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信陵君谏阻伐韩》原文、翻译及鉴赏

【导语】:

(节自 《魏世家》) 魏将与秦伐韩。无忌谓魏王曰①: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非有所施厚积德也。故太后,母也

  (节自 《魏世家》)

  魏将与秦伐韩。无忌谓魏王曰①: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非有所施厚积德也。故太后,母也,而以忧死②; 穰侯,舅也,功莫大焉③,而竟逐之; 两弟④,无罪而再夺之国。此于亲戚若此,而况于仇雠之国乎? 今王与秦共伐韩,而益近秦,臣甚惑之。而王不识,则不明; 群臣莫以闻,则不忠。今韩氏以一女子⑤,奉一弱主; 内有大乱外交强秦、魏之兵,王以为不亡乎?韩亡,秦有郑地,与大梁邻⑥,王以为安乎? 王欲得故地,今负强秦之亲,王以为利乎? 秦非无事之国也,韩亡之后,必将更事,更事必就易与利。就易与利,必不伐楚与赵矣。是何也?夫越山逾河,绝韩上党而攻强赵,是复阏与之事⑦,秦必不为也; 若道河内,倍邺朝歌,绝漳滏水,与赵兵决于邯郸之郊,是知伯之祸也⑧; 秦又不敢伐楚,道涉山谷,行三千里攻冥厄之塞⑨,所行甚远,所攻甚难,秦又不为也; 若道河外,背大梁,右上蔡,左召陵,与楚兵决于陈郊⑩,秦又不敢。故曰,秦必不伐楚与赵矣,又不攻卫与齐矣。夫韩亡之后,兵出之日,非魏无攻已!

  “秦固有怀茅、邢丘,城垝津以临河内,河内共、汲必危(11)。有郑地得垣雍,决荥泽(12),水灌大梁,大梁必亡。王之使者出过而恶安陵氏于秦(13),秦之欲诛之久矣。秦叶阳、昆阳,与武阳邻,听使者之恶之,随安陵氏而亡之(14)。绕武阳之北,以东临许,南国必危(15),国无害已。夫憎韩不爱安陵氏,可也。夫不患秦之不爱南国,非也。异日者秦在河西,晋国去梁千里,有河山以阑之,有周韩以间之,从林乡军以至于今,秦七攻魏,五人囿中(16),边城尽拔; 文台堕; 垂都焚(17),林木伐,麋鹿尽,而国继以围。又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郊,北至平监,所亡于秦者,山南山北(18),河外河内,大县数十,名都数百。秦乃在河西,晋去梁千里,而祸若是矣。又况于使秦无韩,有郑地,无河山而阑之,无周韩而间之,去大梁百里,祸必由此矣!

  “异日者,纵之不成也,楚、魏疑而韩不可得也。今韩受兵三年,秦挠之以讲(19),识亡不听。投质于赵,请为天下雁行顿刃(20),楚、赵必集兵,皆识秦之欲无穷也,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是故,臣愿以纵事王。王速受楚、赵之约,赵挟韩之质,以存韩而求故地,韩必效之。此士民不劳而故地得,其功多于与秦共伐韩,而又无与强秦邻之祸也。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天时已。通韩上党于共宁(21),使道安成,出入赋之,是魏重质韩以其上党也。今有其赋,足以富国,韩必德魏、爱魏、重魏、畏魏。韩必不敢反魏,是韩则魏之县也。魏得韩以为县,卫、大梁、河外必安矣! 今不存韩,二周安陵必危(22)。楚、赵大破,卫、齐甚畏,天下西向而驰秦,入朝而为臣不久矣!”

