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灌将军二三事》原文、翻译及鉴赏

【导语】:

(节自 《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①。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②。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③。夫以千

  (节自 《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①。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②。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③。夫以千人与父俱④。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⑤,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⑥。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⑦,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⑧。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⑨,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⑩,故得无死。夫创少瘳(11),又复请将军曰: “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12),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

  数月,坐法去(13)。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孝景时,至代相。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交,劲兵处(14),故徙夫为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入为太仆(15)。二年,夫与长乐卫尉窦甫饮,轻重不得(16)。夫醉,搏甫。甫,窦太后昆弟也。上恐太后诛夫,徙为燕相。数岁,坐法去官,家居长安。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17); 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18)。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19)。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20)。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杰大猾(21)。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22)。颍川儿乃歌之曰: “颍水清,灌氏宁; 颍水浊,灌氏族(23)。”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卿相侍中宾客益衰(24)。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25)。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灌夫有服,过丞相(26)。丞相从容曰: “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27)。”灌夫曰: “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早临。” 武安许诺。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扫,早帐具至旦。平明,令门下候伺(28)。至日中,丞相不来。魏其谓灌夫曰: “丞相岂忘之哉?”灌夫不怿,曰: “夫以服请,宜往(29)。” 乃驾(30),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及夫至门,丞相尚卧。于是夫入见,曰: “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武安鄂谢曰: “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 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31)。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丞相卒饮至夜,极欢而去。

  丞相尝使籍福请魏其城南田(32)。魏其大望,曰: “老仆虽弃(33),将军虽贵,宁可以势夺乎!”不许。灌夫闻,怒骂籍福。籍福恶两人有郄,乃谩自好谢丞相曰: “魏其老且死,易忍,且待之(34)!” 已而武安闻魏其、灌夫实怒不予田,亦怒曰: “魏其子尝杀人,蚡活之。蚡事魏其,无所不可,何爱数顷田(35)! 且灌夫何与也(36)! 吾不敢复求田!” 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

  元光四年春,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37)!”上曰:“此丞相事,何请!”灌夫亦持丞相阴私事,为姦利,受淮南王金与语言(38)。宾客居间,遂止,俱解(39)。

  【译文】 灌将军名叫灌夫,是颍阴地方的人。他的父亲张孟,曾经是颍阴侯灌婴的舍人,很得宠幸,因此官爵渐渐得进,俸禄直达二千石,所以冒姓了灌氏,叫灌孟。吴、楚叛乱时,颍阴侯灌何做将军,隶属太尉周亚夫,率兵击吴,请求灌孟做他的佐理官。灌夫带一千人与其父一道出征。这时灌孟年岁已老,本不想去,颍阴侯是一再请他去的,因此灌孟心中郁闷,认为自己不得意,所以,作战时常常冲入敌阵的坚固之处,于是战死在吴军中。依照军法规定,凡父与子一同从军的,如有其一战亡,未死的可以陪同灵柩归乡。可是灌夫不肯随灵回归,激昂地说: “我情愿去取了吴王或者将军的头,来报我父亲之仇。”于是灌夫披上铠甲拿了战戟,招集军中素来与他友好交往也愿意跟随他的勇士几十人。到了出汉军营门时,大多数人不敢前行了。只有两人和他的从奴十几个人跟随他骑马驰骋冲入吴军中,一直冲到吴将的旗下,杀伤吴军几十人。不能再前进了,才往回跑,走入汉军营,他的从奴都死了,他只与一骑回营。灌夫身上中了十几处重伤,幸好当时军中有名贵的刀疮药,因此他才没有死。灌夫的伤稍稍好些,他又请求将军说: “我更加知道吴军军营中的曲折情形了,请求再去打一回。” 将军灌何认为他勇敢且仗义,担心灌夫战死,便将此情报告太尉周亚夫。太尉坚决阻止灌夫再出击。吴军终被打败,灌夫因此名闻天下。颍阴侯将灌夫之事向皇上报告,皇上用灌夫做中郎将。

