养。

  [87]鉴:借鉴。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武王。

  [88]周道:周朝的治国原则。

  [89]文武:周文王、周武王。

  [90]厉:通“励”,勉励。贤:贤能(之人)。予禄:给他们俸禄。

  [91]罢(pi)驽:低能庸劣(谦词)。驽,劣马,引伸为才能低下。质:素质。

  [92]过意:特意降恩。卒伍:本指军队编制。此处指平民。

  [93]行能:德行、才能。

  [94]素:平时。负薪之病:自称有病的婉转说法。意思是背柴劳累,体力尚未恢复。

  [95]先:先于。填沟壑(he):自称朝不保夕,很快就会先于狗马而死去,尸体抛进山沟。

  [96]乞骸骨:封建时代官员因年老自请退休的婉词。

  [97]守成尚文:保持前人开创的大业并崇尚文德。

  [98]遭遇右武:遭遇乱世则尚武。右,古代以右为尊。

  [99]宿昔:过去;从前。庶几:侥幸;勉强。

  [100]惟:只想。共:共同。治:治理(国家)。

  [101]君宜知之:你应该知道我的心意。

  [102]盖:发语词。君子: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善善:赞许善良。前一个“善”字作动词用。恶(wu)恶:憎恶丑恶。用法同“善”。

  [103]罹(li):遭遇。

  [104]何:什么。恙:病。已:止。全句是说:有何病不能痊愈。

  [105]乃:竟然。

  [106]章:彰明;显扬。

  [107]其:应当。

  [108]因:于是。赐告:古代官吏休假称“告”,假满而赐予续假称“赐告”。杂帛:各种丝织品。

  [109]瘳(chou):病愈。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大家都爱看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