  【译文】 魏国即将与秦国一起去攻打韩国,公子无忌 (信陵君) 对魏王说:“秦国与戎狄的风俗相同,有虎狼般的心肠,贪婪好利而无信用可讲,而且不知道什么是礼义德行,如若有利可得,根本不顾亲戚兄弟之情分,犹如禽兽一般。这是天下的人对他的共同认识,他从不讲究施厚积德的事情。因此,秦王的母亲宣太后竟因为秦王的不仁不义而忧愤至死; 穰侯是秦王的舅舅,对秦的功劳之大,无人能与他相比,也竟然被秦王驱逐出境; 秦王的两个弟弟高陵和泾阳,并没有犯罪,秦王却把他们的封国夺去。秦王对其亲戚兄弟都要使用这种手段,更何况对待他仇恨之国呢? 而今你要与秦国一同去攻打韩国,而且日益亲近秦国,我对此事深感疑惑。你作为国王,如不知道他的利害,就不是明君; 群臣不将秦的真相告诉你,就不是忠臣。目前韩国是母后用事,一个弱女子侍奉着一个柔弱的国君,国内有大乱,对外又要与强大的秦、魏交战,你还认为韩国不会灭亡吗?如若韩国亡了,秦国便占有了郑地,他就与我们魏国的大梁邻近,你认为这样魏能安稳吗? 大王你想得到原来的国土,而今背负强秦之亲,你以为这样能得到好处吗? 事实上秦国并不是无事之国 (是好事、好强、好贪之国),韩国灭亡之后,秦国必然又要生事,他生事必然就要考虑既容易又有利可图。就易与利而言,秦国必定不去攻打楚国和赵国。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既要爬山涉水,又要跨过韩国上党那地方而去攻打强大的赵国,那就是重复秦国在阏与地方兵败的那件事,秦国必定不去做的; 如若秦兵通过河内的方向,背向邺城、朝歌,渡过漳河、滏阳河,与赵国的兵在邯郸城外交战,那就与知伯那件祸事一样了; 秦国又不敢去攻打楚国,因为,所经过的道路要从山谷中行走,而且要走三千里路去攻占冥厄的军事要塞,所走的路太远,所攻取的目标又太艰难,这是秦国又不愿做的事; 如果秦兵经过河外方向,背向大梁,向右到上蔡,向左到召陵,与楚兵在陈的郊外决战,秦国又不敢这样作。所以说,秦国必定不去攻打楚国和赵国,也不会去攻打卫国和齐国。韩国灭亡之后,秦国出兵的那天,他不攻打魏国就没有攻打的目标了。

  “秦国原本就拥有怀茅、邢丘那些地方,又在跪津那里筑城,以至于临近河内一带。河内的共、汲两地必定受到危害。倘秦国有了郑地,又得到垣雍,他如将荥泽河决口,河水可直灌韩国的都城大梁,那大梁必定灭亡。你大王的使者曾经出去,路过安陵氏,因使者憎恨安陵氏,便在秦国说了安陵氏的坏话,因而秦国想诛灭安陵氏已经很久了。秦国的叶阳、昆阳那些地方与我们的武阳相邻,因秦听信使者之言憎恨安陵氏,这便使我国武阳跟着安陵氏被秦灭掉。这样一来,秦兵便围绕了武阳的北面,东面靠近了许的地方,那南国必定很危险了,我们魏的祸害就会没完没了。我们憎恨韩国,不爱安陵氏,这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因此而不担心秦国不贪恋南国,这却是不可以的。从前秦国在河西那边,那时,晋国距离梁国还有一千里路,又有河流、高山相阻隔,还有周、韩两国夹在当中。自从林乡那次交战以来,一直到现在,秦国攻打我们魏国共七次,侵犯我们的囿中共五次,边陲城镇通通被他占据; 文台被捣毁,垂都被焚烧,山林树木被砍伐,麋鹿被猎尽,紧接着国都被围困。秦兵又长驱直入梁国的北边,东面到达陶卫的郊境,北面到达平监等地,灭亡在秦国手中的有:华山的南北两边,大河的里里外外,大的县几十个,大的城市几百个。秦还在河西时,晋国又距离梁一千里远,祸害竟然如这般厉害,更何况,让秦国没有了韩国 (即韩国被灭) 的阻隔,他又有了郑那块地盘; 也没有河山的阻拦,还没有夹在当中的国家; 那么,秦国距离我国大梁不过一百里,这样祸端必定由此而起了!

