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太史公谈仁义法纪治国》原文、翻译及鉴赏

【导语】:

(节自《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太史公曰: 古者人臣功有五品: 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①。封爵之誓曰: 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②。始未

  (节自《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太史公曰: 古者人臣功有五品: 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①。封爵之誓曰: “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②。”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③,曰: “异哉所闻!”书曰: “协和万国④。”迁于夏商,或数千岁; 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⑤; 《尚书》有唐虞之侯伯⑥,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

  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⑦。萧、曹、绛、灌之属⑧,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⑨,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耗矣! 罔亦稍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时之禁云⑩。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11),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12)? 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13),何必旧闻? 于是谨其终始,表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 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译文】 太史公 (司马迁) 说: 古代作为臣子的功劳有五等: 用德行来建立宗庙、安定国土、创建国家基业的,叫做勋; 出谋划策、用口才言辞决定大事者,叫做劳; 用武力的即军队将士在攻伐中立功的,叫做功; 区分明确功臣的等差级别的,叫做伐; 任职长久、依靠逐日积累功绩的,叫做阅。封爵位的誓言是: “使黄河像衣带,泰山像磨刀石,国家以此永远安宁,于是传及子孙后代。” 当初这样做的本意不是不想巩固帝王的根本,而使诸侯这些枝叶末梢略为衰弱些。

  我读了汉高祖分封功臣为侯的史实,仔细察阅他的首次分封,及其最后失去封地的原因,便说: “我所听见的事,真是与传闻不同呀!” 《书经》 上说:“协调、和谐,万国诸侯。” 这样一直沿袭到了夏朝、商朝,或许有几千年。周朝分封诸侯有八百个,周幽王、周厉王之后,还见于 《春秋》 的记载。《尚书》上记载的有唐虞时所封的侯伯,这些诸侯,历经夏、商、周三代共有一千多年,都能保全封地,作为天子的藩属而保卫天子。这难道不是坚守仁义,奉行帝王法令的缘故么?

  汉朝建立以来,受封的功臣有一百多人。当时天下刚刚才安定,大城市的民众都逃散流落在外,户口可以统计到的只不过其中的十分之二三。因此,即便是大诸侯的封邑,也不过一万家,小诸侯的封邑只有五六百户。过了几代人,民众都回到家乡了,人口繁衍,户数更多了,萧何、曹参、周勃、灌婴这些诸侯,封邑竟然达到四万户; 即便小的侯王,其户口也比以前增加了一倍,他们资产的富厚也是如此增加。于是,其子孙就骄奢淫逸起来,忘掉其祖先的艰难。到武帝太初年间,一百年中,当初封的诸侯只剩五个了,其余的都因犯罪丧了性命,失去封国,全完啦! 法纪比从前略为严密是个原因,然而他们对于当时的法令,都不是小心谨慎地对待的。

  处在今天的世道之中,要牢记古代的治国之法,就是自己用镜子照自己的得失。不一定要完全遵行古道。作为帝王,各有各的礼法和各自的措施。但都把成就功业作为纲领,是不能勉强缝合,要求一律。考察这些诸侯们之所以得到尊敬宠信或被废被辱的缘由,也是当今世道政治得失的经验所在,何必一定要靠前人的故事呢? 于是,我自始至终都十分谨慎,考察他们的经历始末,用表列出,很可能不能完全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只写出了那些突出明显的,有疑虑的就空缺着,后世倘若有君子想要推广叙述,可用此表一览参照。

  【鉴赏】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是《史记》十表之一。汉初定天下,奖励功臣,遍封王侯,萧何以下共封143人为列侯,年表即以表格的形式罗列这些功臣封爵的始末及继任者的情况。本文是谈表的 “序”,分为三层:

  (一)叙述历代功臣封赏制度,分为五等: 勋、劳、功、伐、阅,其目的是想巩固国家的根本。

  (二) 叙述汉高祖封侯功臣的世代兴亡原委。汉高祖所封的功臣经102年的历史变迁,他们的封邑封号,最短的在高祖时代就被取消,后在文、景时代又取消了一些,到汉武帝时被大批取消,以致最后剩下五个。其原因,一是诸侯的子孙骄奢淫逸,目无法纪,自取灭亡; 二是最高统治者法网过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为消灭诸侯而强加罪名,为巩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而采取强制手段。

  (三)作者司马迁的评述,认为今之治世,可 “志古之道” 作为 “自镜”。虽未必完全同古代一样,但须以仁义、法纪,成功事业为终极目的。同时说明制作此表的原因在于“借鉴”古人古事,并为后世的研究者提供一份参照。

  全文叙述简练具体,议论切中肯綮,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嗟叹再三,意深情长。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大家都爱看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