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 我无法反抗墙 只有反抗的愿望 我是什么?它是什么? 很可能 它是我渐渐老化的皮肤 既感觉不到雨冷风寒 也接受不了米兰的芬芳 或者我只是株车前草 装饰性地 寄生在它的泥缝里 我的偶然决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四四》原文及赏析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很经典的一部作品,关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四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来了解一下吧。
2024-09-10
墙 我无法反抗墙 只有反抗的愿望 我是什么?它是什么? 很可能 它是我渐渐老化的皮肤 既感觉不到雨冷风寒 也接受不了米兰的芬芳 或者我只是株车前草 装饰性地 寄生在它的泥缝里 我的偶然决
墙
我无法反抗墙
只有反抗的愿望
我是什么?它是什么?
很可能
它是我渐渐老化的皮肤
既感觉不到雨冷风寒
也接受不了米兰的芬芳
或者我只是株车前草
装饰性地
寄生在它的泥缝里
我的偶然决定了它的必然
夜晚,墙活动起来
伸出柔软的伪足
挤压我
勒索我
要我适应各式各样的形状
我惊恐地逃到大街
发现同样的噩梦
挂在每一个人的脚后跟
一道道畏缩的目光
一堵堵冰冷的墙
我终于明白了
我首先必须反抗的是
我对墙的妥协,和
对这个世界的不安全感
赏析
这是一首有争议的诗。有的论者,批评此诗有反抗现实的情绪,是一首坏诗。其实并非如此。
读这首诗,关键是要弄懂墙象征着什么。对此,作者没有作明确的说明。诗,本不应是概念的图解,要求它作“说明”,那就不成为其诗了。但即使这样,通过这首诗的第二段,仍可感到这里写的墙“很可能”是指那保守、僵化的思想。这种思想,就象“老化的皮肤,/既感觉不到冷风寒/也接受不了米兰的芬芳”。即是说,“‘僵’太公”不懂得时代的变化,接受不了新思潮的洗礼。这种妨碍改革的保守、僵化思想,在当时来说是强大的。作者虽想反抗,但反抗不了。这“无法反抗”,不能理解为消极观或怯懦,而应理解为出于策略上的考虑:先要反抗对“墙”的妥协,以及认清“墙”对世界造成不安全感的严重后果,然后才谈得上去和众人一道推倒这堵冰冷的墙。这样理解,该不是望文生义。
当时文艺界对她的创作进行了长期的讨论,然而有些人实际上却在恶性毁谤和人身攻击,这就难怪她在晚上了一场恶梦,梦见这墙“挤压”、“勒索”着自己,要自己去“适应各式各样的形状”,即去适应某些讨论者事先计好的僵化的理论模式。
有些人所以看不惯这首诗,其中一个原因是此诗写了变态心理。这个变态主要表现在对墙所发生的错觉。众所周知,墙本来是坚固的,可在“我”的梦魇中它变得柔软起来;墙本来是没有生命的,可它在夜晚中居然可以伸出“伪足”来回走动。这种对墙产生的错误知觉,是现实中那些令人憎恶的条条框框刺激作者所致。正是这种刺激,使舒婷在写此诗时充满了错觉和幻觉,好似丧失了自我意识的指导,而陷入迷妄混浊状态。老子的《道德经》里所讲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正可以用来说明诗人写此诗时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中,她“发现同样的噩梦/挂在每一个人的脚后跟”。这种幻觉,是舒婷充分了解世人对“墙”的危害熟视无睹的精神状态后,进入艺术构思时所产生的变态,所达到的神与物游的境界。正是在这种由变态所形成的境界中,读者才更清晰、更深切地感受到导致这种变态的情感强度和深度。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