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季布负才不拘荣辱》原文、翻译及鉴赏

【导语】:

(节自 《季布栾布列传》)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②。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③,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 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节自 《季布栾布列传》)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②。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③,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 “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④,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 即不能,愿先自刭。” 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⑤。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⑥,诫其子曰: “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

  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⑦。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 “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 滕公曰: “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 朱家曰: “君视季布何如人也?” 曰:“贤者也。”朱家曰: “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 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 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 “诺!”待间⑧,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侯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⑨,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⑩。

  孝惠时,为中郎将(11)。单于尝为书嫚吕后(12),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 “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13)。” 诸将皆阿吕后意(14),曰: “然。” 季布曰: “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15),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16),哙又面谀,欲动摇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17)。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18)。至,留邸一月,见罢(19)。季布因进曰: “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 “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20)。” 布辞之官。

  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21)。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22)。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 “吾闻曹丘生非长者(23),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24)。窦长君曰: “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 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 “楚人谚曰: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译文】 季布是楚国人,因好逞意气而以侠义自任,所以在楚国很有名。项籍派他率兵,屡次窘迫汉王。直到项羽被汉高祖消灭,高祖悬赏千金捉拿季布,并下令: 谁敢窝藏季布,就灭他三族。季布藏匿在濮阳一位姓周的人家里。周氏说: “汉王捉拿将军你很急迫,跟踪追查就要到我家了,你若能听我的,我就给你献出脱逃计谋; 若不能听从我,我就请求先自杀。” 季布答应了他的要求。周氏便剃去季布的头发,用铁箍束住他头颈,穿上粗布衣服,将他放置在广柳车中,周氏将他与家中的僮奴一起送到鲁地朱家那里卖掉他们。朱家心里明白其中有季布,便买下来放到田庄上让其耕田种植,还告诫他的儿子说: “耕田的事要听这个奴仆的指挥,必定要与他吃同样的饭菜。”

  后来,朱家便乘坐一辆轻便的车去到洛阳,会见汝阴侯滕公。滕公挽留朱家款待了他好几天,朱家乘机问滕公道: “季布犯了什么大罪,皇上捉拿他为何这么紧急呢?”滕公说: “季布替项羽窘迫皇上,皇上怨恨他,所以必定要抓到他才甘心。” 朱家说: “你看季布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滕公回答说: “是个能干的人。” 朱家说: “作为臣子,各人为各人的主子所用,季布为项籍所用,他窘迫汉王是他的职责。难道项氏的臣子必定要杀完吗? 而今皇上才得了天下,只因为自己的私怨捉拿一个人,何必要把不广阔的心胸展示给天下人呢? 而且季布是那样的能干,然而汉王擒拿他又如此紧急,这样一来,他不是北投匈奴便是南奔南越罢了。因为忌恨有用的好汉而逼他去帮助敌国,这就是当年会发生伍子胥鞭楚平王的尸体的缘故。你为何不找机会对皇上进言呢?” 汝阴侯滕公心中明白朱家是一个大侠,猜测季布藏匿在他家中。于是,答应道: “好!” 等到了时机,滕公果然照朱家的意思向汉高帝进言。皇上便赦免了季布。此时,诸侯都推崇季布在处事为人方面能屈能伸,朱家也因此而名闻当世。季布被召见,谢了皇恩,皇上封他为郎中。

  汉惠帝时,季布做中郎将。单于曾写信侮辱吕后,言语很放肆。吕后很气愤,召集诸将商议此事。上将军樊哙说: “请给我十万人马,我可在匈奴横行无阻。”诸位将军都附和吕后之意,说: “可以。” 只有季布说: “樊哙可以斩首了。以前高帝率了四十多万人马去打匈奴,被围困于平城,而今樊哙怎能用十万人马横行匈奴中,真是当面诳言。况且,秦朝因对匈奴用兵,才引起陈涉等人的起义,如今,战争的创伤未痊愈,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是想动摇汉朝的天下江山。” 这时大殿上群臣间言都很震惊,太后只得罢朝,于是,不再商议攻打匈奴之事。

