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研究《临江仙》 给丁玲同志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
毛泽东诗词《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原文、注释及赏析
毛泽东诗词《五律①挽戴安澜将军②》 一九四三年三月 外侮需人御③,将军赋采薇④。 师称机械化⑤,勇夺虎罴威⑥。 浴血东瓜守⑦,驱倭
2021-01-19
毛泽东诗词研究《临江仙》 给丁玲同志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
毛泽东诗词研究《临江仙》
给丁玲同志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创作背景】
1933年5月14日,中共党员、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著名女作家丁玲因从事革命文学运动在上海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绑架。由于她的社会声望,加上鲁迅、宋庆龄等国内外进步人士的大力营救,国民党当局未敢对她下毒手,但秘密地将她押赴南京,软禁达三年之久。1936年9月18日,在党组织的救援下,丁玲逃离南京,潜回上海。10月中旬,乔装赴西安。11月初,赴陕北。11月中顺利到达当时党中央的所在地保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等中央领导人的热烈欢迎。中共中央宣传部还在一座大窑洞内开会欢迎她并设宴款待。毛泽东问她打算做什么,她答道:“当红军!”11月22日,苏区第一个文艺团体——中国文艺协会在保安成立,丁玲当选为主任。此后,根据她本人的要求,党中央派她随红军总政治部北上,到前线去工作。行十余日,抵达陕西定边。在前线,她采访了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代军团长左权,创作了记述红军战斗的散文《记左权同志话山城堡之战》。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下旬,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率主力部队向西安方向运动,准备协同东北军、西北军与蒋介石的中央军作战。丁玲亦随军南下。此期间,毛泽东创作了这首词,用电报发往红一方面军,遥赠丁玲。电报于12月30日送达丁玲手中。1937年初,丁玲到延安,毛泽东又用毛笔手书此词相赠。
【注释】
〔壁上句〕壁,这里指城墙。落照,夕阳。这句是说,城头上红旗在夕阳中飘扬。
〔西风句〕孤城,即指保安城。
〔保安句〕保安,旧县名,在陕西西北部,邻接甘肃。1936年7月至1937年1月,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曾驻在这里(后移往延安)。为纪念1936年4月在与国民党军作战中光荣牺牲的红二十八军军长、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刘志丹,改名志丹县。
〔洞中二句〕洞,窑洞。这两句记中共中央宣传部设宴招待丁玲之事。毛泽东和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都出席了这次宴会。
〔纤笔句〕纤笔,纤细的笔。谁与似,谁与之相似?即谁、或什么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毛瑟句〕毛瑟,枪支名。德国威廉·毛瑟、彼德·毛瑟兄弟所设计、毛瑟工厂所制造的步枪、手枪,在当时很有名。按孙中山先生在1922年8月24日《与报界的谈话》中说:“常言谓:一枝笔胜于三千毛瑟枪。”以上二句用为典故,盛赞丁玲,亦体现了党对革命文化工作的重视。
〔阵图句〕阵图,古代军队作战的队列图。这里借指战役计划。陇山,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在陕西陇县西北,延伸于陕西、甘肃两省边境。南北走向,延长约100公里,海拔2.000米左右。山势陡峭。是渭河平原与陇西高原的分界。这句是说,军事地图上的作战计划已开始实施,部队向陇山以东地区开进。按当时红军主力的战略指向——西安地区,即在陇山之东。
〔昨天二句〕赞扬丁玲以一文弱女性而投身于艰苦的军旅战斗生活。构思可参看金代周昂《北行》诗二首其二:“竞夸新战士,谁识旧书生?”