  “将来,如果合纵 (战国时后期,齐、楚、燕、赵、韩、魏等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 不成功的话,那楚、魏之间就会产生嫌疑,而我们魏国又不可能与韩结盟。而今韩国受到秦兵侵扰已经三年了,被秦骚扰得受不了,想与秦国讲和。而秦国意识到韩国要亡,就不肯讲和。于是,韩国便去赵国用人质作抵押订约,请求赵国替天下兄弟的国度立刻出兵相助。楚、赵两国必定集结兵力去抗秦,因为他们都认识到秦国的贪婪欲望是没有穷尽的,秦国不把天下的诸侯国完全灭掉,不使海内的人都去做他的臣民,他是绝不罢休的。因此之故,我愿意为合纵的事情给君王效劳。君王可立即接受楚、赵的邀约,让赵国要求韩国的人质抵押,以便使韩国存在着,然后我们再去要求他归还魏国原有的土地,韩国必定照办。这样,我们的兵士民众不费劳苦而能够得到原来的土地,这种作法所得到的功与利都多于与秦共同攻打韩国,而且又不会发生与强秦相邻的祸患。所以使韩国存在,魏国就安宁,而且有利于天下。这也是你君王天赐良机的时候到了。倘若韩国上党与我们的共宁相通,使那条道路安静无事,我们还可征收从这条道出入的商贾赋税,这就等于我们魏国将韩国的上党作为重要的抵押品了。而今若有了这笔赋税,完全可以使我国富裕起来。这样,韩国必定对我们魏国感恩,从而尊敬魏国、重视魏国、畏惧魏国。而且,韩国必定不敢反抗魏国。这样,韩国似乎成了魏国的一个县。当魏国得到韩国以至成为魏的一县时,那么,卫、大梁、河外一带地方必定很安宁。如若韩国不存在,东西二周、安陵等地必定很危险,楚国和赵国便要被秦打败,卫国、齐国便十分害怕,天下的诸侯便都去投奔秦国,那大家入朝而成为秦国臣子的日子便不久了。”

  【鉴赏】 本文是信陵君进谏阻止魏王与秦联合伐韩,全在说理。其反对联秦伐韩的理由如下:

  (一) 秦国好战、称霸的本性不变。信陵君先抓住秦王的虎狼之心,贪婪且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不顾亲戚兄弟的恶性,并以太后忧死、国舅穰侯被逐、两弟无罪而被夺国为例,从而得出结论: 对亲戚如此,何况仇国?故不能与秦联合。

  (二) 韩亡之后,魏国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信陵君退一步指出: 韩国是由一柔女子(母后)扶一柔主 (幼王) 主政,在强大的秦、魏之兵的攻打下,必亡无疑。但韩亡之后,按秦国的虎狼本性,必将挑起事端,但他不会去攻打楚国和赵国。因为若攻赵,必蹈当年阏与之败和知伯之祸; 若伐楚,劳师袭远,所攻甚难,或决于陈郊,秦又不敢。既不敢伐楚、赵,又不敢攻更远的卫与齐,最后只能攻打魏国。所以,魏国面临着更大的危险。

  (三) 从地理位置来看,秦国已有怀茅、邢丘之地,又城垝津以临河内,共、汲两地已受到威胁,倘魏、秦联合灭韩后,秦有了郑地和垣雍,更可以决荥泽河水,淹灌大梁,灭安陵氏及魏国的武阳。这样,秦兵东靠许,南国受到威胁,魏国的祸害就会没完没了。

  (四) 从历史上来看,强秦垂涎南国之心已久。当年,秦在河西,晋距梁有一千多里,中有山河阻挡,还有周、韩两国夹在当中,秦国还攻打魏国有七次,侵犯魏国的囿中五次,美好的河山被毁,大城几十座、名都几百个被占; 如果韩亡之后,中间没有河山及有关国家的阻隔,且魏离韩国大梁不过一百里,秦军从韩国的郑地出发,很快就攻到魏国,祸端必大。

  (五) 从存韩与亡韩的利弊来看,信陵君指出: 如果他代魏王去游说六国,合纵抗秦,保存韩国。这样,魏国可不劳而得故地,其功多于与秦联合伐韩,又无与强秦作邻邦之祸。同时,魏的共宁可与韩的上党互通经济,可收上党之赋税,足以富国。所以,韩存而魏利天下。若亡韩,二周、安陵必危,楚、赵大破,卫、齐甚畏,天下西向而附秦称臣,秦就可以实现其称霸天下的野心。

  全文思路清晰,层层递进,多角度进行分析,反复陈述,很有说服力。这既表现了信陵君对魏国的耿耿忠心,又表现了他洞悉天下形势的极富战略家眼光的睿智。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大家都爱看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