  季布做河东郡守,在汉文帝时,有人说季布是能干的人,文帝召见他,打算封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季布有勇气,然而好发酒性,难以亲近。季布到了京师,留在客馆一个月,文帝召见了他,但并未加以新的任命。季布因而进言说: “我没有功劳而窃取荣宠,待罪在河东任郡守,陛下无缘无故召见我,这定是有人拿我欺骗你; 而今我来了,又没有受到什么职事,罢免而去,这定是有人在你面前毁坏我。陛下因为有一人赞誉我,就召见我; 又因为有一人毁坏我,就罢去我。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闻听此事后,就能窥探你用人之术了。”文帝一声不吭,心有惭愧,过了好一会儿才说: “河东是我的重要之郡,因此我特别召见你呀。” 季布辞别了文帝,回到原职。

  有位楚国人曹丘先生,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屡次假借贵人的权势获取钱财。他事奉权贵赵同等人,与窦长君很友好。季布知道这事,寄给窦长君一封书信,说: “我听说曹丘先生没有长者的风度,不要与他交往!” 待到曹丘先生从京师回归楚地,想从窦长君那里得到介绍信而求见季布。窦长君说: “季将军不喜欢你,你就不要去他那儿吧!” 曹丘坚持请求得到介绍信,于是前往季布处。曹丘先派人给季布送去那封介绍信,季布果然大发其怒地等待曹丘。曹丘到了,长揖而见季布说: “楚国人有句谚语说: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句应允的话。’ 你为什么会在梁、楚一带地方得到这样的名声呢? 况且,我是楚人,你也是楚人,我在天下宣扬你的大名,难道不重要吗? 为什么你要这样狠狠地拒绝我呢?” 季布这才十分高兴,将曹丘引进家里,留住好几个月,把他当作上宾款待,拿丰厚的礼物送给他。季布的名声之所以更加显闻,是曹丘所宣扬的结果。

  【鉴赏】 季布,楚人。楚汉战争中,为项羽部将,数次挫败刘邦。汉朝建立,被刘邦追捕,由朱家通过夏侯婴向刘邦进言,得赦免。后任河东守。他本为楚地著名的 “游侠”,当时称为: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本文通过季布被刘邦追捕逃亡,最后被任用的经过,表现了他不拘荣辱、能屈能伸、耿直尚义的性格特征。文章分四层:

  (一) 季布为奴。季布为楚将时,数困刘邦,可谓 “荣”耀一世。项羽灭,被刘邦挟私怨追捕。藏身于濮阳周氏家,听周氏之计,化作囚奴,被卖到鲁地豪侠之士朱家为奴。可谓受“辱”之至。朱家明白是季布,便去洛阳拜访夏侯婴,要他向刘邦进言,说明季布数困他,那是为其主项羽,是忠于职守之行为,切不要 “以己之私怨”来诛杀人,向天下暴露其狭隘之心胸。夏侯婴果然上奏,季布得以赦免,被拜为郎中。在此事件中,季布摧刚为柔和朱家侠义之名均得到了传扬。

  (二) 季布斥樊哙。汉惠帝时,匈奴单于曾写信辱骂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欲讨伐。樊哙扬言领十万众,横行于匈奴。对于樊哙这种不顾实力,以迎合吕后,阿谀奉承的作风,季布进行斥责,指出他是当面欺上,是要动摇天下。他这种不拘荣辱,正直敢言的行为使“殿上皆恐”!

  (三) 季布谏孝文帝。孝文皇帝时,因有人说季布 “贤”,便召见季布,欲封为御史大夫; 后又听人说他“勇”,“使酒难近”,便取消封官之念,且季布停留一个月后才被召见,召见即罢。这引起季布的疑虑,进而谏言: “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恐天下有识之士闻之,而窥测你用人之术。这种“不拘荣辱”,敢于直指皇帝不当的举动,如果没有一种无私无畏的精神是不能做到的。

  (四) 季布交曹丘。起初,季布以为辩士曹丘依靠权势获取钱财,事奉权贵,认为他“非长者”。后来,曹丘专程拜访他,说明季布广布天下之好名声,是他遍游天下而传播的。季布这才改变态度,报之以 “义”,厚待曹丘。

  文章选材典型,几件小事足以表现季布不拘荣辱、正直重义的风范。特别是他斥樊哙,谏孝文帝,言正理直,刚正不阿,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大家都爱看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