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苏秦激励张仪》原文、翻译及鉴赏

【导语】:

(节自 《张仪列传》) 张仪者①,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②,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 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

  (节自 《张仪列传》)

  张仪者①,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②,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 “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 “嘻! 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 “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 “舌在也。”仪曰: “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纵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 “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③,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 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④: “以子之才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 “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 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⑤。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⑥,与谋伐诸侯。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 “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 舍人曰: “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纵约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 张仪曰: “嗟乎! 此吾在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 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 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

  张仪即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⑧: “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⑨,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译文】 张仪是魏国人,从前曾与苏秦一同在鬼谷先生那儿学习治国之术,苏秦自认为不如张仪。张仪已经完成学业,在诸侯中游说了。他曾经与楚国的宰相一同喝酒,过了没多久,楚相丢失了一块璧。楚相手下的人猜疑是张仪偷去了。说: “张仪很穷,品行不好,必定是他盗去了相爷的璧。” 于是,大伙儿捉住张仪,痛打了他几百鞭。张仪不承认,就将他释放了。张仪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对他说: “哼! 你若不去读书,干游说之事,怎么会受到这等侮辱呢?”张仪对其妻说: “你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他的妻子笑着说: “舌头还在呐!”张仪说: “那就足够了!”

  就在此时,苏秦已经说服赵王,结了六国合纵的条约,相互亲近了。然而,苏秦又担心秦国攻打诸侯,破坏他的合纵之约,因而,他正在为没有恰当的人选可派去秦国用事而忧虑。考虑结果,苏秦便派人暗暗感动张仪之心,说: “你从前与苏秦很要好,现在苏秦已经执掌了权柄,你为何不去他那里,求他帮助实现你的意愿呢?” 于是,张仪便到了赵国,上书求见苏秦。苏秦却告诫守门的人,不让张仪进,又不要他离去。这样等了好几天,苏秦才见张仪,却让张仪坐在堂下,并将仆妾吃的饭食赐给他吃。还多次责怪数落张仪,说: “以你的才华能力,怎么使自己困辱到这地步呢? 我难道能不为你说合说合而使你富贵起来?然而你实在不配我收留。” 就回谢了张仪,而叫他走了。张仪到苏秦处来,自认为原本是老朋友,相求些好处,但是,反被羞辱一场而使他十分愤怒。他考虑到,没有哪位诸侯可以供他服事的,惟独秦国能够克敌制胜于赵国,于是便到秦国去了。

  苏秦事后告诉自己的舍人说: “张仪是天下顶有才干的人,我真的不如他。而今我幸好先被人用着,然而能够执掌秦国权柄的人,只有张仪才可以呀! 但是张仪很贫穷,没有钱进见秦王。我担心他乐于小利而办不成这件事,所以我把他召来羞辱他以便激发他的意志。你为我私下把这些钱奉送给他。” 苏秦还说服赵王,发出金币车马,派人暗暗跟随着张仪,与张仪一同住客栈同宿,慢慢与他亲近起来,将车马金钱送给他,任凭他所用,并不告诉他这些钱的来路。张仪便因此而得以见到秦惠王。秦惠王留用张仪做了客卿,并与他商量谋划攻打诸侯的事情。这时,苏秦的舍人便向张仪告辞离去。张仪说: “我依赖你才得以显耀,正要报答你的恩德,你怎么要走呢?” 那舍人说: “我不是你的知己,你的知己是苏秦。苏秦担心秦国攻打赵国,破坏合纵之约,他认为除你而外,没人能得到秦国的权柄,所以他感怒你,派我暗地里奉送给你资金,使你完成苏秦的计谋。而今,你已被秦所用,我要回去报告他。” 张仪说: “哎哟! 我中了苏秦的计而没有醒悟。我不及苏秦,这是很明显的了呵! 我又是刚刚被用,怎能够谋害赵国呢? 请替我感谢苏秦,苏秦在的时候,我张仪还敢说什么呢?况且有苏秦在,我张仪还有什么能耐呢?”

  张仪既然做了秦国的宰相,便写了文书告诉楚国的宰相说: “从前,我与你一同喝酒,我并没有偷你的璧,你竟然鞭打我。现在你要好好守住你的国门吧,我就要来盗你的城池了!”

  【鉴赏】 苏秦与张仪,均是纵横家大师楚人鬼谷子先生的弟子,且张仪强于苏秦。但苏秦先被赵国所用,行 “合纵” 之术,联合六国拒秦。所以,苏秦想利用张仪去秦国掌权,以免破坏其“合纵”之术,兴兵伐赵。本文所记就是苏秦先激张仪,再暗助其相秦的史事。

  首先,写张仪游说受挫。张仪因贫,在楚游说,与楚相共饮时,被诬偷楚相之璧,被鞭笞数百。返家,妻子说他: “你如不读书不游说,哪会受这等侮辱?”张仪戏问其妻: “舌尚在否?”其妻答: “舌在。” 张仪说: “这就行了。” 即是说他还可以继续游说诸侯。这段对话表现了张仪的幽默情趣与乐观精神。

  其次,文章写苏秦激张仪。苏秦相赵,“合纵”成功之后,怕秦攻诸侯,毁其“合纵”之约。反复思虑,只有让张仪去秦国掌权,才能制止秦国用兵。于是,乃派人去说张仪,叫他去见苏秦,求苏秦帮助。然后再用延缓接见、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数让之语羞辱他,使张从穷困的境况中奋起。果然,此计使张仪怒起而入秦。

  再次,写苏秦资助张仪相秦。苏秦考虑到张仪贫穷,怕他到秦后无钱打通关节,便说通赵王,“发金币车马”,并派人悄悄尾随张仪,与他同住客栈,资助他的一切活动资金。待张仪被秦惠王任为客卿,与谋伐诸侯时,苏秦所派之人才请辞去,并向张仪说明这一切都是苏秦的安排,其目的是 “忧秦伐赵、败纵约”。张仪这才恍然大悟,明白苏秦辱他的用心,除深谢苏秦之外,明确表态: 有苏秦在,我张仪无能耐,“安能谋赵”! 表明苏秦用计之目的已达到。

  最后写张仪警告楚相。当年未盗你璧,被你鞭打。现在,我将盗你城池,你好好守住国门吧! 这是呼应文章的开头。

  文章重在写苏秦的用计,其计之所以能成功,在于苏秦作为张仪的同窗,对张仪的性格、心理、为人有深入的了解,先激而后感,使张仪终为其所用。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大家都爱看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