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拉齐尼诗歌《来日》原文及赏析

【导语】:

人类的脚印 宛如片片落叶 唉,那遥远的 花园之春! 黄昏庄严而神圣, 明天已无处可寻: 让我们把手儿伸, 一起响起祈祷声。 关上所有的门 我们守夜 直到黎明 直到一颗不灭的星星 为一些新来的修

        人类的脚印
        宛如片片落叶……
        唉,那遥远的
        花园之春!
        
        黄昏庄严而神圣,
        明天已无处可寻:
        让我们把手儿伸,
        一起响起祈祷声。
        
        关上所有的门——
        我们守夜
        直到黎明
        
        直到一颗不灭的星星
        为一些新来的修士们
        照亮安息在彼岸的路程!
        

(钱鸿嘉 译)

  一年又一年, 一代又一代,人们为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奋斗、拼搏、繁衍、生息,这就构成了漫长的人类历史的基调。然而,在今天,这一切都过去了,人类的串串脚印好象秋天的落叶,一片片凋零,一无所存。美丽的希望破灭了,春花换来了暗淡的秋月,人世冷寂,无所依存。这,就是诗人科拉齐尼心中的历史与现实,就是诗人对人的生命状态在特定时间内的特殊显现的艺术展示,也是诗人对他所生活的现存社会的艺术反思。因此,展望未来,诗人便失去了勇气与信心,就象信仰佛教的人把幸福寄托于来世一样,诗人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于崇高的神灵,寄托于神圣的上帝——“明天已无处可寻”,祈祷吧,什么也不用关心,只需关上心灵的大门,度过这茫茫黑夜。“黑夜”,实际上就是诗人心中的现实。只有当漫漫的黑夜消失之后, “黎明”才会到来, “不灭的星星”就是诗人所认识的生命之星,就是生命赖以延续的最珍贵的光明, 它们为“修士们”照亮生命之途, 通向“彼岸”世界,而非人间。诗的开头展示对人类历史的悲哀与惆怅,后半部分又显示出对人类理想的幻灭之感,这中间是有内在的情感逻辑的——人世不能生存,或者说不能很好地生存,那么,就去寻求神的安慰,按照神的指引,把一切寄托于“彼岸”世界吧!全诗充满一种对人类绝望的气氛和一种消极遁世的思想,昭示了诗人对人类现实的极度愤恨和不满,诗人只有用宗教的套子把自己罩起来, 以寻求解救和超脱。全诗使用了许多精美并饱含情感的比拟意象,诸如“脚印”,“落叶”, “花园”、 “黄昏”、“黎明”、 “星星”、“彼岸”等,这些意象都寄托着诗人的情感,都是诗人的心血铸成,反射出诗人内心的苦痛与忧伤。并且,诗人把永恒的人类社会同一天的时光相互映照,既造成了诗情的大幅度跳跃,又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人类历史正如一天的光阴, 也是“黑暗”与“光明”的相互搏斗而成,而目下正处于黑暗之中。永恒的光明只在“彼岸”世界,这恰好与诗人的情感相一致,虽然这种情感是消极的、逃避的。因此,全诗的意象由于诗人高超艺术手法的融贯而浑然一体,由于有一条情感的主线贯穿始终,它们并不显得庞杂无章,也无矫揉造作之嫌,而是诗人真实情感的流露。

 

  (蒋登科)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