【押韵格式】
本篇守谱押用同一部平声韵,韵脚分别是“城”、“新”、“人”、“兵”、“东”、“军”。按“城”、“兵”,与“新”、“人”、“军”,与“东”,本不在同一韵部,这里是用方音取叶。
【鉴赏】
这是一首寄赠词,以明快的笔调,娓娓道出了共产党人之间那种珍贵的同志友情。全词举重若轻,不见着力之处而力透纸背。
词以写景起兴,城墙上随风飘动的红旗说明了故事的发生地是在革命根据地,“落照”表明是傍晚,“西风”说明时令是秋冬季节。夕阳的余辉与鲜艳的红旗相辉映,一静一动;迎风飘动的红旗与静止的孤城亦形成鲜明的对比。动静结合是前两句风景画面的主要特点。“壁上”、“孤城”是从大处着笔,突出“红旗”,以大衬小,以静衬动;霞光四射的西天和周围的群山,与孤城又形成强烈对比,层层对比,境界叠出,形成一幅雄壮开阔的革命根据地外景图。
从具有节令气候特征的景物上看,这两句也透露出一缕秋冬时节的萧杀与冷寂之气。劲吹的西风、落山的太阳、远立的孤城都给人冷肃的感觉,而萧条气氛与飘动的红旗又构成强烈的冲突氛围。漫天寒风中的孤城保安,是特立于世的革命城市,是党中央所在地。“保安人物一时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全国的革命者,尤其是青年向往和奔赴革命根据地,风云际会的形势下,人们到此精神面貌便焕然一新。党在陕北聚集了雄厚的革命生力军,为抗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训练了大批人才。一个“新”字,表现了青年革命者的风采与精神面貌。
“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可以说是典型的环境,典型的人物。“开宴会”不在广厦大厅而在窑洞之中,艰苦的环境自然托出;就在这特定的场所,特殊的条件下,欢迎“出牢人”——丁玲。一种革命英雄主义气氛,一种卓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读者的心中油然升起。它表现了党对文艺事业的关心和重视,对文艺战士的关怀和爱护,也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内同志间深挚的友谊。这里有一个冷与热的对比,即自然界严寒肃杀的景象与热情洋溢的欢迎场面的对比,或者说是自然界的萧杀之气与同志间满溢的热情的对比。
上片从大背景上,作了艺术铺垫;下片则深入集中地描绘“新人物”之一的丁玲,并赞扬了她的飒爽英姿和斗争品格。
起句“纤笔一枝谁与似”,不但紧承上片“出牢人”之语,而且与“三千毛瑟精兵”句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丁玲以一文弱女性,不但能用一枝纤笔作武器,同敌人坚决斗争,而且能投身军旅,随部队开往陇东前线,这是何等坚毅、勇敢而又顽强的品质!难怪毛泽东不禁脱口而出地赞叹道:“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顿时,一个熠熠生辉、光彩照人的巾帼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首词语言浅显通俗、清新明丽,使人耳目一新:同时,简练质朴的语句又颇富表现力;文笔洒脱,流转自如似行云流水。
全词以整齐而对称的句式和朗朗上口的音节,结合清新畅达的诗意,给人以健朗的美感享受。上片五句,首二句写景,景中传情。末二句“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语意紧密相连。首尾两组偶句中间,“保安人物一时新”一奇句拦腰嵌入,起到由保安城全景描写自然过渡到窑洞内人物活动场面特写的连接作用。下片结构与上片相近,而词意上的对比更加显明。起句不仅紧承“出牢人”三字,连结了上下片,而且与“精兵”句形成对比。同时,设问句式的设置,又使得语势曲折摇曳,词境新奇叠出。“阵图”句亦不仅紧承上句“精兵”二字,气势雄壮,而且以战事写人,交代了丁玲的行踪,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了下一组对句。
这首词结构上的特色还表现在以空间转换为线索,以丁玲的行踪为顺序,从保安城全景到窑洞内的欢迎场面再转换至陇东前线,形成空间上的大幅度跳跃,但又有条不紊,并且始终围绕对丁玲的欢迎与赞美这个中心题旨,使全词结构紧凑集中而又新颖别致。在表现手法上,没有浓笔艳墨,纯用白描手法,具有真实自然、清新朴质的美感特征。特别突出的是对比手法的使用:除了前文分析过的孤城与其外部世界及窑洞内的欢迎场面分别构成的二组对比外,还有两个鲜明而突出的对比。一是“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以“纤笔”对“精兵”,“一枝”对“三千”,把两种数量相距甚大而又毫不相关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显得既奇且妙,既是对一位巾帼英豪的称颂赞美,又是对当时方兴未艾的革命文艺工作的肯定和鼓励。第二个是“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把“文小姐”与“武将军”这两个迥异的形象突现于读者面前。在对比中,逐渐完成了对一个追求革命、英姿飒爽的爱国女战士、女英雄形象的刻画和塑造,也完成了作者对丁玲赞叹之情的抒发。
该词虽短,却塑造了一个中国文学史上崭新的女性形象。这是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女战士,她有着坚定的革命意志,执着地追求进步,不懈地为人民而奋斗。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征,是古典诗词、传奇小说中多数柔弱而多情善感的娇嫩的女性形象所无法比拟的。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毛泽东诗词《五律①挽戴安澜将军②》 一九四三年三月 外侮需人御③,将军赋采薇④。 师称机械化⑤,勇夺虎罴威⑥。 浴血东瓜守⑦,驱倭
2021-01-19
毛泽东诗词《附 七律随从毛主席登岳麓山①》 周世钊 滚滚江声走白沙②,飘飘旗影卷红霞。 直登云麓三千丈③,来看长沙百万家。 故国
2021-01-19
毛泽东诗词《念奴娇鸟儿问答》 一九六五年秋 鲲鹏展翅①,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②。背负青天朝下看③,都是人间城郭④。炮火连天,弹痕遍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