  过了几月,灌夫因犯法丢官。后来其家居住在长安,长安城中诸位公卿没有不称道他的。汉景帝时,灌夫官至代国宰相。汉景帝死,皇上武帝刚即位,他认为淮阳是天下交会的所在,又是天下强兵聚集的地方,因此调灌夫做了淮阳太守。建元元年,灌夫又进京师做了太仆。第二年的一天,灌夫与长乐卫尉窦甫一起饮酒,没把握住饮酒多少的分寸。灌夫饮酒醉,打了窦甫。窦甫是窦太后的弟弟。皇上担心窦太后诛杀灌夫,便将灌夫调到燕国做国相。过了几年,又犯法丢官,家居长安。

  灌夫做人性情刚强而直爽,好发酒疯,不喜好当面阿谀谄媚他人。他对那些势力在自己之上的贵戚们,不愿意加之以礼,必定还要盖过他们; 而对那些势力在自己之下的人士,愈是贫贱的就愈是尊敬他们,与他们平等相待。在多人聚会的场合,举荐奖赏后辈,士人也因此推重灌夫。灌夫不喜好文学,好行侠仗义,已许诺别人的事一定办到。凡与灌夫交往的人士,无非是些有名有势的杰出人物或者是些大奸巨猾。他家积累的资财价值几千万,在他家吃饭的食客天天都有几十上百人。为了陂池 (灌溉蓄水的设施) 田地,灌夫的宗族及宾客都争权夺利,在颍川一带横行霸道。在颍川地界流行着一首童谣: “颍水清,灌氏宁; 颍水浊,灌氏族。”灌夫家产虽然富有,然而却丧失了权势,居高位而有权势的宾客,来他家的愈来愈稀少。到魏其侯窦婴失去权势,也想倚仗灌夫去根究清除那些平素仰慕窦婴而巴结他,后又因窦婴失势而离弃他的趋炎附势之徒。灌夫也想倚仗魏其侯窦婴的地位,而可以与那些列侯宗室之人往来,抬高自己的声誉。他们两人相互牵引,相互借重,他们之间的交往犹如父子一样。彼此相处得很投缘很欢愉,没有一点嫌隙,只恨相识得太晚了。

  一次,灌夫遭丧,有服在身,前往丞相田蚡家拜访。丞相田蚡从容镇定地说: “我打算与你一起去拜访魏其侯,可惜恰逢你有服在身啊。” 灌夫说: “不打紧的,将军你能够有幸光临魏其侯家,灌夫我怎敢因我有丧服而推辞呢! 请让我告知魏其侯,好让他有所准备,将军明天早些光临吧!” 武安侯田蚡答应了。灌夫原原本本地将他对田蚡所说的那几句话告知了魏其侯窦婴。魏其侯与夫人去市场置办了丰盛的酒席,当夜就打扫房屋,赶早布置帐幔器具,一直弄到天明。天刚亮,就派门下执事的人在门外打听等候。直到中午,也不见丞相田蚡到来。魏其侯对灌夫说: “丞相难道忘了吗?” 灌夫见这情形很不高兴,说: “我不顾有丧服在身而应他的邀约,该再前往请他。” 便起身驾车,亲自前往迎接丞相。丞相前日是特意戏弄灌夫而许诺去魏其侯家,其实他根本没打算要去。直到灌夫到达他的家门,他还睡在床上。于是灌夫进屋见了他,说: “将军昨天有幸许诺访魏其,魏其夫妻已为你置备好了酒席,从早晨到现在,没敢品尝一口饮食。” 武安侯田蚡假装惊诧的样子,连声道谢说: “我昨日喝醉了,忽然忘记了与你说的事。” 于是驾车前往,又走得极其缓慢,灌夫对他愈加气愤。到饮酒很高兴时,灌夫起舞毕,接着请丞相田蚡起舞,丞相不起,灌夫在席上谈话讥讽田蚡。魏其侯便将灌夫扶着离去并向丞相赔礼道歉。丞相于是在此饮酒到晚上,极其欢快而离去。

