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七绝》原文、注释及赏析

【导语】:

毛泽东诗词《七绝》 ▲一九一七年夏 翻山渡水之名郡(毛), 竹杖草履谒学尊(萧)。 途见白云如晶海(萧), 沾衣晨露浸饿身(毛)。 【说明】 本篇亦见萧瑜《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一书。

  毛泽东诗词《七绝》

  ▲一九一七年夏

  翻山渡水之名郡(毛),

  竹杖草履谒学尊(萧)。

  途见白云如晶海(萧),

  沾衣晨露浸饿身(毛)。

  【说明】

  本篇亦见萧瑜《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一书。

  1917年暑假,毛泽东和萧瑜自长沙出发,徒步游历了湖南宁乡、安化、益阳、沅江等地。他们扮作乞丐,分文不带,采用旧时代读书人“游学”的方法,解决旅途中的食、宿等问题。在赴宁乡的路上,他们饥肠辘辘,得知附近住着一位姓刘的老绅士,原是前清的一位翰林,便决定去拜访他。萧瑜说:“润之,刘先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了……我想最好的办法是写首诗送给他,用象征的语言表示我们拜访他的目的。”毛泽东十分赞同。于是,他们便作了这首联句诗,前往刘家。七十多岁的刘翰林接待了他们,称赞他们的诗很好,书法也不错,并送给他们一个红包,里面包着40枚铜元。他们道谢之后即行告辞,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一个小饭店,饱餐了一顿,花去了8枚铜元。

  鉴于此诗不是毛泽东个人的独力创作,故附编于此。

  【注释】

  [翻山句]之,赴。名郡,有名气的城邑。这里指宁乡。

  [竹杖句]草履,草鞋。谒,请见、进见。一般用于下对上、幼对长,含有敬意。学尊,学术界的尊长。这里是对刘老翰林的敬称。这句是说,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去拜见刘老先生。

  [途见句]途见,途中看见。晶海,水晶般的海洋。形容白云纯洁无边。白云如晶海,暗指刘老翰林能够摆脱俗事的纠缠,在山中过隐居生活。南朝齐代著名隐士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沾衣句]饿身,饥饿的身躯。这句隐含因饥饿而向刘老翰林求助的意思。

  【押韵格式】

  本篇韵脚分别是“尊”、“身”。按诗韵,“尊”字属上平声“十三元”,“身”字属上平声“十一真”,本不在同一个韵部。这里是用方音取叶。也可以说是用今韵取叶。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大家都爱看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