  丞相曾派籍福去求取魏其侯家在城南的田地。魏其侯大为怨恨,说: “我虽被弃不用,将军虽然显贵,那就可以用权势威逼抢夺吗?” 没有答应田蚡的要求。灌夫听说此事,气愤地大骂籍福。籍福不愿窦婴和田蚡之间发生嫌隙,便用好言去婉谢田蚡说: “魏其老了将死,你忍耐不了多时,姑且等着吧!” 过了不久,武安侯听说魏其侯、灌夫实际上是动怒,不肯给他田地,也愤怒地说:“魏其的儿子曾经杀了人,是我救了他一命。我田蚡曾经事奉魏其,没有什么事不肯做,他怎么就只吝啬那几顷田地呢! 况且灌夫是何人,也要来从中搀和干预呢? 我不敢重提求取田地的事了!” 武安从此极大地怨恨灌夫和魏其。

  元光四年春天,丞相田蚡对汉武帝说: “灌夫家族在颍川,十分横行,百姓被逼迫得很苦。请求立案查实治罪!” 皇上说: “这是你丞相分内的事,为何还要请示!” 灌夫也握有丞相私下的把柄,如他用不正当手段谋取财富,收受淮南王的贿赂,给淮南王泄露朝廷机密。此事,籍福之流的宾客在灌夫与田蚡之间劝解,双方争斗才暂时停止,所有结怨暂时得以解决。

  【鉴赏】 灌将军,即灌夫 (?—前131),西汉颍阴 (今河南许昌) 人,字仲孺。吴楚七国之乱时,与父俱从军,以功任中郎将。建元元年 (前140),任太仆。次年为燕相,因事坐法免官。喜“任侠”,家财钱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横暴颍川。后因侮丞相田蚡,被劾为不敬,族诛。本文通过他早期的二三事,表现他孝勇、尚侠义,在强权面前不低头的性格。

  (一)倔强、孝勇。在吴楚七国之乱中,其父灌孟因年老,战死吴军中。按军中规定,他可以扶丧回家,但他不肯,而是披甲持戟,请战,扬言取吴王或其下属将军之头,以报父仇。果然,第一战虽身受伤十余处,待稍愈,又请复往。灌夫以他的倔强、至孝、勇猛而名闻天下。

  (二) 刚直、好侠义,强横乡里。他性格刚直,好侠义,不喜欢奉承权贵之人,而喜欢尊敬贫贱者,也喜欢推荐他下属的士子。他好任侠,重然诺,讲义气,家有巨财,食客日有数十百人。他那些宗族宾客为了权利之事,横行于乡里颍川。故当地儿童为之造起歌谣,唱道: “颍水清,灌氏宁; 颍水浊,灌氏族。” 表达了对他们强横的不满。

  (三) 交魏其,斥田蚡。魏其侯失势闲居后,他也失势。于是同病相怜,与魏其侯结交,“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一次,丞相田蚡约他去魏其侯家拜访。他如约前往,但田蚡却遗忘了。他很不高兴又去丞相家敦促。后来,丞相田蚡又差籍福到魏其侯家,要求魏其侯把城南的田给他,魏其侯不肯。灌夫听说田蚡要抢夺魏其侯的田,大怒,骂籍福。田蚡从此大怒灌夫、魏其。在皇帝 (汉武帝) 面前说灌夫横行乡里的坏话,请求治罪。灌夫也不示弱,把田蚡收受淮南王 (后叛汉) 重金的奸事禀告汉武帝,后因宾客排解,两人方才了结。这件事表现出灌夫欺强而不凌弱,在强权面前不低头的作风。自然,灌夫作为贵族的一员,身上不免带有豪强平庸骄横的一面,诸如他横行乡里即是。

  文章材料典型,叙述清晰,结构完整,描写手段多样,使灌夫这一形象非常鲜明突出。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大家都爱看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